云山屯村的详细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云山屯村位于西秀区七眼桥镇,始建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至今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是明代军屯、商屯遗存的实物见证和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村里既保存有善于防御工事的屯门、屯楼、屯墙、古街道,又有江南建筑风格的门楼、窗室,砖碉、石雕、木雕浑然一体。历经600年沧桑,当年随朱元璋“调北镇南”的明朝军士的子孙后代们至今生活在这片具有“大明韵味”的土地上,延续着厚重沉淀的大明遗风。当日,由云山屯村、本寨、九溪三地和刚落成的安顺屯堡文化博物馆汇成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区正式向游人开放。 明代军屯、商屯遗存的实物见证和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安顺云山屯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06年5月12日,安顺西秀区政府等单位在七眼桥镇云峰景区隆重举行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授牌仪式。
西秀区历来重视做好屯堡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他们引进民间资本,修建了贵州屯堡文化博物馆,既保护、宣传了屯堡文化,又在屯堡文化核心景区建设了一个重要窗口,搭建公共文化平台。 600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统治,在江浙招幕士兵,让他们携妻带子进入贵州,居住在设置的卫所里,战时出征,闲时屯垦。当时卫所广布全省各地,军户达数万人之多。沧海桑田,而今这些卫所的遗迹大多散落到了历史的时空中了,但在“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顺,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卫所旧址及当时人们生活的遗风,云山屯就是其代表。云山屯村寨只有前后屯墙的两个城门,前屯门用巨石垒砌而成,两旁的城墙,高7—8米,厚约1.5—2米,屯墙全长1000米左右,上有炮眼和垛口,各处制高点还有众多的哨棚,一旦发生战争,即构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指挥和作战体系。从前屯门入寨,眼前是所谓的屯堡一条街,街道长约600米,宽5米左右,还有许多小巷巧妙地与各户的三合院、四合院、碉楼等相连接,形成了攻防相济的通道。随着屯田制度的衰退,加之豪商富贾的涌入,这里的商业贸易曾繁荣一时,布号、米肆、药铺等遍布全屯,著名的“德生昌”中药铺遗址至今仍存。近六七十年来,由于交通道路的变迁,往日的兴旺与繁荣才逐渐逝去。云山屯的民居大多采用穿斗木构架结构,构架承重,围墙只起围护功能。围墙用石块彻成,选择的材料由大到小,使墙体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感。房屋的板壁、支柱、窗户、门楼等均有镂雕花纹,或名人诗句,或松菊竹梅,或鸟雀凤鹤,绚丽多彩,寓意深刻。
寨子里的民居大多采用穿斗木结构,构架承重,围墙只起围护功能。围墙用石块砌成,选择的材料由大到小,使墙体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感。房屋的板壁、支柱、窗户、门楼等均有镂雕花纹,或名人诗句,或松菊竹梅,或鸟雀凤鹤,绚丽多彩,寓意深刻。
熊子文家:(院落处)这个院子是金光甫家的旧址。金光甫父子二人皆为举人,父为庚子举,子为已卯举。中举后不愿做官而甘愿教书;后来光绪皇帝感念他们淡泊名利、虔心执教的可贵精神,派人送来了一对宝杯以示慰勉。
(社管会)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这是既有江南韵味格调,又有防御功能的建筑。正房、左右两厢房及照面,至今仍反映了建筑工匠的巧妙构思。
(手指熊明州、王少州住处)此两栋三合院,防御功能十分突出,后墙工艺精致,内院装饰工整。就连鸡圈的设计也是匠心独运——位于石坎内部。 旧时的地方志书把屯堡人称为“凤头鸡”、“凤头笄”等,是因为已婚妇女的簪子酷似凤头而得名。云山屯的男子头包青布帕,身着扣边长衫,系腰带,穿草鞋或布鞋;妇女以纱帕为头巾,腰间系织绵丝质长腰带,打结于臀后,脚下是鹰勾尖头平底绣花软靴,腿扎白布绑腿,宽衣大袖的大襟长袍,衣领、袖口、襟边均饰有花边。据说如此之装束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如果游客来得适时,可以领略到云山屯许多独具特色而又韵味无穷的节日文化:正月初九的玉皇会,正月十六迎汪公,六月初六土地会,六月二十四敬雷神……这些节日中,以迎汪公最具屯堡特色。传说汪公叫汪华,系安徽歙州休宁人氏,隋时为徽州地方官,后率部归唐,被封为越国公,因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有功,改封九官太守,死后谥为徽州府越国公忠烈汪王,遗骨归葬子歙州城北岚山之上。由于屯堡人有安徽来者,所以他们把故地轶亭也随之带入。正月十六这天,屯堡人要把汪公从平日香火侍奉的汪庙中请出来放在红色的轿子里,由村中德高望重者为前引,呜锣开道进行游乡,轿过的每一家都要烧香鸣炮奉迎,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在正月和七月到云山屯,还可以见到当地人玩花灯和跳地戏。花灯的主要剧目有(八仙图)、(铡美案)等,表现形式以唱腔为主,道白为辅,这里的花灯表演至少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演出地戏时要戴面具,内容大多取材于“说唐”、“三国”等故事,多为武戏。奇山藏古寺。沿着云鹫山崎岖的石阶而上,便可到达古树掩映的云鹫寺,寺庙由三部分组成,最早的是建于500多年前的大佛殿,清康熙年间增修玉皇阁和关圣庙,民国初年再添待漏桥和化纸塔。玉皇阁为重檐式攒灵歇山顶建筑,是当地古寺的代表。从高处放目远眺,西面苍山如海,东向良田万顷,让人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作为数百年前留下的历史“化石”,云山屯和它所代表的屯堡文化,已经成了黔中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让人们去感受那深邃的过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