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如题所述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困与惑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学目标迷失与价值定位混乱。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知道该教什么,该讲什么,该练什么。语文老师就像一个导游,领着一群孩子去游览,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通往目的地的路径在哪,结果是原地打转,最后困顿其中。
  于是,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与文本、学生、作者、编者对话,希望通过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多重角色进行对话,以明晰教学的目标、价值。以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与文本对话,知其言解其意,为语文学习提供基本资源;和作者对话,知人论世,为解构文本做支撑。这是目前我们做得比较好的部分。
  与学生对话,是站在学生立场审视文本的育人价值,解决“学什么,怎样学,走出课堂会不会继续学”的问题;和编者对话,是要站在编者角度思考和揣度,“弱水三千”为何独取此“一瓢饮”?“此一文”、“此一课”有何独特的存在价值?语文教学就是仅此而已吗?……这两个部分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王林博士看来谙熟当前语文教学情势,短短一个上午他做了两件事。
  其一:奉献了一节“不可思议”的语文课,以此告诉我们该如何“和学生对话”。
  和学生对话,首先要问的是我们该把学生引向何方?王林博士说,他所构建的小学课堂里,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过程、体验过程,过程充分展开了,教学的价值就在这里。在《巨人的花园》这堂课上,没有华丽的导入,有的是老师手捧一本童书轻轻读给孩子听;没有精美的课件和哗众取宠的活动,有的是导向文本核心价值的静静的思考、自由的讨论、激烈的争辩;没有刻意的结束语,有的是将孩子视线引向窗外的开阔阅读——在《疯狂星期二》的奇妙时空里,孩子们意犹未尽地结束了本次难忘的课堂之旅。这是多么难忘的一课!因为他们是那么投入,那么热情地参与、体验了,他们是那么自由、那么舒展地思考、表达了,难道还不够吗?
  和学生对话,其次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爱学、会学?在教师精心选择的每一个文本里,在教师用心设置的每一个问题里,在教师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每一次点拨里,在教师温和、关爱的目光、声音和举止里,孩子们以积极、愉悦、蓬勃的生命状态迎向老师,倾听,讲述,争论。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课堂啊,和学生这样对话,又是多么美妙!
  其二,分享了阅读教学的新观念和新策略,让我们得以零距离“与编者对话”。
  站在编者的角度,如何解读我们手头这本薄薄的却被视作唯一法宝的教科书的价值?王博士给出的答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他还说: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对阅读而言,甚至不是最好的资源。他更坦诚地告诉我们他眼里的“教材缺陷”:语文性缺失,丰富性欠缺,常常被删改……这些话似乎耳熟能详,但从一个编者口中说出,又是那样真诚。与此同时,王林博士用真实得近乎朴拙的课堂给我们诠释了“用教材教”这句话。短短一节课,以《巨人的花园》为例子,教师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整合了诸多文本:课前的童话故事《花园》《这是谁的脚踏车》,课中的10篇阅读文本,课末的绘本《疯狂星期二》……都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们仿佛来到一个童话故事的花园,听着,读着,说着,讲着,语文就这样自然而然、妙趣横生地栽种进孩子们的脑海、心田。
  这样的课堂是如何炼成的?王林博士告诉我们,“我翻看过一万多本儿童文学书籍”。原来如此!王林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传统教学“少慢差费”的原因,是“阅读偏少偏窄,对儿童读物关注不够”。是啊!如果我们的脑子里贫乏得只有教材上几篇干巴巴的课文,如果我们的视域里只有课本上一堆散乱的字词句段,一切都是空谈,一切全都免谈。
  与王博士的对话,是这个冬天最悠然的会晤,妙处难与君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