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如题所述

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四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扩展资料:

安全第一”说明和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事故意味着对生命的摧残与毁灭,因此,在生产活动中,应把保护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最优先考虑人的生命安全。“预防为主”是指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上。

按照系统工程理论,按照事故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应当做在生产活动之前,事先就充分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自始至终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和减少事故。“综合治理”是指要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

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各种管理手段预防事故发生。实现治标的同时,研究治本的方法。综合运用科技、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各个方面着手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做到思想上、制度上、技术上、监督检查上、事故处理上和应急救援上的综合管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全生产方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现在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在十一五规划中,总理将中石油的综合治理经验也放入了报告,所以很多企业开始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一、安全第一
由于安全依附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存在,安全第一的方针在实际工作遇到很多问题。事实上,也较难将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考虑。
而且政府部门的考核目标,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指标,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企业和部门、工厂、车间以及各级领导的MBO\绩效指标体系中,都没有将安全生产指标作为第一指标考虑。最多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将死亡指标作为否决性指标使用。
所以安全第一的方针有修改的可能。
二、预防为主
预防确实是很重要的,通过设备资产的优化,逐步实现本质安全;通过人员的培训实现人的行为安全;通过管理规范确保设备运行和人的行为的规范实现安全;通过一些预防措施,如劳动防护品等,实现减少和消除危害。
由于过于重视预防,这些年较少的重视事故和灾害的处置和救灾预案工作。所以在事故和灾害发生时,不能尽快的降低损失、保护生命、抢救生命。
三、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且治理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工作,不能代表管理的全方位。
况且,“综合治理”没有进入安全生产法,所以不能作为正式的安全生产方针使用。
这些年,安监总局和国家安委会也在考虑安全生产方针的优化问题,
近几次国家安监总局培训中心和研究中心召集的培训课程,多次提到了安全生产方针的优化,并介绍了可能的方向。
王丁先生的上课材料中介绍,安全生产方针可能即将优化为:
安全发展--通过安全生产,实现以人为本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科学发展
系统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和观点进行安全生产
注重风险--以全面降低事故风险为工作重心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2
安全生产方针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遵循这一方针,这是因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各企业和主管机关的行政领导和各级工会,都要十分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对劳动者的安全,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当生产任务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安全问题,使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预防为主”,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许许多多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主要的。它要求我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发生之前。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不同其他,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挽回,或者根本无法挽回。到那时,“安全第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02
01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三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从1949-2009年的60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这种演变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渐进。从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演变,可以看到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不同时期的不同目标和工作原则。

1949-1983年:一、“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方针

1952年,当时的劳动部部长李立三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这个指示精神,提出了“安全生产方针”这6个字。不过,当时仅限于这6个字,而没有确定其内涵。后来,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贾拓夫把安全生产方针这6个字丰富为“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1984-2004年: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据《当代中国的劳动保护》一书中介绍,文化大革命后,国家劳动总局劳动保护局局长章萍提出了在生产中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实际上就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经全国讨论后,认为这一提法比较科学,有利于安全生产和遏制事故的发生。1984年,主管安全生产的劳动人事部在呈报给国务院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报告中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方针写进了报告,并得到国务院的正式认可。1987年1月26日,劳动人事部在杭州召开会议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劳动保护工作方针写进了我国第一部《劳动法(草案)》。从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便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而确立下来。

2005-2014年: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1978年以来,全国国有统配煤矿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的方针,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产量逐年增长,安全状况有所好转。统配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始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并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该《建议》还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4年至今:四、“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4个回答  2023-03-17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根据历史资料,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三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从1949-2009年的60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这种演变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渐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