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断句

如题所述

《古人谈读书》断句如下:

1、《古人谈读书》断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古人谈读书》的介绍:

《古人谈读书》是二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两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训学斋规》是宋朝朱熹所著文言文,意思是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读书的作用:

1、厚植学养:

阅读可以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厚植学养,如果局限书本,只做抽象演绎,固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很难建立感性认识,这种知识就像无根的浮云,很难和学生的生命发生关联。

2、强健心灵:

比如阳明心学。王阳明率先发现了心灵力量的伟大,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为了建构强大的内心。而心灵的强悍、精神的充盈可以不为外物所惑,不为权势所欺,在险恶的环境中屹立不倒。

3、提高修养:

这里说的修养其实包括涵养、教养和修养三个层面。所谓涵养,就是拿理性控制情绪的能力。所谓教养,就是用文化约束本能的功夫。所谓修养,就是以道德战胜私欲的本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