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危机会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2
在19世纪后半叶,主要货币的价值由金价决定,固定的汇率制度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从而导致金本位制崩溃。战后,英国和美国一同准备恢复金本位制。到了1928年,金本位制得以重建,参与国家超过40个。然而,随后到来的经济大萧条削弱了国际金融合作的基础,金本位制再度崩溃。
金本位制在19世纪后期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流。英国在1821年开始实行金本位制,德国在1871年、荷兰在1873年、瑞士和比利时在1878年跟进。法国虽然朝着金本位制发展,但保持了金银复本位制。1879年,美国开始用黄金来固定美元的价值,1897年俄罗斯和日本支持采用黄金,奥匈帝国实际上也是支持金本位制的。到1900年,金本位制已经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金本位制被认为是国际货币安排和国际收支调整的特殊体系。虽然不同国家对金本位制的解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出口国接受外币支付,通常不希望持有外币,因此会将其兑换成黄金,然后在国内银行将黄金兑换成国内货币。因此,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出,而出现顺差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入,因为所有国内货币都可以根据需求转化为黄金,这决定了每个国家的货币盈余。随后的调节过程被认为是自然发生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从而导致黄金外流。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黄金储备减少,导致货币流通量减少,进而引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价格下跌后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从而导致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引发物价上涨,从而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然而,在实践中,调节过程很少是自发的。国家往往不会按照理论规则来调节其经济。经常项目的顺差通常不是通过贸易调整,而是通过利率机制和资本项目来弥补差额。例如,当国际收支逆差导致黄金流失和国内货币供应减少时,国家会通过提高市场利率来吸引套利资本流入。当黄金流失时,英格兰银行会提高再贴现率,从而推高伦敦金融市场的利率,加快国际资本流入。总的来说,贸易顺差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大力投资,大量资本转移掩盖了发展中国家的赤字。贸易顺差国家发现他们可以不调节国内经济以适应金本位制,维持其地位。国际收支逆差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提高国内利率来掩盖。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能够从英国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演变成一种国际货币体系,这与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是相互关联的。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中期,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金融中心。从1760年到182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约占世界工业生产的50%,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7%。随着英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放贷业务日益活跃。到19世纪中期,伦敦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镑实际上作为世界货币,充当着各国贸易结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在大多数工业化强国于19世纪70年代实行金本位制之前,英国已经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大量黄金流入本国。更重要的是,英镑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一种等同于黄金的国际货币,在雄厚实力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支持下,英国的对外贸易在当时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而国际贸易的扩大也使英镑的国际信誉逐步建立起来,在英镑国际化的过程中,伦敦也成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金融中心。
金本位制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它会带来极高的资本流动性,巨大的私人资本流量以及外汇投机攻击。在战争的压力下,世界经济的结构变化加上普遍的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金本位制将无法顺利发挥作用。
工业化以来,经济危机多次出现。有学者认为它们具有周期性特点。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曾经在1825年爆发过第一次经济危机。美国工业化始于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废除了奴隶制,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于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从历史角度考察,美国先后分别于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974-75年、1980-82年、1990-91年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但是只有两次危机是较大的。一次是1857年的经济危机,一次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欧洲是这次战争的主战场,英、德、法、俄等国家为争夺霸权互相拼死厮杀,元气大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就连当时头号投资大国英国也欠美国41亿美元的债款。美国已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债权国和国际金融中心,同时,美国也从战前的工业大国之一跃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列首位的经济大国。经济的扩张创造出信心和期望心理,结果使美国的股市持续上涨。股市价格平均一年上涨18%,1926年3月到1929年10月间涨了一倍以上。但是这是泡沫经济,终于股市大崩盘。实体经济在1929年的夏季开始走上下坡路。汽车生产从1929年6月开始下挫。农产品价格从1929年到1932年跌50%。崩盘导致人们争相追求流动性,债主急于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持有股票的人则急于脱手。这个过程中,订单和贷款取消了。通货紧缩散布到脆弱的商品市场与耐用消费品工业。银行开始接二连三的倒闭。破产的银行从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0年的1352家,到1933年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破产加上停业整顿和改组的银行高达4004家,占银行总数的28.2%。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开工率迅速下降,1932年制造业的开工率由1929年的约80%降到了42%,其中最严重的行业如炼钢业同期从88.5%降到19.5%,从而造成经济的大萧条。
这次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1929到1932年间,美国的全国产出下降32%,工业产量的降幅接近一半。失业率从1929年的3.1%上升到1932年的23.6%。1929-1933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失业,自由市场体系彻底崩溃。罗斯福为了挽救危机在美国实行新政,开创了混合经济的新时代。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