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何会“早产”?

如题所述

熊猫幼崽出生时那么小是因为胎儿在母体中孕育的时间较短、大熊猫的产道很狭窄、能量分配机制决定。

1、胎儿在母体中孕育的时间较短

大熊猫栖息地的海拔高,发情期气温地,交配成功后会形成特别的“保胎”模式,胎儿在子宫里接收到营养的时间短。

2、大熊猫的产道很狭窄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大熊猫的产道始终维持在一个比较狭窄的水平,保留了原始哺乳动物的生殖特征,在分娩时胎儿会受到狭窄产道较大力度的挤压,即使现在大熊猫小宝宝的体型那么小,其分娩时的成活率也不高,这也是大熊猫数量一直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3、能量分配机制决定

大熊猫虽然在历史上的诞生初期是肉食类动物,但后来随着栖息环境和生活规律的改变,逐渐演化为以食用竹子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而竹子主要是植物纤维为主,单位数量的竹子提供的营养和能量要比肉类少得多,因此熊猫不得不一天到喝不停地吃,才能够保障身体能量和营养所需。

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内孕育的时间如果过长,则加重了母体的负担,不可能再把大量的能量和营养输送给胎儿,同时也会增加生存的危险系数,于是不得不提前分娩出来,通过后天的哺育让小宝宝快速生长,因此大熊猫是毫无疑问的“早产儿”。

大熊猫的繁育特点

产仔当妈妈的大熊猫,为了下一代的生命安全,一改过去的温顺脾气,戒备心很重,不允许任何动物(包括人)接近它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宝贝。大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出生的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里面有大熊猫妈妈精心铺垫的树枝和干草。

大熊猫繁育最奇特的一点是它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