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摄像机光圈

如题所述

光圈大小的调节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对应的摄像机有一个手控/自动开关选择挡。自动光圈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被摄景物的照度,利用视频信号的反馈,使光圈作相应的扩大或缩小,保持合适的进光量,从而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使摄像机视频信号的白色电平保持在规定的数值上。
怎样合理地利用好光圈,才能使得拍摄到的画面亮度反差不大,色彩饱和度不失真的画面。可以偿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自动挡测定光圈值
一般来讲,人是电视画面表现的主体。以拍摄窗前人物为例,先将人脸推满画面,打自动光圈,摄像机自动测的一光圈值,然后将光圈打到手动挡,再拉回镜头减小半挡至一挡光圈,才能达到准确曝光。
比如拍摄雪景时,因雪的反射光非常强,如果选择自动光圈进行拍摄的话,难免拍摄出灰蒙蒙的画面效果,仍然是先将光圈置于自动挡位,测的一光圈值,换到手动,再加半挡或一挡光圈值,才能拍摄出雪的白色晶莹。
再比如拍摄亮着的灯具,如果用自动光圈进行拍摄,可以想象,灯光直射入摄像机的镜头,造成光圈的自动收缩,这样拍摄出的效果是昏暗的灯光,同样还是用自动光圈测得一光圈值后,换手动光圈挡,增加半挡光圈值,才能拍摄出灯光亮起来的真实效果。
2.用折中法来确定最佳的光圈值
摄像机在用来拍摄推、拉、摇、移、跟等动态镜头时,光线的变化也使动态的。也就是说,在拍摄运动镜头时,被摄主体的反差、亮度经常不一致,为了避免光圈大小变化而影响画面的效果,这是可以采用折中法来确定最佳光圈值。例如,在运动的镜头中的内容是一段连续过程, 但画面中的景物亮度是变化的,如果仅用自动光圈来拍摄,光圈将会由于被摄物的亮度变化而忽大忽小,由此也使得光圈交替时视频信号强度不能迅速跟上而造成这一镜头中的画面忽亮忽暗,严重影响画面的质量。为了避免图像亮度波动,这时可将从自动光圈方式时的起幅画面光圈值和落幅画面的光圈值进行折中确定光圈值,然后以该光圈进行拍摄。如在拍摄从一个物体摇到另一个物体的镜头时,以自动光圈测起幅画面光圈值是F4,落幅画面的光圈值是F8,这样我们可以将二者折中,选取光圈值F5.6,采用手控光圈进行拍摄。虽然这样拍摄出来的起幅与落幅画面质量均略有损失,但由于镜头运动时间较短,对总体效果的影响不大。 但此方法只是用于起幅与落幅画面亮度差别不太大,若亮度差别过大,此方法必然会造成起幅画面曝光不足,落幅画面曝光过度。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下一个方法:如以自动光圈测得的起幅画面的光圈值为F2.8,落幅画面为F8,牢记这两挡光圈值,实拍时,在起幅画面手调光圈值为F2.8,边摇动镜头边调整光圈环,即减小光圈值,到落幅画面时,光圈值调整到F8,都达到了准确曝光。当然,此方法操作起来对摄像人员要求比较高,既要控制好摇动镜头的节奏,又要适时调整光圈值,手眼并用,摄像人员须熟练掌握。
3.落幅画面为主来确定光圈值
某些运动镜头拍摄中,有时落幅画面才是我们要表现的重点,为了保证落幅画面的准确曝光,这时就应以落幅画面来测定光圈之后,换手动光圈挡定好光圈值在拍摄。如拍摄会场观众全景推向主席台上演讲者的镜头时,就应以主席台上的演讲者的脸部亮度来确定光圈进行拍摄。
另外,在拍摄对比度极强的景物时,应充分利用摄像机所提供的斑马线作为调整光圈的参考标准,以保证画面中有意义的部分曝光准确和色彩饱和.在强烈阳光下,拍摄突出前景而又需要背景模糊时,自动光圈方式会使光圈缩小,景深变大。为此,可在镜头前加入中性灰阻光片,使各个波长的光按相同的比例减弱,使进光量减少,光圈开大,减小景深。

综上所述,在拍摄人物景观中,由于摄像机所面对的景物亮度变化范围很大,因此在一定的动态范围内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画面出现平均亮度变化的问题。摄像人员只要掌握光圈控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应用技术,熟悉设备的功能,多加以练习,按照不同的情况灵活处理,就能够逼真地再现被摄景物,提高艺术的表现力,从而达到电视创作最理想的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18
镜头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摄距离(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有着密切关系。
当使用镜头的光圈值不变时,焦距越长,则越容易发生背景虚化现象。
当然,如果焦距相同,则光圈越明亮的镜头越容易产生虚化效果。
单反相机手册上都有很详细的使用说明。
第2个回答  2011-11-04
一般家用摄像机的光圈是不好手动调整的,只有专业机才有手动光圈功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9

如何调节光圈来拍摄一张满意的照片?实例拍摄带你了解光圈

第4个回答  2011-11-04
固定摄像机的镜头手动调整,自动变焦摄像机一般都自动调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