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房产赠与过户最新政策

如题所述

2021年房产赠与过户最新政策发布,2021年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条款有所改动,而继承房产过户的税务问题也在此法中作出公示。那么,2021年起父母的房产子女如何继承?2021房产赠与子女要交哪些费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带来2021年继承父母房产过户新规。
2021年房产赠与过户最新政策
涉及财产、房屋的继承,新规有三方面根本性的变化:首先,立遗嘱有重大变化。不仅删除了“公证遗嘱优先”,还新增了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同时为了防止老人被胁迫,新规要求立遗嘱时必须要有两个证明人和他们清晰的手写姓名和日期。
立遗嘱方式的变化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同时也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改进。这里打个比方,老王曾经通过正规渠道立了公证遗嘱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儿子,但是晚年自己的饮食起居都是自己的女儿在照顾,所以老人想更改遗嘱,把财产留给女儿。但由于公证遗嘱程序繁琐,加之自己行动不便,此事只能作罢。可以说,老王最后是带着对女儿的遗憾走的。新规删除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权,可以说是对遗嘱的一次完美修正。
其次、新规扩大了继承人“范围”,侄、甥享有代位继承权。意思就是,未来在第一、第二顺位继承人不在的情况下,侄、甥可以代位继承。此前有新闻报道,广东深圳一位孤寡老人蔡某去世后,因为无儿无女,他名下一套房变成了“无主房”,但老人的晚年照顾和送终但是侄女完成。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将房产的70%产权收归国有,而根据当时的继承法规定,侄女并不在遗产的继承序列中,30%产权的获得也是基于她对蔡某尽了赡养的责任。
毫无疑问,按照新规,上述案例中孤寡老人的财产可以免于“充公”,侄女享有代位继承权。不过新规这条规定的争议也颇大,根本原因是侄、甥没有尽到相应的赡养义务却可以同等继承。对此专家解释,财产“充公”并不符合大众的继承心理,新规增加了侄甥的代位继承权就能够避免“无人继承”的情况发生,把财产留在本家族内部进行传承才是民法典扩大继承人范围的立法考量。财富在家族内部传承也符合中国传统继承机制,立法时用了很多民间的智慧。
再者、新规明确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此外,新规还提到,自然人有权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意思很明确,未来如果被继承人没有尽赡养义务的情况下,可能少分或分不到财产。也即,按照新规,子女即便是法定继承人,也可能“不再继承”父母的房产。绝大多数人可能想不到,继承人以外的人甚至可以分得比继承人多。
对于2021年起实施的继承权新规变化,就算是独生子女也要有清醒的认识,按照新规,并不意味着你是独生子女就可以名正言顺继承父母的房产。尤其是那些生前对父母不尽孝的子女,父母完全可以合法合规不将房子、财产传给自己的亲生骨肉。
2021年继承父母房产过户新规
1、房产身后继承过户
身后继承过户,指的是老人离开后,子女再去办理过户手续。这种过户方式只要缴纳公证费和登记费等少许费用,且办理简便,但正如前面所说,有时候可能带来各种家庭矛盾纠纷。
2、房产赠与过户和买卖过户
采用赠与方式,就是老人把房子像普通物品一样送给子女,不过,这个赠与是要交一笔不小的费用。按照目前最新的规定,子女接受父母赠与的房产需缴纳包括3%契税、公证费按1%、双方各交0.05%印花税。以评估值200万的普通房产为例,整个房产赠与过户费用就为:200万*(3%+1%+0.05%*2)=8.2万元。
再看看买卖过户,同样以交易价200万的普通房产为例,房产面积在90-144平米之间,房产证满5年且非唯一房产,跟正常买卖二手房交易一样,需缴纳税费为:200万*(契税3%+1%)=8万,登记费80元忽略不计。
表面看,赠与和买卖过户的费用差不多,但实际上,房产赠与过户的费用比例是相对固定的,而买卖过户的费用则要分不同情况,大体上,在现有新规下,买卖过户费用是要少于赠与过户的。
3、三种房产过户方式比较总结
从过户的成本来看,房产赠与过户首先被排除掉,最后就在身后继承过户与买卖过户这两种方式中进行选择,网上有不少这样的对比研究,有说继承过户最省钱,也有说买卖过户最划算。实际上,在新规下,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按照赠继承方式过户,继承人名下没有住房,再转卖这套继承下来的房产,只要满5年时间,则不需交个税,继承过户自然是最为划算的方式。但如果继承人名下原来已有住房,再转卖房产则要交房产全值1%或者增值部分20%的个税,这里面还得分情况,假如房价不涨或者下跌,显然继承过户仍旧最划算,但如果有的地方只按20%差值缴税,且未来房价涨得比较多,买卖过户就是最为划算的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房产赠与过户最新政策,2021年继承父母房产过户新规介绍。新规下,2021年起统统“这样”处理,父母和子女都有必要提早知晓,同时可以预防子女不孝等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