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字的拼音

如题所述

“兵”字的拼音是 bīng。

一、释义

1、武器:“兵”字的本义是指作战用的武器,如“厉兵秣马”。

2、士兵:“兵”也可以指手执武器的人,即士兵,如“兵种”。

3、军队:“兵”还可以表示军队,如“兵法”。

4、战争:“兵”也可以表示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事物,如“兵火”。

5、策略:在一些成语中,“兵”也可以表示策略、计谋,如“兵不厌诈”。

二、组词

1、士兵:指军队中的基层战斗人员。

2、兵法:指古代中国的军事著作,也可以指军事策略和战术。

3、兵种:指军队中按照不同任务和装备划分的不同类型的部队。

4、兵器:指用于战争或其他暴力行为的武器和工具。

5、兵马俑:指中国古代秦始皇陵中的陶俑,被认为是古代军事力量的象征。

三、历史典故

草木皆兵: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前秦苻坚率领九十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七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八万人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谁料,秦军前锋在洛涧被晋军击败,损失惨重,军心动摇。苻坚得知后,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晋军军情。他看见晋军布阵严整,士气高昂,再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像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苻融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于是,苻坚下令秦军在寿阳城后列阵。

谢玄见秦军后移,就令晋军渡过淝水突击秦军。秦军大败,苻融战死,苻坚中箭,秦军争相逃命,自相践踏,死伤无数。那些侥幸逃脱的士兵,一路上听到风声和鹤鸣,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声鹤唳,草芥皆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