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什么的著名讲话,明

如题所述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论持久战》的著名讲话。

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1938年7月首次出版。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毛泽东

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不仅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并且提出了一整套动员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方的优势、生长自己的力量、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宣传

《论持久战》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接着分析了战争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这些特点,规定了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进而指出: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明确指出,通过三个阶段,在力量上对比,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而日本必将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时间将相当长,遇到的困难也将最多,然而它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是战略的反攻战。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影响:

1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论持久战》一经问世,就在党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后来成为国共两党两军领导抗战的共识。它的发表就像拨开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迷雾,在延安引起轰动,很快就被油印成册,在党内传阅,在传播到各个根据地后,成为我党我军树立信心、指导抗战的纲领。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检验雄辩地证明了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设想的那样发展的。可以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持久战思想的伟大胜利。

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哲学思想

《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著作,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具体实践的光辉范例。《论持久战》也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战争问题的光辉范例。

3对外国军事斗争实践和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

《论持久战》于1938年7月在延安的《解放》周刊全文刊发,随后就有中文和英文单行本在国内外广泛发行。它不仅在国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军事理论,而且受到国外的高度关注,有力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向前发展,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论持久战》在西方国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抗美援朝战争后,欧美等国普遍翻译出版毛泽东著作,其中《论持久战》最受欢迎、反响最大。

4对研究和指导当代战争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论持久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定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指导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其军事价值并没有过时,对于我们考察和指导当代战争问题,实行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指导未来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转型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