疢疽怎么读

如题所述

疢疽读作:chèn jū。

疢:烦热;疾病。

疢,热病也。亦作疹。——《说文》

美疢不如恶石。——《左传·成公六年》

则有疾疢。——《左传·哀公六年》

疢如疾首。——《诗·小雅·小弁》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张仲景

忧伤;痛苦[worry;pain]。如:疢疾(犹忧患);疢毒(疾疢之毒害;喻祸害)。

疽:病名。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见《五十二病方》。《灵枢·痈疽》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

其特点为疮肿深而重。宋以前之疽仅指无头疽,自宋《卫济宝书》始见有头疽的描述。现中医按疽病早期有头和无头而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大类。

有头疽如脑疽,发背,搭手等,初期顶如栗米,根脚坚硬,发痒发痛,日后根盘渐大,脓头渐多,色红灼热,溃破后,状如蜂巢,一般属阳证。若兼见神志不清,气息急促等全身症状,为痈毒内陷,属危象,包括脓毒败血证等类型。

无头疽发于骨骼肌肉深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损伤筋骨,类似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丑刃切,音疹。《说文》热病也。《诗·小雅》疢如疾首。《笺》疢,犹病也。《礼·乐记》疾疢不作,而无妖祥。

又美嗜为病。《左传·襄二十三年》臧孙曰:美疢不如恶石。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丑忍切,音趁。义同。俗作疹,别作𤻞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