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水调歌头

如题所述

水调歌头是整首诗都在写中秋节。

水调歌头的完整诗句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通过问句和把酒动作,引出了对中秋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想象着天上的宫阙和今夕的年份,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诗人通过乘风归去的想象,描绘了琼楼玉宇的美丽景象,但也表达了对高处不胜寒的担忧。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通过描绘舞动清影的情景,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词人苏轼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但是被调任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而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写下了这首词。

词前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指的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八月十五日,欢饮达旦,大醉指的是自己喝酒直到天亮并且喝醉了,作此篇兼怀子由指的是自己作了这首词并且怀念起了自己的弟弟苏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