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方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1.确定实施策略
  项目实施策略是企业信息系统实施工程的神经中枢。尤其对一个集团化企业来说,没有策略的实施将会造成惊慌失措的局面,不能保证系统的集成和系统建设目标的达成。企业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整体项目进行总体的系统需求分析;
  2)为整体项目确定合理的系统实施目标和范围;
  3)为整体项目制定科学的实施计划大纲;
  4)为整体项目建立合理的实施组织团队;
  5)为整体项目确定合理的项目阶段目标;
  6)为整体项目进行资源预算与风险估计;
  7)为整体项目建立文档控制与管理职责。
  2.业务需求分析
  业务需求分析是指在充分了解客户情况,包括客户生产/财务等管理流程后,与客户一起讨论对系统的具体要求方案,主要针对其现行体制中的不足及目前所需的信息,制定出一套用户对系统的需求方案。有许多用户并不十分了解其自身的需求,至少是并不十分明确。此时,作为用户的咨询人员还应主动了解客户情况,结合对各类系统功能的熟悉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提示,帮助客户明确自身的需求,并以此为蓝本对软件进行选择。需求分析是完全以客户的需要以及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此为客户合理地选择系统提供了基本保障。需求分析按照由顶至底、由大到小、由粗到精的过程来进行,可分为三步:
  (1)确定客户的行业性质和行业背景
  客户定位的意义在于不同的行业,其运营及管理特点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找到客户类型,也即制定出一些标准的需求(行业需求),即我们所谓的初步定位。
  (2)针对客户的特点和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可依据各个流程、当前的业务量和当前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管理进行分析,如生产流程、财务流程、销售流程、采购流程和库存管理流程、人事/工资管理流程以及其他流程。此外,除了对整体流程定义具体需求之外,我们还将讨论一些客户在其他特定领域中的要求,如远程访问以及与电子销售系统相连接等。
  (3)软件的功能与对客户的需求匹配程度分析
  软件公司或咨询机构在对企业当前的业务进行调研后,对企业进行产品功能的培训,并寻求产品功能与业务需求的匹配程度,从而确定功能开发与数据转换需求,以及各层次硬/软件需求结构。
  3.业务流程优化
  为了帮助企业提高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在进行业务需求分析后,可在管理咨询公司或软件公司的帮助下,进行流程的改进与优化。具体的做法如下:
  (1)对流程本身进行调整
  1)整合:将分工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复杂流程进行归并,使复杂流程简单化。
  2)分散:将某一专业职能分散到相关专业中去,取消原有的专业活动。
  3)删除:对不创造价值,或者投入产出比偏小的事项应尽可能精简。
  4)调整:利用并行工程将串行的事项关系转变为并行的事项。
  通过上述四种具体办法,提高流程的运作效率。由于流程本身的分析和调整是一项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它不仅是组织创新的起点,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2)对业务流程进行延伸
  传统组织中,流程被人为地割裂。特别是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连接被忽视(如与供货商、与销售商、与顾客的联系)。事实上他们也是价值链的有机构成。流程调整或优化之后,组织条块分割的状态就被打破。如我们为某企业在实施流程调整与优化后将供货商、商家和顾客均纳入企业的核心流程之中,企业的业务流程延伸到供货商、销售商和顾客那里,企业可以从供货商、经销商和顾客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如市场需求和
  材料供给等等。
  (3)对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
  信息系统为业务流程改进与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二者的有机结合也必然会产生最佳的效果。
  (4)对组织结构的流程进行改进
  这是指发生在两个企业之间的流程再造,一般多为与供货商和合作厂商之间的流程再造。通过组织之间的流程再造,企业与供货商或合作商之间就会像一个公司一样运转,简化工作流程,与其供货商之间也能够实现良好的信息互动,保证了供货及时率。
  (5)对部门和岗位职能进行调整
  在传统组织中,职能部门更多的是发挥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在借助IT系统对流程改进之后,明确了各部门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部门的职能将更主要是提供服务。
  (6)对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进行创新
  流程调整之后,组织中的部门、岗位及其职能职责均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绩效考核激励办法也需要创新。这套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要能调动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要有利于提高单个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效益,又要有利于保证整体流程的顺畅运行。绩效考核的重点应该是流程的KPI而不是组织的KPI,并以此推动流程的持续性改进,使企业获取或创造更多的价值。
  4.有针对性的客户培训
  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是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再造”过程,具体落到实处的是对组织中成员从观念到行为的“再造”过程。要使这种再造式的“自我重塑”获得成功,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成功的基石。如果企业组织机构分散和人员层次参差不齐,会使培训的组织和实施困难重重。为此,需要研究切合实际的培训方案,建立专项的培训制度和计划,确保培训的质量。
  除了传统的培训方法外,还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与培训对象设计专门的培训课程,并制成多媒体自学光盘和培训资料,使企业的相关人员能获得随时随地的全过程的和持续的培训,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有经验的供应商帮助,形成企业自己的“准”专业化实施顾问队伍和培养一批“自顶向下”的应用骨干,以保证企业后续业务的功能拓展和系统的运营维护。
  5.数据准备与测试
  在ERy实施过程中,前期的基础数据准备是保证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有经验的服务提供商或咨询顾问会指导企业做好数据准确性必需的基础工作,如:
  1)数据(信息)的编码方案;
  2)数据规范化技术方案;
  3)数据(信息)检查、修正措施;
  4)数据维护和管理规程制定等。
  系统正式运行的准备阶段,对系统进行模拟测试,验证系统对目标问题的解决程度;对OA系统进行模拟运行,将企业的真实运营数据导人系统,检查系统的真实反应和适用性;进行教育培训工作,保证企业内部所有使用者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个系统;建立有效的预防维修体系,确保信息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团队制定实施策略,设计初步的检查程序和系统切换计划;成立系统实施服务小组,随时解决实施信息系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
  6.上线与技术支持
  项目进行到这一个阶段,一般来讲,项目组将迎来收获的季节。主要工作有:正确移交系统、切换数据、保证系统正常运转、为用户提供支持、保证业务流程的正确性、系统日常维护以及项目回顾。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大都会以系统正常上线、顾问大批撤出为结束,但对一个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确切地讲,是翻开了企业业务管理的新篇章。通过一个项目,企业得到了什么,项目组中成员得到了什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都需要很好地总结。温故方能知新,一个务实的总结将是企业的财富。
  7.逐步优化与完善
  企业的IT系统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传统的时间长、耗费大、求一步到位的实施策略(即包括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相比,更应提倡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业务需求和现状,以开始时求简单为原则,在保证实施质量的前提下,侧重提高实施效率、成功率和加快实施速度,大幅度地减少企业费用。通过系统在企业的投产运行,企业可以从中尽快得到收益。一方面增强了企业对IT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对系统的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可不断地利用现有的系统,以企业自身的人员为主,结合外来资源的支持,完善企业管理及优化组织结构,取得企业持续的发展,这就是逐步优化的宗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7
企业免费向客户提供信息化系统操作及维护业务培训。培训目是训练系统操作员,使其可以纯熟掌握系统操作,并能解决某些基本故障。
基本知识培训计算机基本知识数字电路基本原理操作系统与文字编辑系统,共计一个工作日;
大屏软件培训功能简介与软件安装节目编辑与制件节目编排与播放,共计两个工作日;
大屏操作培训系统构成与功能介系统操作办法普通故障解决,共计两个工作日。
教材使用通用显示软件操作阐明书公司展厅展屏及控制机现场系统安装教材。
1.技术支持
①远程技术支持由专人了解客户信息的详细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售后服务中心。
②售后服务中心在接到指令后1小时内,即安排技术、品质人员联系客户进行更为专业和细致的关于问题的问询,以期更准确的判断造成问题的原因。同时详细记录。
③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尽可能模拟现场的环境条件进行试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④在4小时内,技术人员通过电话、邮件、在线聊天工具、远程控制等方式对客户进行指导,逐步排查问题点,直至全部问题的彻底解决。
⑤相关专人联系客户跟踪问题的最终的处理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