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工笔国画 十与用法。

如题,十八描中个自的特点以及常用于哪里。谢谢。

工笔国画十八种工笔线描:

10, 行云流水描 :

  其状如云舒卷,白如似水,转折不滞,连绵不断。因线条较长,连绵不断,故运气要长而连贯,避免产生断笔、滞笔。注意线条的特征圆滑流畅,勾描正稿前先将线条练熟,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如图观音正身直立,慈眉善目,神情娴淑恬淡,沉稳慈祥,俊美动人。身上随风而动的风带,如行云流水,纤柔曼妙,动感十足。由于身上的长袖、衣带、风带相互穿插,要理解衣褶来龙去脉,不能搞乱。    构图均衡,画面清新秀丽,细致生动。

  十八描是中国传统的线描,指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分为:柳叶描,战笔水纹描,竹叶描 ,减笔描,柴笔描 ,蚯蚓描  ,行云流水描 ,马蝗描 ,钉头鼠尾描,撅头丁描,混描 ,曹衣描,橄榄描,高古游丝描,折芦描 ,枣核描  ,铁线描18种。这18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进行归纳为18种,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

注意事项 :

运用毛笔进行的花鸟白描勾线是国画工笔花鸟的基础练习之一。

工笔白描勾线练习,日常宜大量反复进行,以便改进线条,增加线条的力度。

若是选用宣纸,应选择熟宣。毛笔宜选用小狼毫,而非小羊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5
  中国画工笔十八描大体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游丝描类。它行笔慢,多以中锋出之,压力均匀,线性始终如一,变化较少。铁线描、曹衣描、琴弦描皆属于这一类。它的代表作者是顾恺之。
  二是柳叶描类,它行笔快,变化多,压力多在线条的中段。枣核描、橄榄描、行云流水描均属之。它的代表作者是吴道子。
  三是减笔描类,它的特点是行笔快,多用侧锋,与纸面压擦力大,压力多集中在线的一段,而又由线到面,线性变化大。竹叶描、枯柴描等皆属之。梁楷最喜用此法。

  详细的分为
  一、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常见于顾恺之的画作。线条提按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
  二、琴弦描:略比高古游丝描粗些,多为直线。有写意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
  三、铁线描:相比琴弦描又粗些,但用笔方硬,是最常见的描法之一。转折处方硬有力,直线硬折,似铁丝弄弯的形态。用笔中锋,顿笔也是圆头。
  四、混描: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浓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五、曹衣描: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健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六、钉头鼠尾描:任伯年最常用的线描方法。叶顿头大,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行笔方折多,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描,收笔尖而细。
  七、橛头钉描:秃笔线描,是一种写意笔法,马远、夏圭多用之。顿头大而方,侧锋入笔,有“斧劈皴”之笔意。线条粗而有力。
  八、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
  九、折芦描:用笔粗,而转折多为直角,折笔时顿头方而大,线多为直线,是一种写意画的线描方法。梁楷《六祖劈竹图》用之。
  十、 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元代颜辉等人多用,行笔稍细,但粗细变化亦大。
  十一、枣核描:顿头如同枣核状,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
  十二、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十八描中无兰叶描。柳叶描和竹叶描类似,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吴道子用之。
  十三、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也是中间粗两头细。
  十四、战笔水纹描: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明代唐寅作仕女图多用。
  十五、减笔描:指的是马远、梁楷等作大写意用的笔法。用笔粗,一气呵成,一笔中有墨色变化。大多只画个外轮廓,用笔简练到极致。
  十六、枯柴描:水墨画笔法。用笔粗,水分少,类似皴法。用笔往往逆锋横卧。
  十七、蚯蚓描: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笔法,圆转有力。
  十八、行云流水描: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
  上述各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芥子园画谱》有示范稿本。追问

有各种线条的图片吗?我会加分的。

追答

图比较多,给你一个连接吧(http://zbzhaicd.blog.163.com/album/#m=1&aid=231532853&p=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