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特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答:学生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依据: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因而学生是被教育者和被组织者,被领导者。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学生具有向师性,依赖性和可塑性。

(1)学生具有可塑性。

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形成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嫩枝易弯又易直体现的也是可塑性。

(2)学生具有依赖性。

学生多数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生活能力,在家中他们要依赖父母入学后,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转移到教师身上。

(3)学生具有向师性。

在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和尊敬教师,将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例如:亲其师,信其道,就体现了向师性。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

①自觉性,又称主动性。表现为学生能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或在某种情境的激发下自行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态度或行动。

②独立性,也称自主性。

它具体表现为,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而且能自行确定或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点,条件和目标以及行动方式等,并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当中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控。

③创造性。

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表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并不满足于书上现成的知识结论,不满足于教师所提供的解题,方法等,倾向于想出新颖的或与众不同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不仅是有生命的动物,他们还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他们并不是盲目机械被动的接受,作用于他们的影响,而是带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有以下三层含义:

(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

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学生作为人的意义并不否定他们与成人之间的区别,恰恰相反,学生之所以为学生,其显著特征就在于它们具有巨大的发展可能性,按照终身学习理论和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念,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过程,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潜力巨大,可塑性强,因此要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主。也不可以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能将学生分为369等,而应该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的促进功能,促使学生不断超越最近发展区,使得每位同学都能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