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或八年级的。内容包括教材设计理念,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手段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尽量详细点的,请不要敷衍哦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思路概述

《生物的变异》是生物遗传的延续篇,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为以后《生物的进化》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有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和引起变异的因素是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而探究活动“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是为了提高学生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要了解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必须在之前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落实清楚。其实这里涉及的问题无非就是环境改变和遗传物质改变对生物遗传的影响。所以要通过分析比较多的实例来理解其中的关系。

本课课题虽然是讲变异,但是决不能脱离了遗传,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要不断地融入遗传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变异是在遗传过程中变,遗传又在变异的过程中传,二者不可分离。而且,不能遗传的变异对于生物来说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1以学生探究为主线,通过对探究结果的讨论,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以学生探究为主线,通过对探究结果的讨论,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对应的新课标: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动植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上述内容中涉及的有关伦理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三)教学框架

1、引入

2、探究活动

3、得出结论

4、变异的其他实例

5、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6、课外知识扩充

7、课堂小结与练习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探究活动材料

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状况,分配学习小组和分配学习任务;

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实物图片资料

学生:课前调查市场农作物新品和收集有关人类运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资料。带生物变异的实物

(五)所需教学环境及资源材料

教学环境:(1)多媒体投影设备:便于教师、学生的电子文稿和教学支持材料的展示;(2)实物展台:便于教师和学生展示作业,及实物

教学资源:(1)教师制作的专题教学演示文稿:展示教学支持材料,明确学习要求;(2)学生查找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引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投影:某同学一家三口的照片

找出儿子与父母相同与差别之处。

问题: 儿子很像父母但又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为什么?

学习活动:根据投影片的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生物变异的例子

师生小结: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引起学生对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的关注,并对此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问题: 我们来观察面前的花生,它们看起来大小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变异是偶然形成的还是由于品种不同而形成的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答案呢?

学习活动:观察、讨论两个品种花生的颜色、形态、大小,感性认识两个品种花生。

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课本提出初步的探究方法

问题 1、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

2、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3、为什么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小花生也一样有长有短,是什么原因?

学习活动:1、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2、参考课本的探究实验,根据自己设计的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活动3、填写探究活动评价表

师生小结: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应该可以遗传,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第二课时

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学生活动: 一个学生上台具体讲述探究过程(实物投影)

两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汇报实验数据(实物投影曲线图或直方图)

设计意图: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和评价,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别人的成果,培养了学生的批判、反思思维。教师最后的点评,补充了学生的评价,使整个汇报活动更加完整,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问题: 除此之外,大家在菜市场还找到哪些变异的实例呢?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他们搜集的变异的实例,包括不同种类(动物、植物、花、种子等等)

师生小结: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把更多的时空留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问题 1、大家再来看看小麦的杂交育种是怎么回事?

2、那太空椒又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观看影像资料,明确彩椒及太空椒的培育方法,进一步理解生物变异在培育新品种上的应用

小组表演高产奶牛的繁育过程。

师生小结:通过杂交,把好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即后代既高产又抗倒伏。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设计意图:视频展示了彩椒及太空椒的培育的全程,让学生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多媒体的运用对突破本课的难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表演让学生对培育的过程有更直观的了解,并使内化的知识实现外化和应用。

小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完成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使学习延伸到课外,而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附:表1 探究活动评价表

课题:

小组名

评价项目
分值
自评
组评
师评
建议

制定计划

(15分)
1、活动目的明确
5分

2、活动内容、方法步骤具体
5分

3、任务分工明确
5分

活动过程

(60分)
1、组员积极参与,尽力完成任务
5分

2、小组分工合作,愿意互听意见
10分

3、查询资料、搜集材料手段多样
15分

4、小组活动记录详尽、真实
15分

5、收集的资料整理质量高、完整
15分

成果

(15分)
1展示内容丰富、手段多样
10分

2、现场答辩语言清晰,有条理
5分

收获

(10分)
1、能说出活动的体验,发现不足之处
4分

2、提出自我改进建议和对组员的希望
6分

小组平均总成绩:
总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1
教学设计>.>.>6.⑨.②.7.6.⑦.⑧>.>.>徴.蛉.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2. 学习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组成。2.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图片,引入本次课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组成和作用。2. 讲解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结构。接着,详细讲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质壁、叶绿体、中央液泡等。3. 实验通过做葱片染色体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 总结讲解和实验内容,总结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五、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的学习程度。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探讨问题。六、拓展让学生在课余自行查找更多的关于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并组织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第2个回答  2011-11-05
初中生物教案全套
第五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殖的概念、意义、方式
概念: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
意义:维持生物物种(种族)的不断延续
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酵母菌等( 不是指植物的“芽” )
主要方式 营养生殖:植物营养器官的嫁接、扦插、压条等
方式 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在无菌培养基上培养下一代
有性生殖 概念:一般是由亲代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下一代
2、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果实

3、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以相关的结构适应着各自的传播方式。
依靠风力:蒲公英 果实具有伞状的毛
依靠水力:椰子树 果实漂浮在水面上
依靠动物与人的运动:苍耳 果实表面有钩刺
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 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将种子弹射出去
4、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动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 发育时期 发育过程
昆虫 家蚕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 受精卵→幼虫→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 青蛙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变态发育
鸟类 家鸽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

第15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
概念: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也就是下代与上代性状的相似性
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
主要遗传物质: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中心)
2、 基因与性状
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基因与性状:一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有性生殖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
3、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
常染色体 22对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类型:XY或XX
性染色体
数量:1对
男性:XY 产生两种精子 X 和 Y
性别决定方式:XY型
女性:XX 产生一种卵细胞 X
4、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
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
变异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
二、本单元主要考点:
1、说明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2、概述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4、解释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5、分析、应用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第五单元 单元测验(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常用芽接的方法进行繁殖的果树是:
A、柑 B、桃 C、橘 D、葡萄
2、下列哪项不属于营养生殖的优点:
A、繁殖速度快 B、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C、提高后代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D、材料易得
3、依靠自身弹力来传播果实种子的植物是:
 A、苍耳 B、虞美人 C、豌豆   D 、蒲公英
4、下列昆虫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A、蚕 B、蚊 C、菜粉蝶 D、蟋蟀
5、根据发育方式,请找出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
  A、蝇 B、蝗虫 C、蟑螂 D、蝼蛄
6、从蝌蚪发育为成蛙,其呼吸器官的变化为:
 A、外鳃→内鳃→肺 B、内鳃→外鳃→肺   C、外鳃→肺 D、内鳃→肺
7、下列与娃娃鱼生殖和发育方式一样的动物是:
 A、鲍鱼 B、鲸 C、蝾螈 D、鳝
8、下列哪项是早成鸟具有的特点:
  A、腿足无力 B、腿足有力 C、不能自行觅食 D、绒羽很少
9、影响鸟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空气
10、下列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A 、口腔上皮细胞    B、肌肉细胞   C、神经细胞   D、精子细胞
1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
A、 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12、下列基因组成肯定是人的正常生殖细胞的是:
A、Dd     B、DD    C、dd    D、d
13、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子女,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A、100% B 、0% C、 25 % D、75%
14、下列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一样的动物类群是:
A、 两栖类 B、鸟类 C、鱼类 D、哺乳类
1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苹果的红色与黄色 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人的身高与肥胖 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16、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 B、流感行性感冒 C、乙型肝炎 D、血友病
1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原因是:
A、 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易得传染病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易得遗传病
C、近亲结婚所生子女,肯定得遗传病    D、近亲结婚所生女子,肯定得传染病
18、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通过整容做出来的双眼皮 B、由于车祸导致的左腿残疾
C、长期室外工作,皮肤较黑 D、哥哥色盲和弟弟色觉正常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镰刀型贫血病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肯定不会患遗传病   D、遗传病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20、下列亲缘关系中,不属于近亲的是:
A、堂兄弟姐妹 B、姑表兄弟姐妹   C、爷爷与孙子 D、自己与舅妈的弟弟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计5分)
1、出芽生殖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生殖方式。
2、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是属于有性生殖。
3、大多数被子植物既能进行无性生殖,又能进行有性生殖。
4、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5、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二)、填一填(每空0.5分,共11分)
1、被子植物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有 、 等。
2、利用胡萝卜根的组织或细胞繁殖后代的方法属于 。
3、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的过程叫受精。
4、果实包括 和 两部分。
5、蝗虫大量生殖,集群和迁飞时,大面积危害农作物的现象称为 。
6、昆虫的发育有 和 两种。
7、生物的亲代与子亲代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称为 。
8、人的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 和 ,前者的数量是 条,后者的数量为 条。
9、人类的多指症是由位于常染色体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的一种显性遗传病,假设显性基因为D,隐性基因为d,请完成下列多指症的遗传图解:
 父亲正常:

 母亲多指:

父母表现型 子女表现型
10、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 或 两种(设定基因符号为A,a)。
(三)、连一连(4分)
将桃花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发育成果实的对应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子房 果皮
子房壁 种皮
胚珠 种子
珠被 果实
受精卵 胚
花丝 凋落
柱头
花瓣
(四)、分析说明:(共10分)
1、科学家将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图,请分析回答:(2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
(2)根据图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 性别的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3)甲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对先天性愚型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 。
2、、观察下左图,回答问题(3.5分)
(1)、图中(一)是 ,它存在于 中,它由 和 组成。其中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2)、图中A是 ,它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 。
第3个回答  2011-11-04
你的邮箱?我可以发给你
第4个回答  2011-10-29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作用进行概括,正与前两册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一脉相承。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具有中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2能力目标: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自己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建立: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情感是重点。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是难点。
四、 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资料分析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发,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图片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认知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复习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中,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种生物流向另一种生物,有利于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
五、 学习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去发现知识,逐步培养自助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见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事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通过展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每个“福娃”所代表的动物,由此引出新课。
2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1) 通过展示几组日常所见的动物行为以及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与此同时,深入了解动物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
(2) 让学生阅读资料,引导学生从食物链和事物往的角度思考,来认识某种动物数量的消长对其他动物的影响。分组讨论,每组可以有选择性的回答问题,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这种分为下,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很容易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从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结合旧知识的铺垫,学生对难点即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突出也就顺理成章。
(3) 复习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的内容,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循环的图片展示物质循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深层次的理解。
3引领知识,知情统一
动物在自然界中除了我们以上讲的作用外,你还知道那些?小组以比赛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从而延伸出我们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4总结提升,画龙点睛
本节课通过对动物界中动物作用的分析,不难看出,生物圈是一个同意的补课分割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整体。对于生物圈的保护,人人有责。
5练习
6布置作业:结合实际,办一份保护动物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二、维持生态平衡
三、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