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都错失过哪些盖世奇才?

如题所述

如果项羽过了江东而没有选择自刎,那么项羽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还可以再“折腾”一段时间,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最后刘邦为赢家的结果。虽然听起来十分地残酷,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事实,对于项羽来说差的并不是兵力而是性格,项羽孤高自傲不屑于任用谋士这就是他最大的失败,所以项羽最多只是一个将军而不能是一个皇帝。


如果不是刘邦统一天下,而是项羽的话,我觉得天下不是统一了,而是回到了群雄踞割的时期,如春秋,如商周……因为项羽的出身决定他复国的使命。

如果项羽不在乌江自刎,过江东会怎么样?

不会的,项羽过不过江东都不影响历史的走向。

想说项羽为何不过江东,原因很简单,因为项羽是江北人,江东和他老家太远了。其次,项羽之所以自刎,是因为身受重伤,根本回天乏力,与其落入敌军之手,不如给自己个痛快,至少还能是个全尸。

很多人老是觉得这场斗争,是项羽和刘邦两个人之间的斗争。其实不然,这场斗争是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以及项羽之前分封的各个诸侯王联合了刘邦之后一起针对项羽的战争。所以,项羽怎么可能赢得了天下呢?


再说一个重要的,项羽真的就是气数已尽,他虽然出生勋贵之家,但是我觉得项羽自视甚高,很自负,也很残暴。所以并不能拉拢人心。如果没有刘邦的出现,那么项羽是很可能得到这个天下的。可惜刘邦出现了。刘邦所宣传的理念是项羽的克星。没办法,项羽怎么都会失败的。

他过了江东也没有办法重振旗鼓,没有办法卷土重来。因为刘邦称帝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如果项羽没有分封那么多的诸侯王,那么可能可以更好的中央集权,然后称帝也顺其自然,可惜,项羽自己走错了路。

所以,不管项羽能不能过乌江,刘邦都可以得到这个天下。刘邦的背后有太多人支持了。项羽气数已尽,我们所认为的项羽可惜,无非就是李清照的诗,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心怀天下,死的无比悲壮的楚霸王。


如果最终项羽赢得天下会怎么样呢?

其实在我看来,刘邦最后得到了胜利,无疑是一种更利于民族发展的趋势,假如真的是项羽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完成了统一的大业,那么我觉得他建立的王朝,应该不会存在太长的时间,更是不会出现像汉朝那样强大,发达的王朝时期,也许项羽建立的王朝,仅仅是在我们的历史里面昙花一现,是没有更好的发展的。

首先,要知道刘邦的出身不是非常的好,而且在一开始跟着他去打天下的人,也都是当时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之后刘邦逐渐得到了胜利之时,他身边的人慢慢都有了自己名气。出现这样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整个刘邦集团,是非常乐于学习进步的,不管是什么,只要是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都会去吸收消化。

但是项羽并不是这样的人,要知道的是,项羽一直都是比较自负的,他看不起刘邦,认为刘邦根本赢不了自己,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正视过刘邦。当然了,自己的部下说的话,只要是项羽自己觉得没必要的,根本就不会去听从,就像鸿门宴一事,明明是可以直接干掉刘邦的王炸牌,却被项羽的一意孤行,拆开打输了。

单单是从这一点,已经能够看出来项羽是一个好的将军,但是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君王。所以如果真的是项羽建立了自己王朝,那么上上下下所有的事情,全部都要按照他的要求来,包括很多的政策法令等等,绝对是比不上刘邦建立的汉朝的。


最后,项羽乌江自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项羽不可能投降

谁都可以投降,唯有项羽不可以,这是每一个王者的宿命和尊严。所以周瑜才会对孙权说你不可以投降。

二、项羽是真正的大爱

霸王知道,项羽与刘邦只有一个人死,天下才可以太平。而刘邦是个小人,绝不会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再打下去,杀了刘邦也会生灵涂炭。项羽是个君子,也是一个仁爱的君主,连士兵受伤,项羽也哭泣。


三、项羽想成全大势,成全天下

项羽作为一个军事家,不可能不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他太明白了,何况他并不是穷途末路,江南之地有着他的死忠。霸王死后,江东人依然奋起反抗,久攻不下,不得以刘邦命人把项首级拿与守城官兵看,所有官民哭泣并投降。但他选择了天下太平,这是他伟大的地方。

四、项羽知道人生的真谛,刘邦虽然赢得了天下,但他永远赢不了项羽。

项羽赢得了爱情,亲情,友情,名声,荣誉。而刘邦只赢得天下,其他什么也没有。所以刘邦是孤独的,也是可怜的。幸好刘邦有个好孙子,汉武帝,不然后世再写刘邦时一定会写得一文不值。直到死,刘邦才明白:一个快要死的人,他需要的不是江山美人,而是一双温暧的手。赢了天下又如何?汉王与大汉皇帝吃的一样好,死后一样也带不走。区别在于汉王可以有和项羽一样,而大汉皇帝却只有江山。

五、气节

项羽无疑是一位英雄,战神,勇士,又有着贵族的骄傲。勇士怎么可以投降,不可以!就像李陵被围投降匈奴一样,汉武帝气得大骂!气节!这是勇士的尊严。刘邦的小人行径最终害了他的子孙,因为很多炎黄子孙都以刘邦为榜样。所以河边的佳人才哭泣: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少忆项羽,不肯过江东。


结语

相比于刘邦,项羽的性格更加暴虐。过于自负是他最大的毛病,所以我觉得就算项羽打败刘邦夺得了天下。天下在他的治理下,也不一定就会变得很好。历史的真相是项羽死于乌江,刘邦夺得了天下。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曹操一生错失的盖世奇才还真不少。

提起曹操,受演义等文学作品,或影响作品影响较深的人,可能会忍不住愤恨,甚至唾骂,但是,如果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就会发现,曹操并非奸诈小人,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为人宽容而有魄力,非常的可敬。尤其是他提出的“唯才是举”这一说法,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人才的局面,为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汉末枭雄,皆称求贤若渴,却只有曹操做的最踏实,最彻底。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才得以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不过,曹操是人而非神,他再爱惜人才,也不可能毫无疏漏。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错过的武将

一、吕布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公元199年,曹操终于击败了吕布,将后者俘获。对此,吕布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听到吕布表达愿意效忠的意思后,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由此,在刘备的影响下,曹操最终决定杀了吕布。由此,对于吕布这位汉末三国时期的顶级名将,就这样被曹操错过了。试想一下,如果曹操得到吕布的辅佐,恐怕会更早一统北方中原地区,乃至于问鼎天下。


二、高顺

在除掉吕布后,曹操将张辽招到自己的麾下。但是,曹操却杀了勇猛不输张辽的高顺。和张辽一样,高顺也是吕布手下的疆良。高顺为人非常自律,而且有威严,因此,吕布将最精锐的“陷阵营”交给高顺来统率。在东汉末年,高顺屡次进谏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公元199年,高顺拒绝归降自己,所以曹操就把他给杀了。换而言之,曹操没有劝降高顺的耐心,这导致其错过了这位猛将。


三、关羽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作为曹操的手下,关羽在官渡之战中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但是,在立下战功之后,关羽就离开曹操,寻找刘备了。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率军大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由此,对于曹操来说,错失关羽这位勇冠三军的将领,自然是一个巨大损失了。


四、黄忠

众所周知,黄忠原本是刘表的麾下,一直在刘表侄子刘磐帐下效力。后来,刘琮将荆州拱手让给曹操,当时的黄忠仅是一个小小的中郎将,这样的无名小卒,根本没有选择忠义或投降的机会,只能随大流,向新的主公屈膝。因为他职位低下,之前又没有什么出彩的战绩,因此早已一统江北,成为大Boss的曹操,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连职位都没有给他调整。

于是,后来刘备夺下长沙,黄忠又成为了刘备的麾下。相较于曹操,刘备麾下人才较少,需求量更大,因此,在入川之战的时候,他注意到了黄忠的骁勇,对其进行了提拔。没想到,到了汉中之战的时候,黄忠直接阵斩曹操心腹爱将夏侯渊,为刘备赢得汉中之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与刘备争夺汉中失利,曹操生前最后一次一统天下的机会,也被错失了。也就是说,曹操错失黄忠,不仅间接为夏侯渊的阵亡埋下了伏笔,还葬送了成大业的机会。


五、王平

不知道曹操有没有因为错失黄忠,导致这样的后果而后悔。可是就算他后悔了,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不可能因此一个一个去了解麾下的无名小卒,也有心无力。因此,同样悲剧再一次上演——汉中之战失利后,他选择了败退,麾下一个曾投奔了他的巴西本土人士,却投奔了刘备的阵营,并立马被刘备封为了牙门将、裨将军,这个人就是王平。王平在曹操生前,倒是没有对曹魏阵营,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曹操却因错失他,而祸及子孙了。

王平投奔刘备之后,第一次出人头地,是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当时他作为马谡的参军,在马谡违诸葛亮之令时,主动劝阻了马谡,并提出了马谡的疏漏,只不过没有被采取。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和杨仪差点内讧,他有一句话驱散了魏延的追随者。但这些成就,对王平而言,仅是小菜一碟。一直到曹魏托孤大臣曹爽,率十万大军攻蜀之时,作为汉中守将,王平仅凭三万人,就大败曹爽,他的能力才得到彻底的展现。


再来看看曹操错过的谋士

一、沮授

袁绍的六大谋士中,最为足智多谋的就是田丰和沮授了,而沮授也是曹操梦寐以求得到的一位名士。

曹操明白袁绍听从了沮授的建议,官渡之战谁输谁赢还是未定之数,所以当俘虏了沮授的时候,曹操就说是袁绍不停你的忠言,你就不要执迷不悟了,而且还说出了 “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足虑也。”的话,可见曹操对沮授很是看重,将他留在了军营中。

没想到沮授忠诚不二,夜间准备偷马溜走,逃回河北,被曹操无奈之下斩首,杀完之后曹操还是一脸的后悔和懊恼,觉得自己杀害了忠义之士,命手下厚葬沮授。


二、田丰

田丰,袁绍帐下又一得力谋士。袁绍能够占据青幽并冀四州,就是出自田丰的谋划。他也建议袁绍不必和曹操决战,只要凭借山岭黄河的坚固,拥有四个州的人马,外面联合英雄豪杰,内部实行农耕用以备战。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分为奇兵,趁敌人空虚轮番出战,用来骚扰黄河南面。敌人援救右边,我就攻其左边;敌人援救左边,我就攻其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本业,我们还没有疲劳但对方已经困乏,用不了三年,安坐就可战胜敌人。

因为这次劝谏,他得罪了袁绍,被关押在监狱。官渡之时期,曹操听说田丰不在军中,大喜。袁绍失败后,又残忍杀死田丰。


三、陈宫

陈宫,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曹操一度欲劝他再度出仕,但陈宫不为所动,赴刑场受刑而死。后来陈宫家族一直由曹操供养。陈宫还是很有计谋的,当年和吕布差点就端了曹操的老巢。只是他跟错了主子了,吕布屡次不听他的话,错失了一次次好机会。最后落得个兵败被杀。当然如果陈宫当初肯投降,在曹操的谋士集团中他必能找到一个好位置,为曹操统一大业出谋划策。


四、张松

话说曹操南下夺取荆州以后,益州名士张松曾来拜见曹操,有意把益州献给曹操。结果曹操见张松其貌不扬,对他十分傲慢。张松满怀着至心而来,千万没想到第一次晤面就被泼了这么一大盆冷水,这让张松扫兴也愤怒至极。原本他想投奔曹曹的念头,如许一来,就没有任何想法了。固然,对曹操来说,他无形中“落空”的不单单是一人才,而是“落空”了拿下益州的大好机遇,乃至有也许“落空”的即是天下,要是他接管了张松,获得了川蜀舆图,那么,汗青也许被改写。

也恰是有了这段汗青,以是后裔也记着了一句话,那即是“张松献舆图——开卷有益”。三国期间,每一家领者都希望自身坐拥天下,在他们只顾着往前走的时分,往往也纰漏了大好的时机,而这些良机一旦错过就消散不见了。


结语

曹操也不是圣人,沧海遗珠也是有可能的嘛。当然了人才这种东西也是要讲究水土的,跟着别人很牛,但是跟着曹操就不一定可以施展抱负成为别人眼里的牛人了,因为曹操手中的人才实在太多,曹操自己就是政治和军事的天才,所以替他干活想要功高盖主那是不可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曹操错过的奇才有张松,当初他没有听从张松的意见,结果错过了益州。还有就是吕布,他本来想留下他的,但是刘备说吕布不可信,他还是把他给杀了。最后就是赵云,曹操十分欣赏赵云的勇猛,奈何没有收入麾下,为自己所用。
第2个回答  2021-01-03
曹操错过的良才有吕布、张松和关羽。其实吕布当时他可以收来当大将的,但还是怕被吕布背叛,放弃了。张松当时来投诚,也被曹操给拒绝了。他看上过赵云,想抓住他,最后也没有成功。
第3个回答  2021-01-03
吕布。吕布兵败投降后曾想要投靠曹操,最后因为刘备谗言杀害了吕布。
第4个回答  2021-01-02
吕布,吕布在下邳被曹操活捉后,明确表示愿意投降曹操。曹操犹豫不决,最后将他杀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