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应该从什么开始学起?

我是国庆假期之后去我这里的一间小琴行学钢琴的。但给我感觉那里的老实很懒。因为规模小,教我的那个是老实兼老板,所以就更懒散了。虽然是能教给我东西,但我感觉好像教得路线不正规,但我又不知道钢琴应该先学什么再学什么之类的。他又不告诉我应该买什么教材学。我买了哈农和拜厄,他都不教我拜厄。哈农都是我自己学自己练的。到现在,他就开始教我和弦,他没怎么教我看五线谱,教学前完全没有准备似的,他就凭感觉,突然想教你什么就教你什么,我这样学得好糊涂。我想各位网友告诉我一下,我不知道该不该换另外的地方学,而且外面正规琴行(用钢琴教学的琴行)是怎么教的?课程是怎么上的?还有就是你们当地的学费是怎么样的?我在这里小琴行里,450块,他又没说会学什么,他价格表上写“8节课”,模糊不清,又不知道8节课分别学什么。所以我学得好迷茫啊。而且,他那里又没有真钢做教材,用电子琴的。气死我。还好我自己买了电钢琴,不然手可被那电子琴练得松软无力了。求各位钢琴达人解救小弟!(我今年20岁,刚学1个月还没有到,已学会用12平均律找出各调音阶,大和弦,小和弦,哈农指法第四条,各个音符的意思含义,拜厄没人教看不懂)

额,这个,20岁的手指来说,手指已经定型了,会比较困难。买哈农,恭喜你,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指法和力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可以依次开始小汤普森的教材,识谱比较容易。拜厄也很好。推荐一本教材,要是能找到最好,叫做fingerpower。专门练习手指力度的。楼上有人记得车尔尼!是的!车尔尼!非常重要。对初学者来说应该先找比较少感情符号的曲目来练习,简单明了。
这里总结的比较重要的几条
1)手指:手指的关节问题,大人的手不像孩子的手嫩,是好事也是坏事。首先,手指一定要有力度,绝不可以软趴趴的按在琴面上!每一个音都要干净!想象敲击琴键的每一下像鼓槌敲击鼓面。finger power在这种练习就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从LEVEL1开始练习。
2)速度:耐心是钢琴学习中很多人碰到最大的问题。一开始盲目的开始快速弹奏只会造成指法错乱。先用你自己觉得可以接受的慢速弹一遍(所以,节拍器也是很重要的!)再逐渐加速。
3)请务必告诉你的老师带你开始识谱。识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追求曲意感情表达之前,要做到每一个音符的正确。假如他连识谱都教不了你,另外找老师吧、
4)基本功(基础练习):不能仅仅练习指法,同时要练习断奏,连奏,长短音(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么说。。。)一个小时的练习最起码需要25分钟以上的基本功
5)手指放松:僵硬的手指是没有办法好好的练习的!每次上琴之前要放松手指关节,轻轻按摩指节,将手抬到一定高度再落下,完全放松。(如果有人帮你hold住你的手最好),在以这个状态将手放在琴键上。最自然的姿态(当然不是说瘫在琴键上)是你最好的开始状态。
6)坐姿,练习坐姿应该是脚自然落地,手肘弯在你的手放在琴键上时应该形成一个九十度,手臂不要紧紧夹在身体两侧。演奏坐姿,应该是背部微微向前倾,手臂微微张开(这是确保弹琴时身体的“气”流通,以及放松自己。)
额,我的Q号是95285050,有事戳。(表示看到楼上有人留了号,那我也把扣子号留着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6
最主要的是知道键相对应的谱
第2个回答  2021-01-04
人的一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像电脑一样,新的电脑硬盘里是空的,需要我们输入各种程序和信息,存储的内容才能越来越丰富。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有意识无意识地无时无刻地不在为储存而学习。从学习说话到学习走路;从学习穿衣到学习执笔;从学习分清左右到学习认识钟表;从学习文字到学习算数…….除了吃饭和睡觉这些动物的本能不用学习,世上每个人脑中的每个技能都得一次次地从零开始学习。
人类的自我学习过程是有规律的,都必须会经历几个必经的阶段。最开始是对一种技能产生兴趣和好奇,随后变得越来越热爱,从而开始尽可能的在脑中捕捉和存储这种技能信息,产和模仿的欲望,在模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前进的阻碍,这时主动的向老师请教来解决问题,当老师传授方法后,通过科学的练习达到心中渴望得到的学习成果。
好奇心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动机和先决条件
开始学习一项技能需要内心强大的主动性的,它取决于最初好奇心。当学习者不具备这个先决条件时,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学生不爱听课,经常逃课,可在真正具有凝聚力和人格魅力的老师讲课时,平时那些逃课的学生都会早早来到课室去占座位,如饥似渴的去听课。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位老师极准确的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换句话说,他的教学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因为他找到想学习这门课的学生们共同急切想要学习的东西,和大家心中最疑惑又最想得到答案的东西。而且每堂课他都会给下堂课留下更加吸引人的悬念,这就像听评书,说大话书人总是在最关键时打断故事,一个“请听下回分解”让人吊足胃口。所以学生们才有如此大的动力去听这门课,等着老师下次来解开心中的谜团。一些教师在使用我们文化课学习当中常用的课本时也存在着这个问题。真正有效教育应该是能先挑起学习求知的动机,然后再加以教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生动的联系能力,使得学生们上完一课就充满好奇的期待下一次课。
“热爱”是坚持学习的根本动力
学习任何技能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唯有真心热爱才是永不懈怠的根本动力。
当代社会的现状使得我们的教育过程普遍存在不符合人正常学习心理次序的问题。比如说,当代中国的初级的古典音乐普及工作是做的很好的,现在全国大量的孩子在家长的设计下正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小提琴或钢琴等西洋乐器。不过从根源的学习动机来说,深究中国的家长心理,让孩子学习音乐普遍是出于一种“学一个特长,以后生活有出路”的初衷,虽然这并不为错,也确实是国情所致。而国外孩子学习音乐的动机多是因为浸泡在这个古典音乐环境中而真正产生兴趣,进而开始学习。所以从最初学习动机的区别来看,学习主动性的差距就显而易见。可是往往学习主动性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此情况下,着重保护孩子对音乐时,音乐欣赏可更有目的地进行,让其比较专题化。如学生弹奏莫扎特的奏鸣曲或变奏曲,平时就可以集中听莫扎特的各种类型作品,让其对莫扎特的风格、特点有专门的感受。亦可把音乐分为大的时期来欣欣赏,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就可以有意识地放在一起听听,感受他们共同点和不同点。
对初学的学生来讲,除了广泛的聆听和感觉外,更应着重对自己所学教材的熟悉和模仿。这方面老师的要求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明确音乐形象、情绪,并明确通过哪些弹奏方法来达到动听鲜明的弹奏。全国学习钢琴非常普及,而好的教师又不是到处都有,这时候则应借助于音像制品来促进教学。现在一些基本的钢琴教材都必须有示范的录音带甚至带讲解的录像带,这些音像带对教学能起到广泛的指导作用。
学生通过熟悉、模仿,逐步到有自己的独立音乐见解,具有生动的音乐感、表现欲,这就需要不断的听和熏陶。居住在大中城市的学生,有条件的要争取多听各种音乐会,因为钢琴是表演艺术,必须多看多听现场的演奏。如果没有听现场音乐会的条件,也可注意收看电视中的音乐会转播。现在,这种机会还是经常有的,只要有心,是不会错过的。
多给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
再进一步,老师和家长要注意多给学生提供给别人表演的机会。孩子练了那么长时间,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表演给别人看,不是给家长和老师。能否在给人表演的时候把自己的音乐感发挥、表现出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每个学习音乐的人,都迟早要面对的。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人性格放得开,不在乎,甚至越有人看越得意,越来劲。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喜欢上台表演。但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提醒孩子的是,不要因过分兴奋激动而失控,弹得过快。要求孩子在演奏时既要保持投入、兴奋的优点,又要从容不迫,头脑清楚。对于一些性格较内向、胆子比较小而容易紧张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在演奏前多弹给人听,家里有客来,就让学生为客人表演,也可以带学生去别人家给人表演,也可组织几个学生一起开小演奏会,互相观摩比较,这有很大的捉进作用。
永远都是第一遍
钢琴用为表演艺术,难在表演时就这一遍。平时练百遍千遍,也许自己在家里弹得很不错,但是要别人承认你弹得不错,就必须在演奏这一遍时发挥好。有时我们很羡慕搞美术的,画一幅画,可以在家里一点点地去琢磨,去修改。一旦画好了,这幅画就永远不会再变化,除非作者想对其再加工。而我们的演奏,每次都要重新开始,在家弹好了,不一定上台演奏就能一样好。有时学生在台上弹错了,也许心里会说“我在家里弹得挺好的”,但谁都知道这样解释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在家弹好的那一遍,并无法弥补你在台上演奏这一遍的错误。也许有的学生会说“我下一遍就能弹好”,那也不行,因为无论是表演,还是考级、考试所承认的永远都是那个第一遍。为了弹好这个第一遍,我们都要做很多项式努力。对于每一个学习表演艺术的人,很主要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练习)的机会。
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找缺点
对于学琴的孩子,除了给别人弹(演奏),让老师和家长或请别人帮助自己发现错误和问题之外、也可借助录音、摄像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要把自己演奏的状况,录下来自己听,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优缺点,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因为人在有录音或摄像情况下演奏的感觉,比较接近演奏的感觉,与一个人无拘无束的弹(演奏)在心理上是不大一样的。这个过程也会有一些舞台演奏心理体验的。让孩子平常多经历这样一些锻炼,既有利于发现自己的毛病,也有利于锻炼自己的演奏经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正的演奏或考级中,能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使自己的技能及音乐得到正常发挥,以保证临场时把自己的音乐感觉比较自如地不打折扣的表现出来。具备自然的音乐感,才能去感染和打动你的观众。
第3个回答  2011-10-26
你买本【拜厄】【哈农】研究,我都是自己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