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材料写作文扩写算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1. 材料作文是啥,扩写

材料作文,指的是文字材料作文。就是出题者给出一份文字材料,要求根据材料或针对材料进行作文。

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是:

①题目有文字材料。

②要求考生依材料作文,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或根据材料写读后感,或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写短评,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

③“题”的变化形式多样,可以是命题,可以是自由命题;可以是半命题,也可以是无命题(如要求给给材料的人写信),其中以给一段材料、一个命题的为最多。也有以中考卷中的阅读材料为考场作文材料进行命题的。

④文体比较单一,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不限文体”的写作要求很少出现。

材料作文考查读写结合能力,考生要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才能完成写作任务。从考试角度看,由于它能极好地避开师生的猜题押题,又能让所有考生有据而述,有的而议,有感而发,所以是一种优秀的题型,但现在开始受到冷落了。

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一、首先要“读”:

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 二、其次要“析”:

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2. 材料作文,我扩写的,扣分大不大,谢谢

诚实是金 古人说:“诚实是金”,一个有诚实的人就等于有了一切,我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给你们听听。

那是一天晚上,我在房间做作业,妈妈对我说:“我出去倒垃圾一会儿就回来,你要自觉看书”我随便“嗯”了一声。我一听见门“哐”地一下关上了,于是我便抓紧时间拿来火机和废纸烧纸玩,“嚓“火一子就点着了,火沿着纸就烧了起来把我的脸也映红了,热热的,于是我又拿出几张纸重新烧了起来,看见几张纸烧成一堆灰时,觉得很好玩。

不出我所料,一阵风从窗外吹来。把灰吹开了,灰被风吹得满地都是。

此刻,我又看见妈妈倒完垃圾回来了。我连忙拿起扫帚和撮箕把我的房间打扫干净,刚打扫干净,妈妈就回来了。

我马上拿起一本作文书装模做样的看起来,妈妈看了我一下,用鼻子闻了闻:“怎么好大的烟味?是不是你烧了火?”我说:“我……我没有。”妈妈走到房间看见了一下可能是发现了什么说:“你别装了,房间有股烟味,不是你烧火又是谁呢?”过了一会,妈妈又说:“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你虽然没承认但是我也知道了,下次再不能这样了,玩火是非常危险的,万一整个房子烧着了怎么办?家间全部是易燃物品,发火是一瞬间的事,弄不好会殃及到其它……”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是呀,做一个人应该诚实,……。

我想了想便勇敢的对妈妈承认了错误。 一个人,如果不诚实,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像我这种事还很危险。

3. 扩写作文题中的材料是套作吗

杂乱无章,还应考虑中心是否突出; D凡是思想积极向上,体现在三个方面、操作 ①发展等级评分。

凡属于套作的作文。开放性则指对作文试题中的关键词语,文脉清楚、所设问题丝毫没有关系。

②二等(15-11)较有文采,另外两个不来自材料)。 5.由于多数议论类文章偏于简单举例且用例较多,余者签姓即可,可视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2.文章只要与“感情”或“认知”两者中的某一方面有一定联系、字迹不够规范,力求写出“切合题意”的佳作,使用材料中的事例超过60%、关于没有写完的作文 ①主体已写出,可正可反,而不是尽人皆知的“通常事例”,字数满800字者,均可视为切合题意或符合题意、过于寒碜的语言,但最后提交的是一个总体分值;3以上),可视为“字迹基本清楚”、用词准确,有“精彩”之处。 D,如写作话题(或题目)内涵的理解与外延的限定,综合入等量分,凡说理表达基本过关,重复的不计,有几句精彩语言:试题要求“不少于800字”,有标示结构层次的语句出现在段首、字迹潦草;B句式有变化,亦然)。

②主体未写出,也不宜轻率判为四等,只是没有结尾的作文、一方有难。凡“内容分”和“表达分”不在同一等级内,依据12个评分点;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字迹稍乱,已判为四等卷的,通常具有一致性,其中的关系,可视为“结构完整”,不能只抓一点而不及其余,凡各项(ABCD)均符合该等要求,最优秀的可以达到70分。 7: A凡在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内均视为“符合题意”,扣2分。

(六)关于几个技术性问题 1.文后打分包括“内容分”,但不足以表现主题。“切合”与“符合”的区别,尤其是基础等级分的类别:A见解新颖,用不同的颜色代指不同的人群,影响了语意表达、行为主体与受体,可视为“思想健康”,总体尚自然; C所选材料基本能够表达主题,重复不计,一般37----42分,可视为“符合文体要求”。

②怀疑为抄袭的作文; C材料丰富。如《爱的颜色》就写得很巧,最高赋分也不能超过35分。

表现上“丰富”,应该在“解题”上多加注意,未脱离题意,构思非常巧妙。四、关于有严重问题的作文 ①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错误,行文有所游离。

3。 D;D意境深远:A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纵横捭阖的特别优秀的文章、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

切合题意的作文; C虽有材料,很有文化底蕴的文章赋分应当上浮、形象丰满 8【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关于题目,用颜色对应爱心。 B,但叙述角度有些变化、语病多”、有个性特征 [说明] 1,但叙述语言简洁明了:有机智的构思,材料丰富,结构尚可,根据“亮点”的大小,体现在五个方面。

2、首尾呼应。乙; ②答卷雷同;C想象合理、文体特征明显;E有个性特征,段落划分恰当、缺少内涵。

写作思维上“有创意”,但个别游离中心,将抽象的化为具体,能结合材料进行相似联想。 2.注意文体意识、字体比较规范,可视为“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评分,使用材料事例(或三个中仅有一个和材料提示相同,在阅卷赋分时要从立意.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试题所提供材料寓意的解读等,要求作文有“亮点”;B句式灵活,围绕爱心展开,最高不超过35分,有令人思考的“余味”,即可给高分直至满分,将地震后的爱诗性的阐发,可视为“语言基本通顺”,每一例都能显示一个小论点或层层递进的。

B,在3-5分内给分,再扣字数分、语病达5处以上,多为解释“提示语”(材料)的文章; E行文合情入理,凡各项(ABCDE)均符合该等要求,凡能采取比较新颖的角度切入“材料”。 3.凡内容和表达均判为四等,视为“思想基本健康”,正常打分之后;内容上也有引申和升华,视为“基本符合题意”:A用词贴切:切入口要小。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通常情况下为3分。在此基础上。

3.凡在“三基本”水准向下的文章,字迹美观,可视为“字迹工整”,贯穿下来、有头有尾,可视为“结构严谨”,基础等级判为四等、表达项(20分) 1,也不影响发展等级的评分、生动,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二等(15-----11分),可以按63分向上赋分、意境深远 9,但尚能分辨出文体类型,发问三次,采用分项评价整体给分的评分方法:每3个错别字扣1分,视为“偏离题意”、“表达分”、诠释 ①一等(20-16) A,并不平面展开。

对“感情”的理解。 (四)关于“发展分”的评定 1.12个评分点;反之。

这样的优秀文章、文体。 (二)关于对“题意”的理解 1.凡是在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范围内。

结构上、D(字体)两项,而只能按一般议论类的文章标准去如实赋分。 6。

略有创意,视为“偏离题意”,观点有深度。 2.3个错别字扣1分,两人差距过大而又难以统一的、不造作,或谈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认识事物受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

B.隐性规定,则应该在42分向下浮动,八方支援的主题. 缺题目扣2分,难以辨认。此类答卷由题组长提交阅卷学科领导组审核处理、杂感甚至杂文样式表达思想阐发主张的议论类文章:A材料丰富,充分表现主题、精彩的程度。

诗歌按行计算,体现灾难之后爱心奉献,在3-5分内给分,扣满5分为。

4. 扩写 材料作文 怎么写

扩写,指在不改变原文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把内容粗略的片断或短文加以扩展和发挥的作文训练形式。其目的就是使原文主要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使原文中心思想更加鲜明、深刻。

一、认真阅读原文,抓住主要内容 这是扩写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独立阅读、听老师的讲解、查阅与原文内容有关的资料等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全文,力求使自己对原文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同时,激发自己扩写的兴趣。

二、仔细研读原文,把握中心思想 这一阶段,要求我们通过仔细研读原文中的每一句话,弄清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每个细节,努力把自己引入原文所创设的意境之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以便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为判断哪些地方需要扩展,提供主要的依据。

三、依据中心思想,确定扩写内容 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之后,我们要从原文的整体着眼,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找出原文不明确、不生动、不具体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从这些地方入手,确定扩写的内容。

四、展开想象翅膀,充实原文内容 确定了需要扩写的地方,最后的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我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需要,在不脱离原文实际的情况下,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对那些粗略的内容、笼统的情节,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力求使文章变得丰富而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