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诗人”冻死在街头,临死写一首绝命诗,让很多人惭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这里说的“气”,可以理解为做人的原则,心中的志气!人生数十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总有辉煌的时候,也有窘迫的日子。不管是在什么境遇之下,若是能守住本心,不失绅士风度,才能称得上堂堂正正的君子!

现代人在逆境的时候经常说:再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也许在老百姓的心中,每日为生活所迫,为三餐发愁的乞讨之人,已经算是人生的最底层了。但是人穷未必志穷,清代就出现过一位不一样的乞丐,在街头冻饿而死,而他在临死前写了一首“绝命诗”,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才子佳人,或是高高在上的士大夫阶层,看了此诗无不动容,心生羞愧,自叹不如!那么,这位乞丐诗人到底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嘉庆年间,深冬时节,阵阵寒风在街头呼啸而过,人们都躲在家里取暖,不敢出门。而这时,一位衣衫破旧的老人,顶着冰冷刺骨的寒风,一步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他是一个挑粪工,干着又臭又累的活儿,只为能吃口饱饭。走着走着,他发现路边蜷缩着一个人,看穿着应该是个乞丐,老人皱了皱眉,上前去摸了一把,耸了耸鼻子,又无奈的叹了口气。这已经是他看到的第十几个冻饿而死的乞丐了。老人心生不忍,又没有能力去帮这些苦命人处理后事,只好去报官,让官家来收尸。

官差们很快就跟着老人找到了冻死的乞丐,动作熟练地在乞丐身上翻找了一遍,并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物件或信息,突然,一个官差在乞丐的贴身衣物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还写了几行字。后来县官看了之后,不停地称赞:好诗,奇人啊!原来这纸上写的是一首七言诗,文笔非凡,构思精妙,颇有内涵,可见其一身傲骨。附图中便是这首著名的“乞丐绝命诗”。

按理说沦为乞丐的,若非遭受过重大变故的,多是穷苦百姓,很少有识文断字之人。这位乞丐能写出如此精妙的好诗,可见落魄前定是一位才气过人的大才子,或许出身于书香之家,不知道是经历了什么样的意外磨难,才沦为衣食不保的乞丐。从诗中得知,即使他惨遭变故,沦为乞丐,颠沛流离,却没有失去心中的志气,做人的傲骨,不愿食嗟来之食,不肯为斗米折腰,可以说他是活得有志气,死得有骨气,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

如此有才有德的奇人,却受冻饿而死,一县之长也深感遗憾,他不仅找人将其安葬,还为乞丐立了碑,因为猜测此人是从永嘉一路流浪到此地,又不知他的名字,就在碑上刻了“永嘉诗丐”,或许,他真的算是古今乞丐中,最有才华的一个了。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猜得出,这个乞丐诗人并非平庸之辈,虽出身寒门,却也心怀壮志,即使在最底层挣扎,也没有失去为人处世的原则,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甚至能够想象出,他在饥寒交迫即将支撑不住的时候,还能写出此等奇诗,可见其始终能坚持本心,丢了性命,却没有失了骨气!他的遭遇、才气和傲骨,足以让无数士大夫羞愧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