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与信仰

87年人 一无所有 职业生涯都是最基层经历 当过兵 现在报了个室内设计的培训班但是有段时间没去上课了 感觉心理状态很差 什么都不想干 感觉什么都没太大的意义 以前比较单纯 人生观 价值观被现实社会颠覆,现在不知道信奉什么 以至于没有完整的价值观 道德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了 有时候感觉为了钱什么可以干 有时又希望是个单纯善良的人...希望有同龄人 或者过来人讲述下自己的感悟

我来帮你分析一下吧,其实你不是什么都不想干,而是自己迷惘,不知道干什么好。现在社会选择性太多,从那么多行业中选择一份工作是很纠结的。一般刚走入社会都会有这样的状态,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自己真的就要过这种生活一辈子吗?很多疑问,很多烦恼,缺失了那种单纯的快乐。你现在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每个人都会有,人生总是起伏不定的,你要相信,你这种状态很快就会过去,痛苦迷惘烦恼不是恒久的。
首先你现在不用去纠结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没有意义,人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张白纸画画的过程,要画成什么样子,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等你老了,回忆起来,就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了。
俗话说40而不惑,就是这个道理。到了四十岁,人生的大致方向已经确定,不再徘徊在十字路口,人心也定了,所以,也不会像青年时期那么迷惘纠结。
关于信仰,我想说,人没有一成不变的信仰,信仰只是我们的工具,在需要的时候,我们拿来用,在不需要的时候,我们需要放下。所有的信念,价值观,都是为了我们自己服务的,不要因为这种东西将自己人生限制住了。信仰可以随时改变,就像人心也会随时变动一样。
你现在主要的问题不是人生意义和信仰,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去考虑这种问题?只有生活空虚的人才会去考虑这种问题,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被各种事情所填满,一直在无聊与空虚中徘徊,所以才会不断地向哲学前进。但哲学始终是为人服务的,研究哲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你要去做,去学,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如果连自己的兴趣是什么都不知道,或者丧失了意志,我建议你先去旅游,去骑行,都可以,先把精神状态调整过来,再慢慢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更多的时候,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对你人生产生积极作用的,那都是一份经验,一份感悟。
无论你想做什么,不要犹豫,不要权衡利弊,只要去做,让事实说话,只要去做,你总会有收获。思考是不能给你解决任何实际意义,只有行动,才行。少想多做,这是我送你的四个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31
孙中山先生: 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
学习佛法可以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念,依法修行能使我们培养健康的心态。所以说,学佛是为我们的幸福人生服务的。
现代人心理问题很多,这些心理问题怎样才能解决?有些人求助于心理医生,但心理医生的治疗只能起到一种疏导和缓解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能灭除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今天这个问题得到了疏导,得到了暂时的解决,明天又会继续制造新的问题,心理并不能得到彻底的康复。
  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什么?是无始以来伴随着我们的无明,和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健康因素:如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佛法入手,通过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
学佛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但我们学佛学什么?什么是佛?向佛学习什么?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觉者 ,《华严经》 云: “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 。” 这就是佛。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讲: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一切。行止圆满无缺。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学这个,学做一个明白人,不作糊涂人。
自觉觉他首先是要自觉,了解自心。我们会有人说:难道我还不知道自己吗?事实上正是这样。我们大部分的人并不了解自己,不熟悉自己。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如何运转,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老,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死。这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无法回答清楚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语言逻辑是怎么产生的。不了解为什么有的事情想记记不起来,有的想忘忘不掉。不懂得人活在世,该如何做、如何行,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这是很多哲学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甚至于有人为此而发疯。是任何心理学家也不能彻底搞明白的问题。他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如何运作,为什么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梦、有幻。有自我,有恐惧,有爱情。这一切的问题无人能够回答。除了一个,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然而世尊并不是简单的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帮助我们了解答案。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能够用语言传达的。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中讲唯心识观。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什么方法呢?第一步就是对自己的行动、语言、思维切实详细地观察。随时随地、没有间断地观察。经典中讲“ 随身语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如何产生。我们要自觉,就要深刻、没有遗漏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彻底问题的根源,拔除病根才能痊愈、才能幸福。
这样的了解最初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实也是前面所提问题的初步答案。那就是“ 知唯是心 ”知道这一切无不是源于自己的心。这个心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不仅是我们痛苦的源头,更是我们脱离痛苦、成就幸福,得到无上快乐、清静、喜乐的钥匙。
知唯是心是我们实践唯心识观第一步要达到的目的。平素里我们少有反省,对自己毫无了解,内心的举动、言语思考都是顺流而下,受人摆布。又如同一只猿猴跃上跳下。没有一刻停闲。我们就跟随着心的变迁而展现出喜怒哀乐种种姿态。但是我们全然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会痛苦?悲伤?为什么难过流泪。我们会找这个原因那个原因,社会不公、制度不平、运气不好、他人的恶劣、自己的卑微。但是从这些方面我们却无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被制造出很多种,社会制度的完善,法制健全,科学发展。而这一切却连一次简单的心情沮丧都无能为力。
修行唯心识观第一步的效果就是让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切一切的根源到底在什么地方 ? 《占察善恶业报经》 讲“ 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这是一个必须我们自己实践的答案,不是听了就算的,要体认才行。
我们学佛的目标,各不相同,想往生也好,证果也好,想世间的福报也好,乃至于其他的愿望、希望。无不要从这个心做起。抓住这个心,就会品尝佛法的乐趣。不会苦闷迷惑。虽然我们很多人学佛后也经常把‘一切唯心’、‘随缘自在’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经过实际的修行,只能是嘴上富贵而已。
【转 唯心识观(五)-知唯是心】
第2个回答  2011-10-31
  《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是用生存长短来衡量的,更不是用自己拥有多少的金钱、地位、权力来衡量的…生命的意义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大小来衡量的…
  我们每个人的信仰,都存在我们的个人意识当中,每个人都有信仰的,不管他或她有什么样的信仰,哪怕就是相信金钱是万能的,都是我们生活当中能够体验的到的…是现实的,不是虚幻和不可触及的…不是狂想和不现实的想法…
  和不同信仰的人聊天,我发觉有好的人,都是排除异己和贬低别人的信仰,认为不相信自己信仰的人都是愚蠢或者是有罪的人…没有必要非得强迫别人,非要和你的信仰一致的,这个观点很可怕的,也是不理智的看法,说大一点的话就是迷信!!!
  《真确的信仰》我认为只要是这个信仰,是教育人积极的向上,做善事不去做坏事,遵守自然规律和社会的发展法则及社会的道德标准,而且是指导人们净化自己的心灵及如何正确的面对人生的…都是好的信仰和教化…这样的信仰都是好的信仰…不要去相互的排斥甚至敌视…哈哈哈…信仰自由的吗?哈哈哈…列如:吃苹果和吃梨及任何食物对人都是有好处的一样…
  所有的人信仰无非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的,就是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和谐、和平、恩爱没有痛苦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罢了,可是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人,都是有很大的贪欲,这种贪欲让众生痛苦得活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的不缠绕在我们的身边…
  如何让人们能够幸福和快乐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如何摆脱心灵的痛苦和阴影,从而走潇洒的面对生活呢?这就是要使我们有一个真确的理想和信念,也就是所谓的信仰!!!只有正确的指导方向,我们才能够走上真确的道路…但是光靠有正确的信仰是不够的,是要我们用实际的行动来证明的…!!!
  这正如同人的两个脚走路是一样的… 缺一不可的…我们面对事物,要用理智、真确、客观、平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从而更好的处理我们生活当中的所有问题,使得我们能够幸福、快乐、和谐、潇洒的生活在这个世上…微笑着面对这个世界万物…哈哈哈, 这是可以做到的,但绝对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第3个回答  2011-10-31
现在人所受到的教育和社会上所接触的环境除了功利可以说善的一面很难看到了,而且人们大多迷信科学,对于宗教教育普遍不信或者排斥,当然这也是由于这一两百年来,宗教从原始的社会教育的实质逐渐被人们以形式来代替了,宗教人士所做所行被人唾弃,因此宗教也随之被人误解造成的。一个人生所从来、死所去向、在世间干什么等问题,这一直一来都是人们想要了解的,所以要了解就必须从宗教的经典中去观察、寻找,去挖出实质,回归教育的本质才能了解。而佛教教给人们要从自己的内心去观察、去改变、去求得,告诉人们事实与道理,以讲经说法为手段,以信、解、行、证为步骤,以戒、定、慧为三学,以让人们亲自证得圆满的智慧、德能、神通、相好,永离痛苦,与自然的性德完全融合。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科学论证与实验与佛经上所说的相应。所以,科学家、哲学家们相信佛法,相信佛法是科学、是哲学,相信佛法的本质是教人离苦得乐、回归自然的教育,与人的自性本心相应。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回归自性,因此佛法的目标是要人人都回归自性本心,人人都成佛,所以才要提升自己的性德以自渡渡他,才要普度众生。希望楼主能看看《认识佛教》这边书,以对佛法有个正确的认识,信不信完全在自己的因缘。
第4个回答  2011-10-31
78年人给你点建议,从偶数十年的经历来看,信仰要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而不是从外部。
什么最能让你拥有一个颗平静而喜乐的心?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你身处何境遇,总有什么东西能让你瞬时拥有平静,不仅如此还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就是信仰了,绝不仅仅是安慰,更是指导和智慧的更新,它能给你力量。但信仰不是为了满足你,适应你而存在的,它是一条道路,选择它的人也享受它的内涵及会拥有真实的经历。
我是基督徒,可以讲从小我就不断经历神的同在,那样的经历及带来的意义是旁人无法明白和理解的,只有同样是基督徒,并也真正经历神的人才能理解。那么这样对我来说的“人生的意义和信仰”,就有深刻的感受。
因为有信仰,所以我不仅仅从事这个世界的各种事务,也花很多的时间去寻找神,通过祷告和读经,因为神应许我们只要我们寻找就必能寻见,而他的应许是真实的。
话再说回来,信仰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改变我的心态和处事方式,当处于困难和艰辛的处境,我当然会焦虑和迷茫,甚至脾气上涨,但绝不会对我影响太多,我更多便是拥有一颗非常平静的内心,并且当以祷告来到神的面前,那种安慰和喜乐是实实在在的。它改变的我的得失观,也使我明白什么是快乐的源泉(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呵呵)。
信仰不仅带来心灵的安宁,更也要对你有正面的激励,永远不失去希望。
另外。。。午饭时间到,偶吃饭去了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