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实际上已经具备做皇帝的实力,为何迟迟不敢称帝?他到底担心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三国中,曹魏势力最大,虽然可以称帝,但曹操一生以汉臣自居,最高被封为魏王。与其说曹操不敢称帝不如说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在众人劝他称帝时,他说了一句话:“若天命在我吾,吾为周文王。”
了解商周历史的人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就是把“称帝”的任务交给“武王”儿子吧。做出“不称帝”的战略选择是在他分析了“内忧外患”以后做出的,下面我们就逐个来分析他所考虑的“内忧”和“外患”。
曹操的“内忧”主要有三个:首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自己政治崛起的最大战略优势,诸葛亮《隆中对》中指的“天时”,曹操可以用汉帝之名来讨伐任意一个割据势力而不用承担“出师无名”的风险,曹操的一生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而统一了北方。如果曹操称帝,他不仅会丧失这个政治优势还会在史书丹青上落一个“夺权篡位”的骂名,“君君臣臣”的思想在曹操的内心仍然是个最大的障碍,即使后来曹丕称帝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来取得政权并善待汉献帝;其次,曹操饱读史书,以史为鉴。“春秋五霸”当时的实力都可以取西周王室而代之,但没有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都借西周王室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实力;“战国七雄”中也只有秦国经过几代人的积累统一了其他六国而取东周而代之;在三国当代,袁术以为得了传国玉玺而称帝,定都寿春,国号仲家,在位不到两年就被群起而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曹魏领导集团中以荀攸、程昱等代表的士族至始至终以汉臣身份追随曹操,他们接受不了曹操称帝。
由于魏国地理位置的原因,魏国与吴国、蜀国相比面临的外患更多,西北方向有匈奴、鲜卑和蒙古,东北有高丽,西南有蜀国,东南有吴国;而吴国只面对魏国与蜀国,蜀国只面对魏国、吴国和南蛮。但曹操所面临最大的“外患”还是“吴蜀联盟”,据史料记载,当时最能代表国家实力的三个统计指标是人口、州郡与兵力;曹魏政权这几个指标大约等于吴蜀两国之和,加上吴蜀两国都有“天堑”为屏障,魏国并不能迅速消灭吴蜀,这也是曹操不急于称帝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3
保不住
第2个回答  2022-06-03
保不住
第3个回答  2022-06-02
不知道啊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