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暗黑历史”,为什么要关司马迁禁闭?

如题所述

公元前99年被汉武帝误以为将军李陵投降匈奴,盛怒之下将李陵全家处死。太史令司马迁为了宽慰皇帝,也是为了救李陵家人的姓名,就说李陵有可能是诈降,将来有机会还会回来的。结果汉武帝勃然大怒,将司马迁下狱,并定下了“腐刑”,也就是宫刑。

一般人认为,“腐刑”是对臣子冒犯皇帝的特殊处罚,但是这里面存在诸多的疑点。

首先,汉朝早在文帝在位时期就废除了摧残人身体的肉刑,所谓肉刑是古代诸多酷刑的总称,比如割鼻子、砍手脚等,在汉文帝时期,临淄人淳于意犯罪,将处以肉刑,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上书汉文帝,称父亲如果受了肉刑重者身死,那么肉刑和死刑无异,就算是勉强苟活,也是个废人,形同行尸走肉,自己愿意入宫为奴婢,替父受过。汉文帝看到缇萦的上书后大为感动,很快下令废除肉刑。“腐刑”作为肉刑的一种,没有理由因为司马迁而恢复。

其次,对于言语冒犯皇帝的,处罚手段是很多的,如挞刑,就是打板子,流放,贬职等等,汉武帝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不可能对这些刑罚都不知道,而且“腐刑”确实定罪过重,后世的人都对此愤愤不平,还一度成为汉武帝暴虐的罪证。司马光还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过”。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对司马迁严肃处理,还是最阴损的宫刑呢?小编从史书里翻到一些蛛丝马迹。

原来,在西汉之前,官员的职务都是世袭的,包括史官也是如此。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就说了:司马氏世典周史。历史传统造就历史影响力,比如中国传统的家长制,哪怕到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一个家族里依然存在家长制的残余。所以,司马迁家族很有可能从周朝到汉朝一直都是史官,已经形成了强大势力,这股势力是汉武帝必须重视的。

史官看似既没有武力,也没有朝中的影响力,但是他掌握了对前人的评价权,史学家只要稍微动动笔,一个人后世的评价、地位可就不同了。汉武帝对此还是非常忌惮的,他是一代雄主,肯定不希望后代对他的作为有所微词,但对史官他又掌控不了,所以必须在活着的时候,给史官一些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皇权的力量。

再者,和后世的史官不同,在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帝王将相是无权看史书的,因为这关系到史书的严谨性,否则帝王将相只要看了史书一定想修改,那历史就不客观了。比如春秋时期,齐国有个权臣崔杼弑君,史官记载“某年某月,崔杼弑其君”,崔杼一怒之下把史官杀了,而史官是世袭的,又传给了他弟弟,他弟弟继续写“某年某月,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杀了他弟弟,接着史官又一个弟弟继承史官,继续写“某年某月,崔杼弑其君”,最终崔杼也无可奈何。

所以综合上面的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汉武帝把司马迁处以宫刑,实际上是要一举铲除史官的世袭制度,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意思是我让你断子绝孙,看你怎么世袭。

后来果然如汉武帝所料,后世的史官都是朝廷任命的,自然要听皇帝的话,所以越往后期,史书越不客观,经常是抹黑前朝,美化本朝,皇帝的目的达到了,可我们再也看不到一个客观公正的历史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