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形容感情说明什么?

如题所述

“本来就没有真正的爱情,又怎么会无法释怀呢?”“我本来就将这段感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又如何会心烦呢?(或又何必重新提起呢?)”如果是分手的一方对另一方说的,就表示态度已经决绝了,没有再联系的必要的意思。

菩提偈

唐代: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

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用佛教这么高深的理论用在情感上,有浊神圣之嫌啊!
我感觉分手时候这么说可能表达的意思是
“本来就没有真正的爱情,又怎么会无法释怀呢?”
“我本来就将这段感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又如何会心烦呢?(或又何必重新提起呢?)”
如果是分手的一方对另一方说的,就表示态度已经决绝了,没有再联系的必要的意思。
个人猜想,不知真假,望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用佛教这么高深的理论用在情感上,有浊神圣之嫌啊!
我感觉分手时候这么说可能表达的意思是
“本来就没有真正的爱情,又怎么会无法释怀呢?”
“我本来就将这段感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又如何会心烦呢?(或又何必重新提起呢?)”
如果是分手的一方对另一方说的,就表示态度已经决绝了,没有再联系的必要的意思.
个人猜想,不知真假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典故来源: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第3个回答  2011-10-30
可意会,很难言传啊,大概是说没有就没有,有就是有,不用多疑,不过我想你的境界没那么高,我也没,我还是比较经常念,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两句还是比较现实的追问

曾经很相爱的两个人分手了,然后有个人说了这句话

第4个回答  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