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资料

如题所述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泰戈尔,R,(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 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 《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 (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 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 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老在世时孟加拉还是印度的   一个省(所以登辉先生称自己是日本人也是有根据的嘛)。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   写的。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   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 Gardener(园丁集)    Jitanjali(吉檀枷利)Crescent Moon(新月集)   Fruit-gathering(采果集) Stray Bird(飞鸟集)   Lover‘sGift and Crossing(爱者之赠与歧路)。   而用孟加拉文写的则还有许多。如:Sandhva Sangit;Sishn   ;Probhat Sangit; Kahini; Kanika; 。。。   等等许多。 而英文诗只是选了其中的一小部而已。 例如<飞鸟集>就大部来自   Kanika。    泰戈尔的诗早在“五·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最初是陈独秀的四   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    <新月集>。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此后各种翻译,介绍,   和评述泰戈尔的作品不断出现,尤其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前后。自从    <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   <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   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
  飞鸟集
  《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共收录诗325首,初版于1916年完成。其中一部分由诗人译自自己的孟加拉文格言诗集《碎玉集》(1899),另外一部分则是诗人1916年造访日本时的即兴英文诗作。诗人在日本居留三月有余,不断有淑女求其题写扇面或纪念册。考虑到这一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诗何以大多只有一两行。诗人曾经盛赞日本俳句的简洁,他的《飞鸟集》显然受到了这种诗体的影响。因此,深刻的智慧和简短的篇幅为其鲜明特色。美籍华人学者周策纵先生认为,这些小诗“真像海滩上晶莹的鹅卵石,每一颗自有一个天地。它们是零碎的、短小的;但却是丰富的、深刻的”,可谓言之有理。
  园丁集
  园丁集是泰戈尔的另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生命之歌”,它更多地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诗人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在回味青春心灵的悸动时,无疑又与自己的青春保有一定距离,并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思考,使这部恋歌不时地闪烁出哲理的光彩。阅读这些诗篇,如同漫步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里,一股挡不住的清新与芬芳,仿佛看到一个亮丽而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纯净、美好,使人与不知不觉中体味爱与青春的味道。
  新月集
  《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将自己的灵魂穿织于诗章词篇里,使诗句充满了灵性的芬芳。阅读这些诗篇,能陶冶性情,净化人格,美化心灵。
  游思集
  《游思集》里面得所有诗文都是作者兴致而作,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大部分没有标题 。现列举一首:   对于你,我犹如黑夜,小花朵儿.   我能给你的只是掩藏在夜色里的安宁和不眠的静谧.   清晨,当你睁开眼睛,我将把你留给一个蜜蜂嗡鸣,鸟儿啁啾的世界.   我送给你的最后礼物,将是一滴落入你青春深处的泪珠,它将使你的微笑更加甜美;当白天的欢腾残酷无情之时,它将化作薄雾,隐去你的娇容.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作者的另外一部诗集<<奈维德雅>>才具奉献之意.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泰戈尔获诺贝尔奖的作品英译诗集《吉檀迦利》,是1912-1913年间,泰戈尔本人用英文 从孟加拉语诗作《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选择部分诗作而成。《吉檀迦利》的孟加拉语诗作是韵律诗,而翻译成英文之后变成自由诗。
  采果集
  泰戈尔在该书中阐述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进化论、宗教观点、哲学思想和艺术观,表达了他的志向抱负,抒发了他的喜怒哀乐。现实主义作品则对诚实淳朴的下层贫民表示真诚同情,表现崇高的人道主义的精神,歌颂坚守信仰不怕牺牲的精神,反映在新思想影响下印度妇女的觉醒。
  爱者之贻
  泰戈尔的一生十全十美;他年纪很轻时写了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他会整天坐在花园里;从25岁左右到35岁光景,他心中怀着极大的哀伤,写下了我们的语言中最美丽的爱情诗。   ——叶芝   许多批评家都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和善的。在现在的许多诗人中,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更是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正相爱。他为读者所构筑的,是一个洋溢着欢乐、倾心於爱的光明世界。《爱者之贻》中的诗句似乎是一盏盏明亮的灯,不知让多少失意者感到一丝温暖和感动。
  编辑本段诗选
  渡口
  《渡口》诗选   在我必须离去的那天,太阳从云堆里钻出来。   蓝天凝视着大地——上帝创造的奇境。   我的心是忧伤,因为它不知那召唤来自何方。   和风送来的细语可是来自我离去的世界?那里含泪的歌声融进了一片欢快的静寂。   或许和风送来的竟是那小岛的气息?它在遥远的大海里,躺在夏日奇花异草的温馨的怀抱里。   集市散了,暮色中,人们踏上了归途。   我坐在路边,望着你荡着小舟,   横过幽暗的水面,斜阳闪耀在你的风帆上;   我看见舵旁伫立着你静默无声的身影,突然间,我看见你那双凝视着我的眼睛;   我不再歌唱,我大声呼唤你,渡我过河。   风起了,我的诗歌的小船要启航,   舵手啊,把稳了舵。   我的小船渴望得到自由,要随着风浪的韵律起舞。   白昼过去了,现在是夜晚。   岸上的朋友们已经离去。   解缆起锚吧,我们要在星光下扬帆。   在我离别之际,风萧萧低声歌唱。   舵手呵,掌稳了舵。
  摩诃摩耶
  《摩诃摩耶》节选:   摩诃摩耶原来就有一个沉静的性格,而现在面幕里的那份沉静显得加倍令人难以忍受。她好像是生活在一幅死亡的幕后面
  随想集
  《随想集》节选:   云使(一)   相会的第一天竹笛奏了什么曲?   她吹奏道:”我那位远方的人,来到了我的身边.”   竹笛还唱述道:”要说保留,我在保留着无法保留的东西;要说获得,我可以获得被抛弃的一切.’’   那么,后来竹笛为什么在白天不吹奏乐曲了?   因为有一半含义被我忘却.我只记得她在我的身边,可是没有想到她远在千里.爱情的一半是相会,这我见过,但爱情的另一半却是分离,这却是我没有 见过的.再也看不到那遥远的永不满足的幽会;近在咫尺的屏障已经树起.   两个人之间,横亘着无限的天宇;在那里一片寂寞,在那里没有话语.只有用笛声去填补那巨大的寂寞.如果没有辽阔天宇的掣隙,竹笛就不会奏起乐曲.   横在我们之间的那块天宇跨入了黑暗,在那里充满每天的劳作,话语,充满每天的恐惧,贫穷,忧虑..
  再次集
  《再次集》   祖父:德瓦尔伽纳塔,生于1794年。机灵、勇敢、潇洒、富有天才,一个商业“王子”,奢侈豪华。   父亲:代温德拉纳特,生于一八一七年,简朴纯洁,在社会上被称为“大仙”。哲学家,社会改革者。   母亲:夏勒达黛维,具有忍耐等优秀品质和擅长操持家务的人,使别人成为伟大人物而自己只留下半丝印记。   大哥:德维琼德拉纳特,大学者、诗人、音乐家、哲学家和数学家,长诗《梦游》能与斯宾塞的《仙后》妣美,被称为孟加拉的不朽著作。创造了孟加拉速记体,最早把钢琴引入孟加拉音乐。他诗歌创作里的独特而勇敢的实验,在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心灵发展上烙下了深刻的印痕。   二哥:萨特因德拉纳特,梵文学家,最早把马拉提虔诚诗介绍给孟加拉读者,在罗宾德拉纳特发展上所烙下的影响是深刻、细致和永的。他的妻子是第一个打破印度妇女传统生活方式的人,女儿英迪拉·戴维是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音乐创作的权威评论家。   三哥:海明德拉纳特,早逝,是教育罗宾德拉纳特用祖国语言的人。   四哥:巴楞德拉纳特,早逝,孟加拉文坛上赢得了不可磨灭地位的作家。   五哥:乔迪楞德拉纳特,那个时代最有天才的人,一位富有激情的音乐家、诗人、剧作家和艺术家,在罗宾德拉纳特的理智和诗才上,留下了影响。   大姐:苏达米妮,罗宾德拉纳特的抚养人。   五姐:斯瓦尔纳库马莉,富有才干的音乐家和女作家,孟加拉第一位女长篇小说家。   其他姐姐:希楞默依·黛维作为社会服务者而闻名于世。   萨勒拉·黛维女作家、音乐家、民族独立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编辑本段高寿秘诀
  综述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称为印度的“诗圣”,享年80 岁。泰戈尔的长寿之道精华之处,在于他从印度的佛学中领悟了寻求内心平静的崇高境界,在哀乐与悲喜之情感冲击中,能动用他超人的平衡力,使精神状态经常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泰戈尔善于把养生与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人留下了保健强身的宝贵经验。
  排遣法
  医学心理学家认为,悲哀也是一种能量,会造成精神的崩溃。长久的悲哀,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起严重的摧毁作用,易使人发生溃疡病、冠心病,甚至是癌症。所以,要学会排遣悲哀。泰戈尔排遣悲哀的重要方法是写诗,用诗寄托哀思,消除这种破坏性能量。
  超脱法
  泰戈尔是这样地对待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的,他指出:“生命的悲剧猛烈地震撼着我们的感情,但生命从整体上看是极其乐观的。悲剧只是生命的欢乐赖以表现自己韵律的一部分。”诗人由于对什么都看得开,因此,能够摆脱生活压在他心头的重荷,在猝然来临的打击面前泰然自若。
  编辑本段中国结
  泰戈尔1924访华于北京所摄
  泰戈尔一贯强调中印两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必要性。   1881年,他写了《死亡的贸易》一文,谴责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 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1916年,他在日本发表谈话,抨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动。   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乡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   1924年,他访问中国,回国发表了《在中国的谈话》。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他屡次发表公开信、谈话和诗篇,斥责日本帝国主义,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1956年,周恩来总理回忆时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第一人,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繁星》和《春水》。她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几十年来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译本和评介著作为数很多。1961年为纪念他的百岁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尔作品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7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中文名: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外文名: Rabindranath Tagore
国籍: 印度
出生地: 印度 加尔各答
出生日期: 1861年5月7日
逝世日期: 1941年8月7日
职业: 作家,诗人
代表作品: 《吉檀迦利》,《戈拉》
主要成就: 诺贝尔文学奖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的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学识涉猎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老在逝世前孟加拉还是印度的一个省。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 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 Gardener(园丁集)Jitanjali(吉檀枷利)Crescent Moon(新月集) Fruit-gathering(采果集) Stray Bird(飞鸟集)Lover‘sGift and Crossing(爱者之赠与歧路)。而用孟加拉文写的则还有许多。如:Sandhva Sangit;Sishn ;Probhat;Sangit; Kahini; Kanika 等等许多。 而英文诗只是选了其中的一小部而已.例如《飞鸟集》就大部来自 Kanika。泰戈尔的诗早在“五·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最初是陈独秀的四 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新月集》。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作有剧本《春之循环》《邮局》《红夹竹桃》。此后各种翻译,介绍, 和评述泰戈尔的作品不断出现,尤其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前后。自从《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做歌曲《人们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诗作:《野花》(1875)《林花》(叙事诗)《诗人的故事》(1913)诗集:《暮歌集》《晨歌集》《帕努辛赫诗抄》(1884)《画与歌集》(1884)《刚与柔集》(1886)《心声集》《金帆船集》《缤纷集》《吉德拉星集》《收获集》《尘埃集》《幻想集》《刹那集》《瞬息集》《微思集》《故事诗集》(1900)《叙事诗集》《祭品集》(1901)《回忆》《怀念集》《儿童集》《渡口集》(1906)《吉檀迦利》(1910)《献歌集》《献祭集》《歌之花环集》《妙曲集》《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园丁集》《童年的湿婆集》(1922)《普尔比集》(1925)《随感集》(1926)《穆胡亚集》(1929)《森林之声集》(1931)《通俗读物集》(1931)《总结集》(1932)《再次集》(1932)《五彩集》(1933) 《最后的星期天集》(1935)《小径集》(1935)《黑牛集》(1936)《叶盘集》(1936)《错位集》(1937)《儿歌之画集》(1937)《边沿集》(1937)《晚祭集》(1938)《戏谑集》(1939)《天灯集》(1939)《新生集》(1940)《唢呐集》(1940)   《病榻集》(1940)   《康复集》(1941)   《生辰集》(1941)   《儿歌集》(1941)   《最后的作品集》(1941)
第2个回答  2012-06-17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中文名: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外文名: Rabindranath Tagore
国籍: 印度
出生地: 印度 加尔各答
出生日期: 1861年5月7日
逝世日期: 1941年8月7日
职业: 作家,诗人
代表作品: 《吉檀迦利》,《戈拉》
主要成就: 诺贝尔文学奖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的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学识涉猎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老在逝世前孟加拉还是印度的一个省。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 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 Gardener(园丁集)Jitanjali(吉檀枷利)Crescent Moon(新月集) Fruit-gathering(采果集) Stray Bird(飞鸟集)Lover‘sGift and Crossing(爱者之赠与歧路)。而用孟加拉文写的则还有许多。如:Sandhva Sangit;Sishn ;Probhat;Sangit; Kahini; Kanika 等等许多。 而英文诗只是选了其中的一小部而已.例如《飞鸟集》就大部来自 Kanika。泰戈尔的诗早在“五·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最初是陈独秀的四 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新月集》。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作有剧本《春之循环》《邮局》《红夹竹桃》。此后各种翻译,介绍, 和评述泰戈尔的作品不断出现,尤其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前后。自从《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做歌曲《人们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诗作:《野花》(1875)《林花》(叙事诗)《诗人的故事》(1913)诗集:《暮歌集》《晨歌集》《帕努辛赫诗抄》(1884)《画与歌集》(1884)《刚与柔集》(1886)《心声集》《金帆船集》《缤纷集》《吉德拉星集》《收获集》《尘埃集》《幻想集》《刹那集》《瞬息集》《微思集》《故事诗集》(1900)《叙事诗集》《祭品集》(1901)《回忆》《怀念集》《儿童集》《渡口集》(1906)《吉檀迦利》(1910)《献歌集》《献祭集》《歌之花环集》《妙曲集》《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园丁集》《童年的湿婆集》(1922)《普尔比集》(1925)《随感集》(1926)《穆胡亚集》(1929)《森林之声集》(1931)《通俗读物集》(1931)《总结集》(1932)《再次集》(1932)《五彩集》(1933) 《最后的星期天集》(1935)《小径集》(1935)《黑牛集》(1936)《叶盘集》(1936)《错位集》(1937)《儿歌之画集》(1937)《边沿集》(1937)《晚祭集》(1938)《戏谑集》(1939)《天灯集》(1939)《新生集》(1940)《唢呐集》(1940)   《病榻集》(1940)   《康复集》(1941)   《生辰集》(1941)   《儿歌集》(1941)   《最后的作品集》(1941)
第3个回答  2012-04-05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的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学识涉猎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泰戈尔
[1]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老在逝世前孟加拉还是印度的一个省。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   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集用英文出版的大致有: Gardener(园丁集)Jitanjali(吉檀枷利)Crescent Moon(新月集) Fruit-gathering(采果集) Stray Bird(飞鸟集)Lover‘sGift and Crossing(爱者之赠与歧路)。   而用孟加拉文写的则还有许多。如:Sandhva Sangit;Sishn ;Probhat;Sangit; Kahini; Kanika 等等许多。 而英文诗只是选了其中的一小部而已.例如《飞鸟集》就大部来自 Kanika。    泰戈尔的诗早在“五·四”之前就零零星星地被译成中文。最初是陈独秀的四 首五言古体译文《赞歌》选自《吉檀枷利》。之后是刘半农的白话译文四首选自《新月集》。而第一部中文诗集则是西蒂译的《飞鸟集》。作有剧本《春之循环》《邮局》《红夹竹桃》。此后各种翻译,介绍, 和评述泰戈尔的作品不断出现,尤其是在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前后。自从《飞鸟集》出版之后,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做歌曲《人们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第4个回答  2011-10-31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259.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