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关于陶渊明隐世的内容

如题所述

陶渊明是东晋陶侃的曾孙,陶侃虽然曾为大司马,但他出身寒门,不是士族,所以他一死,子孙就没落了。所谓的“隐世”,我理解为:那些有才能的人,卸下所有的光环,隐藏在普通的人群当中,过普通人的生活,是一个人主动的选择。严格的说,陶渊明不是隐世,是不得已。因为他是被动的。被动的泯然于众人之中。
  东晋是士族的天下,是皇帝都要向士族妥协的时代。作为寒门出身的他,在当时是没有出头之日的。而作为三公的后人,他有他的骄傲,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向那些没有学识的人低头。这就是他悲剧的根源。他也曾谋求出仕,但是现实让他不得不低头。
  有一本小说叫<<上品寒士>>,写的就是那个时代士族和寒门间的事情,如果有空,读一读,你会对那个时代有个清晰的认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30
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