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鬼谷子的四大弟子皆不得善终?

如题所述

 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 ,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他精通百家学问, 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 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鬼谷先生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等500多位精英!

  鬼谷子共有四大弟子,皆为鼎鼎大名的兵家人物:孙膑、庞涓、张仪、苏秦。鬼谷子一次只收两名弟子,分纵横两派,一横一纵相互对抗。

    孙膑  

孙膑,出身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与庞涓是同窗,因受到庞涓的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到齐国,被齐王封为军事,辅助齐国打败庞涓,取得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也称作《齐孙子》。

据说在庞涓出山后,鬼谷子便把绝学传于孙膑,还预测孙膑日后有一劫,让其改名孙膑,之前是叫孙宾。

2.庞涓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在鬼谷子门下,后急于出山(孙膑三日后也出山)在王错的举荐下得到魏王的赏识,曾率部横行天下,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差点将赵国灭国,桂陵之战后收复河西失地。此人智勇双全,爱兵如子,深受魏王的喜爱,不过肚量不行,同窗孙膑曾经遭受到他的迫害,最终孙膑逃到齐国。

 

而后庞涓败于孙膑之手。他的人生奠定了魏国的盛衰,死于马陵。他的死亡为魏国霸权敲响了丧钟。

3.张仪

  张仪,魏国安邑人,魏国贵族后人,战国时期的外交家,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之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以横坡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因此被封为武信君。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秦武王即位,武王素与张仪有隙。武王元年(前310年),张仪离开秦国,前往魏国,是年五月卒于魏。历史记载是病死的。

4.苏秦

  苏秦,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期的外交家,谋略家。苏秦与张仪同为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了赵国后提出了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身兼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国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如果鬼谷子的四大弟子皆不得善终的死因归结一下的话,似乎就是他们与鬼谷子的联系。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鬼谷子其人,他如此出名,又有这样的弟子,自然属万众瞩目型偶像。可是,人一旦出了名,与外界的关系就变得微妙了,不是被人崇拜,那就势必受人嫉妒。

这样说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想一想,鬼谷子如此厉害,为何各史料都无记载?相反,有关他的一切,似乎都是传说,包括他的后代,他的家世。至于他长什么样子,为何有如此才干,又为何世人只知其名不见其人……这一系列问题其实都说明一件事:鬼谷子虽生于世,但不受世所容。

谷子在各史料里是没有的人物,他始终只能是个神秘的传奇偶像,其他的就靠人口相传。其实就苏秦、张仪一类的人物,是不是师从鬼谷子也无所证据。这就更为一些心存疑问之人留足了话柄:鬼谷子根本就是个传说,而他的弟子就更无从说起了。

而明朝大臣宋濂就说过:“大抵其书皆捭阖、钩钳、揣摩之术……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到。”

看看,这就是宋濂对鬼谷子之术的评价,他认为鬼谷子所教的不过是小夫蛇鼠之术,用的人都会变坏。这是不是一种忌妒?或者是一种诋毁?但如此一来,我们似乎就明白了,作为鬼谷子的弟子,那学了这种小术,自然后果不得善终了。

虽说这种说法有点不靠谱,但可以想象,鬼谷子如此强大,他的弟子焉能不知自己的命运走向?只不过身在江湖,万事不由己罢了。所以,不管是什么命运,他们只有迎难而上的份儿。

在鬼谷子的四个徒弟的较量中,庞涓输给了孙膑,而孙膑输给了苏秦,苏秦最后输给了张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人太过出名了,也就失去某些普通的自由了。鬼谷子最后只有其名不见其人如此,他的弟子们个个死法异于常人也是如此。当然,生于战乱之时代,有时候这种死法也很正常,毕竟出来混江湖的,谁不知道早晚要还这个道理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1

首先来讲述一下,鬼谷子有哪四大弟子,和他们最终的结局

啥是善终

1、百度”善终“。善终三解。一是善始善终,二是办好丧礼,三是畸形逝世亡,不逝世于刑戮或许不测的灾害。接洽答题的标题,显然题主说的是第三个:不逝世于刑戮或许不测的灾害。

2、善终,是年纪笔法之下的、中国史乘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儒家衡量人物成功掉败的标准。最典范的有二。善终的典范范蠡,不得善终的典范商鞅。

四大弟子和结局

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最为人们所知)

一、:兵学,孙膑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山东族谱可查),是中国的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是的后代。主要成就:《孙膑兵法》。

辅佐齐国大将两次击败,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庞涓死后,孙膑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史记》中记载:“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很多人认为孙膑这是隐居了起来,著书立说,但其实我们细想就知道不太可能,孙膑有如此才能,名声大显,为何会隐居了?即便他想要隐居,齐国国君是否会让他去隐居,万一去了别国帮助别国攻打齐国怎么办?所以,孙膑很可能并没有隐居,而是被杀了。

要知道,马陵之战后,田忌和齐国的相国邹忌之间的矛盾扩大化,邹忌派人诬陷田忌,使得田忌不得不逃到了楚国,直到齐宣王登基之后才又回到齐国,很可能田忌逃亡楚国的这段时间内,孙膑在齐国被处死了。

二、庞涓:战国初期魏国名将

庞涓,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与同拜于隐士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

前342年,魏国进攻,次年齐救韩,采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中伏大败,涓智穷,大叹“遂叫”,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史称马陵之战。

三、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名仪,魏国安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更是连横的创始人,跟着鬼谷子学习谋略,下山之后就开始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游说诸侯与秦国联合,形成连横之势。

为此,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列国间游走,为的就是为秦国带来利益,自然也是为了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张仪做的最著名的事情大约就是将楚怀王玩弄于股掌之中。

先是许下巨大的利益,逼着楚怀王和齐国断了结盟,然后又打着生病的幌子堂而皇之用六里地羞辱了楚怀王,但即便如此,后来楚怀王得到张仪之后,再次被张仪给忽悠了,还是联合楚怀王身边的宠臣和宠妃忽悠的,最终张仪心满意足地回到了秦国。

当时的秦惠文王非常信任张仪,让张仪做了相国,而张仪也为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东方诸国几乎都和秦国结成了同盟关系。

但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却并不怎么喜欢张仪,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张仪预感到自己在秦国的日子不会好过,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自请到魏国去,然后等齐国攻打魏国的时候,秦国就可以趁机攻打韩国,跨过三川,直逼洛邑,很快就能成就大业。

秦武王觉得有道理,然后就大张旗鼓地送张仪到了魏国,张仪再通过楚国说服齐国不要进攻魏国,免得让秦国占了便宜,就这样,张仪在魏国有了短暂的安全,甚至还成为相国,不过,他在魏国呆了一年就去世了。

虽然《史记》中并没有写张仪的死因,但不难猜出他并未善终,要知道张仪擅长的是连横,离开了秦国这个舞台,他在别的地方很难发挥作用,而且他之前为了实现自己连横的理想,也曾数次坑魏国,等魏国反应过来,自然不可能善待张仪,自然,他的死就不可能是老死和病死那么简单了。

四、苏秦

苏秦,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 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为何鬼谷子的四大弟子皆不得善终?

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太有才能,在战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一度左右战国局势,在一定程度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因此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当他们失去作用的时候,就是他们死亡的时候。

假如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描述的话,那就是:身居高位风必摧之,这些弟子之所以遭到了摧残,是因为他们站的地位太高了。

第2个回答  2021-01-11

既然题主说到了鬼谷子的四大弟子不得善终,我们就得举出几个例子来看看鬼谷子的所有弟子是怎样倒霉的以及怎样落魄的。

按理来说商鞅非常的不错,也非常的优秀,商鞅变法,尽管动了秦国绝大多数人的奶酪,但是让秦国短时间之内强大起来了。

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富有成效的,绝大多数变法都会失败,比如光绪皇帝的变法,比如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第一你没有强有力的手段,第二变法必然会触及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这部分人会反扑,会拼尽全力不让你变法。

但是商鞅变法成功了,不得不说是个另类,变法成功的所以很开心,怀顾四周天下已经难逢敌手,不久之后就死掉了。

是不是感情线突兀的比较厉害?为什么呢?因为商鞅变法得罪了太多的人,而得罪了这些人,他根本没有办法应对。

倒霉的白起

白起是谁呢?我不说大家都能够知道对不对,在攻克赵国行军作战的时候坑杀了赵国40万的士兵。

如果说那一战让白起一战成名的话,那么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所有战争,就会发现白起起到的作用,其他人永远无法代替。

因为根据不完全数据记录,白起一共屠戮了多少人呢?我们没有办法作出具体数据,但是可以用一个比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战死的所有将士,所有的士兵当中有一半是和白起有关的。

这么一想白起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的人肉屠场,而白起不但杀降兵,不但杀将军,简单来讲,凡是与秦国不同心的,凡是与秦国不同路的,该杀都杀光了。

可就这样的一个人物,最终竟然被逼到了自杀的状态。

倒霉的吕不韦

吕不韦按理来说是最倒霉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曾经通过年轻的时候一次政治投机,眨眼之间变成了整个秦国的丞相。

而且吕不韦当的丞相跟其他人当的丞相截然不同,吕不韦当丞相的时候,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任何人敢威胁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曾经是皇帝的父亲的救命恩人。

但是没有想到吕不韦在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同时,引来了皇帝的妒忌,也顺带着把自己也折腾死了。

鬼谷子的绝学

我们不得不承认鬼谷子非常优秀,眨眼之间能够培育出500个弟子来,而且他所培育出来的这些弟子绝大多数都成为了那个年代的顶尖人才。

但是大家也发现了,绝大多数顶尖人才都没有得到善终,比如白起,比如商鞅,比如吕不韦,这些人最终都没有落到个好下场。

原因很简单,因为鬼谷子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鬼谷子的战略体系就是丛林法则,:你强你有理,你弱你无理。如何把强变弱,如何把弱变强,中间所参与到的屠戮,血腥镇压等等手段全都是鬼谷子教授给弟子的。

换句话来说,我们来看看商鞅:商鞅变法剥削了绝大多数贵族的利益,白起残酷的杀戮了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人,至于吕不韦更是权倾天下,几乎除了皇帝之外,他谁都不看在眼里。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逆推一下,正是因为鬼谷子知道的东西太多,正是因为鬼谷子交给自己的弟子的东西太多,让这些弟子们全都身居高位,这些弟子身居高位就会生成一个体系,就会形成一个脉络。而这个脉络是以不让他人崛起,占据他人生存空间,作为最终结果。

如果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描述的话,那就是:身居高位风必摧之,这些弟子之所以受到了摧残,是因为他们站的位置太高了。

第3个回答  2021-01-01

鬼谷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非常神秘,身兼多职的教育家,他的座下子弟虽然没有孔子那么多,但是他的每一个弟子,在各国之间都是名声显赫的人物。不管是效命于魏国的庞涓,还是为齐国开拓新局面的孙膑,还有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各国联合,使得秦国统一晚好几年的苏秦,甚至是一生都为秦国效力,专门和自己师兄对着干,破坏各国之间盟约的张仪。




这些人虽然在当政期间,享受了荣华富贵和无上权力,有些人甚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这些人无一例外,没有将这份荣耀和富贵维持太久。有的人甚至在战场和朝堂之上,遭遇冤屈甚至是横死的命运。这些情况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出现在了鬼谷子的学生身上,让人感觉非常玄学。






但是历史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也不可能在这其中有鬼神之说。所以鬼谷子这些曾经声名成就的学生,他们在获得无上权力之后,得到了辉煌的上半场,却输掉了下半场。在这其中必然是因为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的结局。






因为过于优秀,不得不同室操戈

庞涓和孙膑,以及苏秦和张仪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两对师兄弟。庞涓和孙膑虽然在当时并没有竞争关系,但是庞涓的妒忌之心,已经让他丧失了理智。趁着自己有权力的机会,在魏国对孙膑下黑手。直接把孙膑整成了残疾人,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孙膑的内心是痛苦的,也是愤怒的。于是他抓住机会跑到了齐国,借助齐国的力量报复了庞涓,让他万箭穿心而死。






而苏秦和张仪两人本来是好友,但是为了各自的理想和利益,两人开始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两人开始见招拆招,你来我往。使得合纵、连横这两大奇谋成为战国后期,秦国与六国之间斗争的主要指导思想。但是这也使得他们两人结仇,不再是好兄弟。

被卷入政治斗争当中,没有好的结局实属正常

鬼谷子的这些学生绝大多数积极从政,希望凭借功劳博得封妻荫子的好结局。然而参与政治斗争的人,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这是古往今来的一条金律。不管是涉及继承人问题,还是朝堂之上的斗争,根本没有双赢这一说法。但鬼谷子的这些学生志向远大,想要从政,必然会全力参与。






这种参与程度会导致他们深陷各种无法控制的危机当中,等到想办法解决的时候已经太晚。比如苏秦居然和燕易王的母亲私通,简直没见过这么会找死的。张仪因为欺骗楚怀王,把自己在其他六国发展的路全部堵死,最终在秦国失宠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才能,在其他六国效力。而孙膑则是因为田忌被邹忌陷害被迫逃亡楚国,他也没有了立足之处,只能自己隐退。虽然性命无忧,但是及政治前程已经完全丧尽。








结语:鬼谷子的这些学生都是身怀大才之人,不管是哪一个都能在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对这些国家有根本性的改变。然而他们却无法永久性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尴尬的现状实在是对他们所负大才的一种无声的嘲讽和浪费。

第4个回答  2020-12-21

在春秋战国的“九流十家”之中,鬼谷子所开创的“纵横家”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相传鬼谷子这位世外高人尽管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手下的4位弟子却都成为了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甚至可以说左右了战国的战争局势,这4位弟子分别就是孙膑、庞涓、苏秦和张仪,但是如果我们研究过他们的命运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不得善终,那么纵横家为何如此难混呢?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鬼谷子的这4位高徒讲起。

首先我们来说孙膑,作为鬼谷子门徒之中兵法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命运却十分不幸,因为他的才能受到了同门师兄庞涓的嫉妒。当初,孙膑和庞涓一起在魏国,孙膑的才能要远远高于庞涓,于是庞涓就设下陷阱,将孙膑的膝盖骨挖掉,使得孙膑后半生只能和轮椅相伴。后来,孙膑受尽磨难逃到了齐国,相继指挥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将庞涓打得落花流水,并且逼迫庞涓在马陵之战中自杀,虽然说也算是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但是很快,孙膑也遭到了齐王的猜忌,只能辞官归隐,最后郁郁而终。

而他的师兄庞涓就更是一个悲剧了。虽然他的能力不如孙膑,但是如果他能够在魏国老老实实发展的话,他未来的前途也不会比孙膑差。然而可惜的是,愤怒和妒忌的火焰彻底烧毁了他的理智,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他都被那个失去了双腿的孙膑狠狠戏弄了一番,最后在马陵之战失败后拔剑自刎,临死前还愤愤不平地说道:“遂成竖子之名!”

而鬼谷子的两位擅长“合纵连横”的说客苏秦和张横,他们的下场也是令人唏嘘。苏秦是“合纵”战略的支持者,主张其余六国联合起来一起攻打秦国,甚至还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但是后来,苏秦在齐国做间谍的时候遭到了齐国士大夫的憎恨,被刺客暗杀,临死之前,苏秦让齐王把自己的尸体车裂,这样才能够找到杀害自己的凶手。齐王按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抓住了杀害刺客的凶手。

而支持“连横”战略的张仪也不好过。作为苏秦的死对头,张仪前往游说各国,将苏秦的六国联盟全部瓦解,秦国在秦惠文王的治理之下逐渐强大起来。然而秦惠文王去世之后,秦武王即位,他和张仪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其他诸侯国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也纷纷背叛连横战略。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张仪劝说秦武王将自己送到魏国当宰相,充当引诱齐国军队的诱饵。结果张仪担任宰相不到一年,就在失意之中去世。综上所述,纵横家所擅长的是阴谋诡计,比起刺客来说更是一个不能失败的行业,一旦他们失势,就会遭到身败名裂的下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