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乙肝,能照看孩子吗,孩子9个月

如题所述

老人携带乙肝,还能照看小孩吗?
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家里的老人成了照看小孩的主力。许多老人承担了小孩日常饮食起居中的大部分工作,避免不了的是两者之间的亲密接触。
乙肝做为一种高携带率的传染病,在老年人群中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如果家里老人有乙肝,还能帮忙照看小孩吗,小孩会不会传染上乙肝?这是许多年轻父母常常担忧的问题。
今天,湖南医聊邀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张涛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
5岁以下的儿童是乙肝感染慢性化的高危人群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 引起的肝脏疾病。 如果6个月内HBV清除,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再感染HBV;若HBV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则进展为慢性乙肝。
HBV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 新生儿、婴幼儿由于其免疫脏器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功能相对低下,若感染了HBV病毒难以将其清除,相对于5岁以上人群更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
据流行病学统计: 在新生儿、婴幼儿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 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 所以,新生儿、婴幼儿确实需要重点预防乙肝感染。
小孩必须与乙肝携带者完全隔离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弄清楚乙肝是如何传播的。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一般不传染,现代科学已证实,乙肝主要经血、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经血感染:常见于共用注射针头不安全注射、输注感染了HBV的血液制品等;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儿出生期,大多是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特别说明了: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虽然清楚了乙肝不通过日常生活传播,但还是有些朋友会说,如果老人不小心出鼻血,恰巧小孩子有个小伤口......
怎么办啊?我承认这个朋友不是杞人忧天,但是朋友你忘记了,小朋友们一出生就要做的一件事——接种乙肝疫苗!
要知道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感染阻断率超90%。目前,接种乙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办法。
我国自2005年6月1日起免费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统计资料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保护性抗体(抗一HBs)在95%以上,即使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阻断率仍高达87.8%。如果小孩已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并产生了抗体,基本能阻断乙肝的感染。
2006年的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一般人群乙肝携带率高达7.18%;但随着免费乙肝疫苗接种的推广,到2014年,在我国1~4岁、5~14岁人群中乙肝携带率已分别降至为0.32%、0.94%。
以上说明了乙肝疫苗在阻断乙肝中的重要意义。小孩接种乙肝疫苗后,需检查血清中抗HBs含量,当抗-HBs<10mIU/ml时,可以增加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
注射乙肝疫苗就没事了吗?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如果老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患者,还是需要注意一些卫生及生活习惯。
1、不要把食物嚼烂后再喂给小孩吃;
2、将内衣分开洗晒,毛巾、牙刷等洗漱用品尽量分开用;
3、指甲剪、剃须刀及易造成出血的器具不要共用,并放到孩子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3
肝病患者不宜多食用的是罐头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方便面和香肠。罐头食物中的防腐剂、食物色素等会加重肝脏代谢及解毒功能的负担。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写,服用类似于拉米夫定等一些抗病毒药物也是必须。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肝炎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