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城轨列车,地铁,轻轨,各自优缺点

简述城轨列车,地铁,轻轨,各自优缺点

目前同时存在轻轨和地铁的混合轨交交通方式的城市不多,主要有武汉重庆等城市。
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
其次,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所以,地铁的常规运能要大于轻轨。
再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车辆,轴重和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轻轨和地铁在造价方面,轻轨通常采用地面高架的方式建立,成本只有隧道地铁的三分之二,且轻轨不太受地形的限制,山地,洼地都可以建设,适合一般的有大型山地和江流的城市。
补充:现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多半用于各城市的新建地铁线路中。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武汉,苏州,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