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风景对联的10个关键词

如题所述

一、空洞无物
. ?~?..?

金山明月亭
月明如昼;
江流有声。
白藏阁:此联还有“月明如画;江流有声”的版本。这里不作考证,只是通过不同版本的对联,解释一下“空洞无物”的道理。所谓空洞无物,就是不管细节,大笔渲染。我们往往说对联要贴切,要让人一看便知写得是什么,甚至无法挪用至他处。但这种贴切过于极端也可能导致乏味——最贴切的风景联就是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这时不妨站高一些、看远一些,遗其形貌、取其精神。回到此联,《对联话》对金山明月亭的地理位置有个介绍:“金山之胜,在俯临扬子江,从水次送睇楼观,皆作飞动之势。”可见地势险要。再来看“月明如画”、“月明如昼”两个上联,前者清新雅致,无疑更适用于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后者则雄峻动人,与《对联话》所述更为贴切。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江声?此时,若以一般意义的“贴切”要求,此联自然不符合。但却不可说此联不贴切,因为此联的贴切,不是拘泥于一草一木,而是一种气势、一种境界、一种格调。见此联之境,仿佛遗世独立,羽化飘飘,岂非对“金山之胜”最好地提炼?如此落笔,自然比一般的所谓贴切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二、鸡毛蒜皮
. ?~?..?

豫园得月楼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白藏阁:得月楼全国没有100座也要有80座,或许取名于“近水楼台先得月”。此联为请朝名臣陶澍的手笔,固然在“得月”方面做了一点小小的文章,但实在也算不得多切。此联的好处就在于细致入微的炼意与炼字。上联的“飞”、下联的“送”,一下子让文字亲切起来,仿佛一幅秀美的图画忽然活了,有了跃动着的灵魂。作者不写得月楼的人文历史,也不写豫园的地理典故,甚至连人物活动、情感寄托似乎也没有,只是以纯写景的手法轻轻一点,一副清脆可口的联作便跃然而出。写联有时未必便要坐实,王国维曾经曰过:“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便是此理。只是这种写法极考验作者功底,若没有对文字意境极强的把控能力,很可能就真的满纸鸡毛蒜皮,沦为单薄卑弱的作品。
三、东拉西扯
. ?~?..?

沧浪亭
百花潭烟水同清,年来画本
重摹,香火因缘,合以少陵
配长史;
万里流风波太险,此处缁尘
可濯,林泉自在,从知招隐
胜游仙。
白藏阁:如果一副联你不知道怎么落笔,“拉人作衬”是个好办法,就是借写其他人来抬高要写的人,比如“颜如宋玉,貌比潘安”一类。放在风景联里,则是找这个地方来过什么名人,然后八卦一番名人在这里的所作所为,从而提高风景的人文韵味。当然,这是比较低级的拉车,上述对联的手法就比较复杂了。此联作者为薛时雨,他看到沧浪亭的题目,先想到了杜甫和百花潭。为何呢?杜甫有一句诗写道:“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又想到了沧浪亭曾经的主人苏舜钦和杜甫一样都字子美,于是便把他们都捏在了一起。上联的大概意思是:百花潭的烟水跟这里是一样一样的,这么好的地方,就应该让杜子美(少陵)和苏子美(长史)一起搞基。下联作者继续发挥想象力,“万里流”出自丑男左思的《咏史》:“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为何想到这句呢?是因为“濯足”二字和“沧浪”二字有关系。《沧浪歌》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于是,下联的大概意思便是:大风大浪就别去闯了,在这沧浪亭一样有可以濯缨濯足的沧浪之水,所以舒舒服服地在这里歇着别到处去得瑟了。你看,作者把不相干的东西都拢在一起,居然还说得有条有理。
四、偷鸡摸狗
. ?~?..?

扬州廿四桥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
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
有人吹到月三更。
白藏阁:有一种联的写法说白了就是抄,说好听了就是提炼与升华。你看,王安石写金陵怀古,就直接抄杜牧:“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不就是“隔江犹唱后庭花”吗?所以到了江峰青,也不肯落后于人,一样也要抄杜牧,抄的自然就是杜牧写扬州的这句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提到廿四桥,自然想到小杜这句,于是,廿四桥、箫声、月影,这就成了捆绑在一起的意象了。当然,抄也要有水平,要在原来的意象上有所生发、有所翻新。这种写法可以让对联更有韵味,更方便借力打力,更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因为这时候,读者已经将其他诗词中的韵味移植到这副对联之中,自然而然地为风景增添了一分人文气息、一分诗情画意。顺便说一句,此联除了下联抄了杜牧,上联恐怕也有抄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嫌疑,虽然王勃这句也是抄人家庾信的。当然了,天下文章一大抄,所以吴恭亨评价江峰青此联曰:“都是寻常字面,一经名手烹调,便若清脆可口。”摆明了就是“看你会抄不会抄”的意思。
五、思考人生
. ?~?..?

镇海楼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
摩星,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
看剑,泪洒英雄。
白藏阁:巴洛特利在足球场上思考人生时被喷成脑残、猪头,但写对联时候思考一下人生却不是什么坏事。吴恭亨便说:“凡流连风景语,最忌无寄托,无注射,兀然空作一摄影器。”一处风景,自有自己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一旦与作者的情感、身世结合在一起,便会发生化学反应。此联作者见到镇海楼岿然耸立,想到中华大地战火纷飞,不由得感怀身世,乃至牵连古今,壮怀激烈。多说一句,此联作者一说是彭玉麟,另一说是彭玉麟的幕僚李棣华代彭玉麟所作。但无论如何,以彭玉麟的身份来写此联,觉得感慨得恰到好处,“目空今古”、“泪洒英雄”也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战火纷飞以及彭玉麟狂澜未挽的悲恸。但若是仅以李棣华身份来写,固然仍是好联,但却不免故作空言、大言,一个穷酸书圣喝高了发牢骚的既视感。当然,“思考人生”不一定都要慷慨激昂、苦大仇深,也不妨冷幽默、小清新,关键就在于要和风景的内涵吻合,和作者人生的阅历吻合。
六、望文生义
. ?~?..?

姑轩
姑射之说无稽,空皆属魔,虽
三千一微尘,亦有世界;
轩农去今未远,理在唯物,必
六十四原质,始成我身。
白藏阁:
此联题目姑轩不知是何方神圣,作者自然也无法下笔。但又不得不写,于是便干脆“望文生义”,上联硬嵌一个“姑”字,下联硬嵌一个“轩”字。此联之妙,在于作者后续文字对于“姑轩”二字的阐释,可谓容纳东西、贯通古今,活生生将一个毫无意义的“姑轩”写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当然,这种嵌名往往无趣得很,生搬硬套、堆垛辞藻,难免牵强附会、言之无物,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又有极强的控场能力,不建议采用。嵌名无趣,便不妨嵌意,将风景名的意思融入联中有时会妙趣横生。比如金安清题“三醉亭”的一联:“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一个酒鬼的形象欲然纸上,又巧妙地暗含了“三醉”的意思,让人忍俊不禁。
七、强词夺理
. ?~?..?

岳阳楼
吕道人太无聊,八百里洞庭,
飞过去、飞过来,一个神仙
谁在眼;
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
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
总关心。
白藏阁:所谓“强词夺理”,就是有话不好好说,有理不好好讲,非要和别人唱对台戏、钻牛角尖。比如岳阳楼,正常的写法自然是搬出杜少陵、范仲淹、吕洞宾几位,或者描绘一下洞庭胜慨,或者抒发一下“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之情。但大家都这么写,也便落入窠臼,让人累觉不爱。有人便写了一句“忧乐是岳阳楼套子;渔樵乃洞庭湖生涯”的对联来讽刺,这联不仅针对岳阳楼,更是针对一切陈词滥调,动辄哭天抹泪,动辄伤春悲秋,动辄愤世嫉俗,动辄淡泊名利,人生真的是这样吗?回到上面李秀峰的这副岳阳楼联,可谓一反常态,硬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正面的说成反面的。吕洞宾提剑携酒吟诗,“朗吟飞过洞庭湖”,何等潇洒?在作者笔下,却成了“无聊”的形象——你一个小神仙,飞来飞去的,有毛病吗?范文正胸怀天下,是文臣典范,也被作者喷成了“多事”之人。需要提醒的是,这种“逆反”心理十足的对联,容易走火入魔,偶尔尝试一番会夺人眼球,用多了也会让人觉得又是一个神经病喷子。
八、堆垛典故
. ?~?..?

岳阳楼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
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
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
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
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
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
意,问谁领会得来。
白藏阁:上面说了强词夺理的岳阳楼联,这里便再说一副大杂烩的岳阳楼联。作者一看便是个老学究,极擅掉书袋的能耐。他写此联之前,一定以岳阳楼为中心,把能查的地理历史典故查了一个遍,把能拉扯到的东西全拉扯在一起。上联先找名人站台,杜少陵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范希文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滕子京则“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三醉岳阳楼”也不必多说。此四人分别是诗人、儒者、官吏、神仙,然而如今全都滚粗不见,如何不让人痛哭流涕?最后这两句还是偷了陈子昂的《幽州台歌》。下联更是像上地理课一般,指着岳阳楼给学生一一讲解,洞庭湖、扬子江、巴陵山、岳州城这些地方都在哪,还把东西南北的方位都标出,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在写岳阳楼。最后两句也依上联例,偷了陶渊明的《饮酒》诗。此联如此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南一块砖北一块瓦,却居然捏合得天衣无缝,仿佛不是作者刻意而为,而是天然就有这一联摆在这里,这东西南北之物全是自己找来的。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九、盛气凌人
. ?~?..?

武汉黄鹤楼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
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
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
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
来迟了青莲。
白藏阁:黄鹤楼最出名的是崔颢的那首七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古人评为纯以气胜。李白见了也不敢题诗,只敢写个“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还不一定是他写的。要在这楼上挂对联,自然也要憋足了气,不然可真是自不量力。陈宝裕这联,上来就把黄鹤楼比作一枝立于天地之间的大笔,这还不算什么,还要放开肚皮,把洞庭云梦都吞将下去,这是何等气魄。下联则一下子追溯到千年以前,至于乘黄鹤飞去的仙人也好,狂得不能再狂的李白也好,在作者眼中都视如无物,这又是何等的霸气侧漏。这联说到底就是一个“气”字,“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这种对联,你明知他在吹牛皮,也不好意思较真,你明知他在扯狼蛋,也不好意思揭穿。
十、又臭又长
. ?~?..?

大观楼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
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
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
元跨革囊,伟绩丰功,费尽移山气力,尽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
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