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孔丘《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予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享年73岁。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孔予的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过极大的作用,至今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内心联系的一条无形纽带。孔子思想的影响早已超出中国和亚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孔子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被公认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我们对待孔子的思想,应该以马列主义理论作指导,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

《论语》,汉代又称《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它也记载了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以及当时人们对孔子的议论。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作者具体是谁,已不可考。东汉郑玄认为是孔子弟子仲弓、子游、子夏等人所撰;唐柳宗元据《论语》中记曾子将死,离孔子去世已数十年,该书应为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宋程颐、朱熹则认为是曾子、有子的门人所记。但不论作者是谁,根据史料分析,《论语》成书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论语》未能幸免,几乎失传。汉代经官府搜集整理,曾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流传,即《古论》、《齐论》和《鲁论》。《古论》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论语》,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写成,为古文本,史称古文《论语》,共有二十一篇。《齐论》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鲁论》为鲁国学者所传,有二十篇。《齐论》和《鲁论》均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成,史称今文《论语》。西汉末年,张禹以《鲁论》为根据,参考《齐论》与《古论》进行考证修订,改编成《张侯论》,并为官府列为官学。东汉时期,郑玄又以《张侯论》为本,参考《古论》和《齐论》再加以改订,即成为今本《论语》。《古论》和《齐论》从此亡佚。

《论语》自问世以来的2000多年中,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取得大量成果,有关著作不胜枚举,对《论语》的注释,远自汉初就已经开始,但早期著作多已亡佚。当前有据可考的不下600余家,成书3000种以上。影响较大比较著名的著作有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宋邢昞的《论语正义》;朱熹的《四书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当代影响较大的作品。此外还有不少著作也有一定的影响,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活泼生动、具体形象、用意深远。有不少语句富含哲理,但又言简意赅,耐入寻味,接近口语,明白易懂,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因此,《论语》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

《论语》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孔子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思想以及孔子的生活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今本《论语》共有二十篇,即《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日》。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有的分作四百九十二章)。每章记一事或几句话。

《论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记述非常广泛,它对教育的作用、对象、目的、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可以作为中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来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4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论语》与《易经》、《老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第2个回答  2017-07-04
孔丘《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26
孔子及其再传弟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