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表现有哪些

如题所述

分工协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代教育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工程,要求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群体内部必须建立起一种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新型道德关系,这样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因此,团结协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必要条件,也是调整教师之间关系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要认真履行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首先应明确团结协作的涵义和道德意义。
一、团结协作的涵义
团结协作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具体化。人才的培养需要集体的智慧和群体的合力。教师在学校里与同事之间、领导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其共同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为无产阶级培养"四有"新人。由此,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中外教育史上普遍关注和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所谓团结协作是指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这个涵义告诉我们,集体是指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人们按一定利益关系组织起来的联合体。教师生活和工作在学校这个集体中,教师与个人集体的关系,犹如一个人的细胞与肌体的关系,每个细胞只有在机体中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因为集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个人只有在集体中,他的智慧和才华才能得以增强和发展,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不能靠一个人的劳动……95%的科学技术都靠集体。……单干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在集体中,大家相互协作,才能产生巨大力量,这样个人的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因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接受和利用前人或他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前提,个人的全面发展,还必须依靠社会集体力量,依靠参加多方面的社会实践,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提高自己,从而获得自由。由此,社会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它要求各行各业的人们做到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在人们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的。要培养好一批人才,既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更需要学校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秩序地进行。任何学校,离开了集体之间和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教育只能是教师集体的事业。集体事业,就要发挥集体优势,注重整体效益,如果一个学校的全体成员,能够目标一致,步伐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前进,就会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反之,一个学校假若四分五裂,帮派林立,各吹各的号,各唱各个的调,就必然是一片混染、乱七八糟,教师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工作,将会造成这个学校的灾难。
二、团结协作的道德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集体是大家志同道合进行创造性合作的团体,在这里,每个教师都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从集体的创造中吸取精神力量,同时也以精神力量去丰富自己的同志。在教师群体中,每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益,可以通过比较、鉴别,分出优劣,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同时,教师也可以吸取别人的长处和经验来丰富和对照检验自己,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在同一个集体中,在同一个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着同一个目标--培育人才的工作。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各司其职,并肩作战的关系,又是一种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形成教师个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形成良好校风,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团结协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许多人从多角度、多侧面而实施全方位立体交叉教育。现代教育担任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任务,这一伟大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不是哪一位教师所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各专业学科教师、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老师和少先队、共青团及各行政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特别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技能,一个教师即便是知识再渊博,他也只能完成其教学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只有全体教师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形成集体的智慧和教育的合力,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接班人和新型劳动者。可见,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如果没有这样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那么所谓正常的教育工作是很难想象的。"教师集体的统一是最有决定性的一件事情。一所学校如果具备了一个志同道合、充满活力的教师集体,那么办好这所学校就有了宝贵的财富和最可靠的根基。
(二)团结协作是教师人格的必备要素
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培育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繁荣学术、弘扬科学、教书育人的神圣而光荣的任务,起着开启发智、哺育人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正是教师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使得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修养成品德高尚、智力和才能优秀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特征。这种完美的人格形象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学生模仿、效法的的楷模和榜样。教师的这种人格是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行素质、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突出的能力素质等构成的。而团结同事、互相协作正是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能力等素质的综合表现。俗话说:"大度集群朋",教师之间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去展开自己的从教活动,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同事关系,才能化艾怨为理解、信任,变文人相轻为文相亲,改心存芥蒂为相互支持。
(三)团结协作是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团结协作不仅有利于教师群体形成合力,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一名教师,仅凭一腔热情来教书育人是不够的,或拥有一个文凭,甚至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缺少教育经验是难以取得成就的。必须加强与同事间的教书和育人的交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提高自己,才能进入优秀教师的行列之中。反之,一个教师如果缺乏谦述诚恳的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态度,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品质,仅靠井底青蛙的视力,单个人去闯、去拼,很难做出成绩,更难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团结协作是形成良好校风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校风是办好学校的精神力量,它能对全校师生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并能长久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如沐春风般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个性品质;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更能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质量。而良好校风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团结协作精神,因为教师集体的风气是构成校风的主体,只有团结协作的教师集体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生集体,才有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这里说的教师集体的风气,其核心是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氛围。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人际关系必然和谐,教师集体的风气必然正,学校的校风也必然好。反之,教师间如果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就会出风头,拉帮派、闹矛盾、闹纠纷、人际关系紧张,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五)团结协作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由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具有突出的向师性特征,大学生们也很尊重、崇拜德才兼备的好教师。教师们具有大度集群朋、团结友爱、协作的优秀品质,使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特别是当前的在校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主体,他们在智力、才能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又存在家庭生活空间与心理空间的狭小,在很大程序上促成他们的"自我专注",使得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及利益关系的能力较差,合作意识不强等。进入学校后,他们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也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
三、教师的团结协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团结协作要掌握以下方式方法:
1、谦虚为怀自知之明。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的教师也有各自特点。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真正做到知已之不足,知人之所长,就会更多地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既有利于搞好团结协作,又能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严以律已,以诚待人 。教师要做到善于与人团结协作,必须严以律已,以诚待人。教师不仅在学生面前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出楷模。在教师群体里,在学校集体中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领域中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为人师表。面对不如意,面对矛盾要以谅解、宽容的态度,多为别人着想,以心换心、换位考虑,笃信一个"诚"字,开诚布公,以诚相见,以诚立身,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诚待人。
3、相互帮助通力合作 。"教师们为了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应该做到相互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提倡同行相亲,同行相助,追求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在集体奋斗的成功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要反对"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和"文人相轻"的错误观念,反对有些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当成私有财产,对其他教师搞资料封锁、搞专题保密、自私保守、固步自封的不良倾向。
4、学习先进共同提高。"教师群体中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是教师的光荣和骄傲,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劳动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做出的成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劳动态度和宝贵的经验,将这些精神财富发扬光大,使之成为集体的共同财富;"学校群体中,还有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年龄的教师,领导、管理和后勤工作人员,教师要做到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大家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这是做好团结协作的重要基础。
四、教师团结协作要牢记以下要求:
1、相互激励公平竞争。教师在做好团结协作规范要求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拿出敢为天下先,争当第一流人才的气魄,敢于竞争,乐于进取,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实现团结协作的要求。否则,你不竞争,别人在竞争,在前进,你又产生了嫉忌之心,怎么能搞好团结协作呢?
2、关心集体忠于职守。良好集体的形成,离不开每个教师的心齐和努力,它就像一盆燃烧的炭火,只有每一块炭都燃烧发热,才能温暖自己,也温暖着别人。反之,大家都不关心集体,为集体出力,这盆炭火就会熄灭,谁也得不到温暖。为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做到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用真情和行动去凝聚这个集体。关心集体,从我做起,每个教师都要用实际行动,忠于职守,为集体作贡献,才能达到团结协作的要求。
3、珍惜情谊利莫当头。这并不是要求教师不要利益,而是要求教师应该正确地对待工作、生活和与同事们交往中的利益问题。作为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与同事的协作交往中,如果仅仅只强调物质利益,开口要钱,闭口言利,事事"利"当头,看不到这个集体当中还有很多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还有很多是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人与人的情谊和每个人做人的人格和尊严。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和社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沟通,方能学会生活。教师的团结协作很重要,要团结领导,要团结同事,更要与自己的学生搞好团结协作,否则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办法开展。凡事斤斤计较,不是高高在上,就是挖空心事捞成绩,还谈什么协作。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块宝石,携起手来,我们就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堡垒。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集体是大家志同道合进行创造性合作的团体,在这里,每个教师都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从集体的创造中吸取精神力量,同时也以精神力量去丰富自己的同志。在教师群体中,每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益,可以通过比较、鉴别,分出优劣,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同时,教师也可以吸取别人的长处和经验来丰富和对照检验自己,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30
在实践中体现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方面? 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克服文人相轻,相互学习配合;尊重同事, 相互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