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2017 年(CPA)考试是怎样一种体验?

如题所述

想来回答一下,纪念我这三年的注会考试。2015年:2015年我报考了会计、税法、经济法。因为自己没有规划好时间,只通过了会计85.5,税法76.5;经济法没过39。

1、会计。我听完了徐经长的中级基础班为自己打基础,听了2014年郭建华的基础班,听了2015年郭建华的基础班。做了轻一、轻二、轻四、经典题解、郭建华习题班、中华东奥所有的网校模考题。当时我复习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我翻开讲义的开头不用往后翻就知道这章的知识点的排列顺序,知道例题都有什么,知道解题思路是怎么样的,在考前一晚上,我翻郭建华的讲义和教材时,感觉没有什么不会的了,晚上10点安心入睡。最后考试一个半小时做完考题,成绩算正常发挥吧。

2、税法。税法我听叶青的课,奚卫华的课作为补充,奚卫华在免抵退这块讲的很好。做了轻二、轻四,王亭喜的习题班还可以但是我考前两天才知道,所以也没怎么看了。考前的模拟题基本就在60上下,最后的成绩也算是考试发挥的比较好。2016年:报考了审计、战略、经济法。最后审计67.5,战略77,经济法72。

3、审计:主听范永亮。还听了孟然的答疑解惑班,金鑫松、张敬富、刘圣妮也听了一些感觉还行吧。审计做了轻一、轻二、轻四,考前模拟题也基本在80左右,范永亮的讲义当时我能直接背出80%的知识点,是我16年花时间最多的一科,奈何去年审计考的太变态,67.5勉强通过。

4、战略:主听杭建平,李宏伟的资料作为补充。我把杭建平的讲义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全部默写了下来,第六章十八项内控及指引,风险管控全部能背诵下来。第七章信息技术也反复看了十遍以上,自觉很稳,考试时20分钟做完了选择题,最后做主观题才发现时间完全不够用,我键盘就一直没停过,真的时间非常紧。

最后25分的综合题把理论东西默写上去之后就是胡乱复制粘贴,最后77通过。

5、经济法:主听中华网校苏苏,郭守杰作为补充。强烈推荐苏苏,逻辑非常清楚,讲义看着舒服,课件是我见过最用心的老师,还有记忆口诀。苏苏唯一的缺点就是更新的有点慢,不过慢工出细活,好东西是值得等待的。

经济法重点是记忆,我没怎么做题,把苏苏的讲义反复看了十五遍以上,买了轻一和轻四都没做完就去考试了,这个成绩也还能接受吧。(黄洁洵的习题班很赞,如果有时间可以做做听听,我当时因为规划得不好没听完。)2017年:今年考了财管,主听闫华红的基础班和习题班,吴相全、贾国军、陈华亭也听了不少,感觉都很不错。看了轻五,做了经典题解、轻一、轻四,中华全真模拟题,自认为考前准备的很好。

然而今年计算量惊人,我们考场不让带科学计算器,把我都整懵了。初步估分是70左右,希望今年能过吧。这三年,我心中只有注会,每天复习到晚上12点之后,没有什么娱乐,没有追剧。我在2016年考后的一天坐在公交车上,安静的看着窗外,突然想到“怎么还不看书还在这里发呆浪费时间,快看书了”,然后顺手把手机点亮准备看审计讲义,才发现我手机上已经没有资料,考完的那天就删完了,突然眼角就在发酸,这一年真的太苦了,我已经潜意识里把考试当做了生活的全部。很多人说中注协考的偏,不按套路出牌。其实想说的是,套路的从来都只有我们自己,中注协从来没说过什么重点,只有把知识全面掌握了才能“稳住,我们能赢”,幻想以压重点来通过考试的基本上都过不了。最后,天道酬勤,希望认真准备的人都能顺利过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0

参加考试记不清楚第一年是哪一年了。每次都会想这次不过就去特么的注会吧,老子没有照样过的滋润。然后第二年消停报名,买书,再一次踏上虐自己的路。真是那句注会虐我千百遍,我待注会如初恋。你要问我为什么坚持下去?我是做会计的,还不能说自己是做财务的。之前有一个领导告诉我,咱们财务要心胸宽广,要有开放的心态。他说你还不是计财部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我知道还很长,会很艰难,这个过程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给感动了。如果真要有一天要去感动自己,那就是把注会拿下那一天吧。女朋友今年最后一科,战略。我看的到她为注会放弃了很多她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做瑜伽,做美食,学插花,学英语等等。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心里有一个注会情节。喜欢做财务的人,会舍不得自己不把这东西做到出类拔萃。因为那么喜欢,怎么会舍得不做到出类拔萃呢?参加2017年注会的体验就是,这个世界播种的季节与收获的季节就是不同的。要成熟,不要急于得到回报。珍惜当下,或许才是我得到的唯一体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