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夸美女的?

如题所述

不同的朝代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要求,恐怕我们最熟悉的古代美女也就是并称为“中国四大美女”的杨玉环、貂蝉、貂蝉、王昭君。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几位处于不同时期的古代美女,到底有何姿色,在历史又是得到怎样的评价?

最明‍‍显的就是唐代,女子以胖为美。唐代时女子的体型越是丰腴,尤其是腿部和胸部,越是会受到男人的追捧和喜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就是体态丰满且面容姣好的代表。她不仅外形符合唐代人的审美需求,而且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是唐代妃子中不可多得的宫廷音乐家、舞蹈家。白居易形容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温泉水滑洗凝脂”,李白在《清平调》则评价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能得到两位大诗人这么高的评价,不仅是杨玉环确实姿色丰艳,还在于她在唐朝宫廷里很高的地位。

再来说一说,有着“闭月之美称的貂蝉。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奇女子,她的身世、死因都让后人颇为不解。当年,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帮助王允完成了美人计、离间计、连环计等计谋。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词形容貂蝉,“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真是好一个狐媚子,貂蝉不仅凭借美色吸引到吕布,还能周旋于各种人物关系。

“昭君出塞”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为她维护了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古人形容王昭君,“面衬桃花白里红,灿烂一笑齿如银,娉娉袅袅凤步摇,冰肌玉理细又匀。”如此的美色,以至于汉元帝第一次见到王昭君的真容时,汉元帝就后悔极了!于是汉元帝立刻派人彻查此事,原来是当时送进宫中的画像出现了问题,把昭君画得满脸青春痘。为此,汉元帝还把画像师毛延寿以欺君之罪斩杀了。

最后一位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春秋时期的美人西施。大诗人李白曾经作诗评价西施的美貌:“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西施的传奇故事也不亚于其他三位美人。在越国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随后西施就成了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扰乱吴宫,来使越国强大。‍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被广泛歌颂的美女?她们有何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3

古人夸美女要比我们现代人高超的多。诗经中曾是这样描述一个美女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卫风硕人里面描写美人的句子。就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肤白貌美的一个大美人。我们不得不称赞古人在用词技巧上的高超。

白居易有一首描写杨贵妃的词,里面有这样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色。”她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杨贵妃的美。她的一个笑容就能够,让后宫佳丽三顿时失去了颜色。

在这里,诗人仅仅是用她的一个笑容就描写出了她的美。诗经里面主要是从美人的肤色来写的。我国古代不乏有许多大美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描写出了古代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这些都是通过侧面,来描写古代的美人。

西施可以让水中的鱼,见到她就沉入水底。王昭君可以让天上的大雁看到她掉下来,貂蝉可以让美好的的月色自惭形秽的躲入乌云,而杨贵妃能够让花都羞涩,古人就是用这样的句子来描写美人。真心佩服。

第2个回答  2018-01-15

       古代人夸奖女性漂亮,没有我们现代花样这么繁多,也没有我们这样大胆直接,通常是比较含蓄,委婉的。一般来说都是那几句,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什么,或者说她的声音向黄鹂一样的清脆,柔夷像柳一样又细又软。其实有些人是不知道的,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赞扬了四大美女的美貌,其中沉鱼指的是西施,落雁指的是王昭君,闭月指的是貂蝉,羞花就是杨贵妃了。他们这是借助四大美女的美貌来赞扬那些美丽的古代女子,说她们和传说的那些人一样漂亮。

       还有说女子美丽的方法就是写诗,一些文人墨客通过写诗写词的方法来表达女子美丽的赞扬和对美丽女子的喜爱。就像是那句“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又或者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等等,他们都是借助美丽的物品或者自然景观来说明女子的美丽动人。

第3个回答  2018-01-14

古人夸美女的语言都是特别优美的,比如我们最熟知的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运用比喻的手法,说一个女人美到什么程度了呢,就连水里的鱼看到她都沉到水底下,天上的大雁见到她都会掉下来,她的美貌就连月亮也要躲起来不敢与她相见,甚至是花儿也会羞愧的低下头,形容的多么生动形象,让人能够真切感受到那种惊世骇俗的美貌一样,可不现在的一句“漂亮”深层次很多。

另外一个描写美女很著名的就是曹植写的洛神赋,他说洛水神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仍然是用一种比喻的手法,将美女的美态用一些事物来比拟,她的体态飘然就像是鸿雁。她的婉约身姿就像是游动的蛟龙,她姿容亮洁就如同秋季绽放的菊花,风华绝代的姿态就像春天的青松那样,让听者能更形象的感知到底美在哪里,美到什么程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