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鉴池一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一鉴池原名东泉池,这是因为建于公元909年的镇海原名望海镇,当时的县城,东起一鉴池,西迄仓河头,南临米行街,北至濠桥,周长不过四百五十丈。池下有井,范阿婆说她曾见过池的南端有一口井,而这也证实了区文管委工作人员的推测。至于有几口井,不得而知,井之所置,估计就是泉眼或暗河,想必这就是为何无论久旱无雨,还是阴雨连绵,池水始终不涨不落的原因。

  有关东泉池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宝庆志》,“郑洙以石筑四旁,其广二十余丈,其长居广之半,其深得长四之一,邑人至尽蒙其利。后淤塞。”《清·乾隆志》记载显示,到了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1644年),一个叫张琦的人负责疏浚和重建,长广均不及宋代。池边原立有一块刻于明嘉靖丙戌年的“一鉴池”石碑,后因风化严重,被区文管会收藏。于是,“一鉴池”的叫法也便流传下来。

  “鉴”通“鉴”,镜子。民间有种说法,在科举制未废除前,现在的中山路上旧有二圣庙、校士馆等建筑,校士馆原称试院,在清代各县所考取合格的生员(即秀才),若要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必须参加会试,试院即是生员会试的场所。生员在会试前,必先到一鉴池中照一照。据说,照出来有监生模样的人必能被录取。

  也有人持不同观点。宋代一丈约为3米,这样推算,当时的水池广约60米,长约30米,深约15米,蓄水可达千吨以上,对于南宋镇海仅有56492人(《宋·宝庆志》记载)来说,这样巨大的蓄水池除了为居民生活提供用水外,也许另有用途。这个用途或许与海舶取水有关,海舶远航,必须备足淡水。而海船装水有个特点,数量多,时间短,挑水的人多,一般水井应付不了,一鉴池与利涉道头相距不远,送水上船极为方便。于是,便有了“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的一个推断。

  还有种说法,一鉴池的一侧,有一条与城河东路平行的弄堂叫东长营弄,该弄南起中山路,北迄鼓楼东路。据传,明初建石城时,城两侧建东、西相称两条长弄,系驻兵营之地。我国第一艘用于护航的“宝顺”轮船,以镇海口为基地,泊于一鉴池以东的洋关道头江面,民国时浙江省水上警察厅的“超武”等13艘舰艇,也曾泊于该江面,船舰所用水,均取自一鉴池。船民前来挑水,更是常事。

  区区池潭说法多!不管何种说法,今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鉴池,早已不复当年的清澈。想起古代很多饮水池旁会立一块禁碑,上刻若有人污染水源,要按家罚分馒头三个云云。立足当今,“一鉴池”的“鉴”不就可以理解为“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4
“鉴”通“鉴”,镜子。民间有种说法,在科举制未废除前,现在的中山路上旧有二圣庙、校士馆等建筑,校士馆原称试院,在清代各县所考取合格的生员(即秀才),若要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必须参加会试,试院即是生员会试的场所。生员在会试前,必先到一鉴池中照一照。据说,照出来有监生模样的人必能被录取。
第2个回答  2011-10-24
一鉴池,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城河东路与中山路交叉口,系旧式三角形蓄水池。原名东泉池,分有两条支流,东面支流为咸水,西面支流为甜水,久旱不涸。池系条石筑砌,设有石质望柱、栏板、汲水台、碑牌。

我只知道这个
第3个回答  2011-10-24
一鉴池原名东泉池,这是因为建于公元909年的镇海原名望海镇,当时的县城,东起一鉴池,西迄仓河头,南临米行街,北至濠桥,周长不过四百五十丈。池下有井,范阿婆说她曾见过池的南端有一口井,而这也证实了区文管委工作人员的推测。至于有几口井,不得而知,井之所置,估计就是泉眼或暗河,想必这就是为何无论久旱无雨,还是阴雨连绵,池水始终不涨不落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11-10-24
石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