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多少列?

如题所述

8月26日,随着X8044次中欧班列(汉堡—武汉)顺利到达武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达到10000列。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近年来,中国铁路总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带一路”建设部署要求,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充分发挥亚欧大陆铁路网络优势,不断提升中欧班列服务质量和运行品质,实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快速增长,有力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经贸往来。

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2017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3673列,同比增长116%,超过2011至2016年前6年开行数量总和。2018年,中欧班列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共开行2490列,同比增长69%。据介绍,目前,中欧班列初步实现重去重回,返程班列稳步增加,2018年上半年返程班列同比增长100%。

列车开行数量快速增长,运输货物品类也日益丰富。中欧班列的开行,不仅有力促进了中欧之间经贸往来,而且极大丰富了沿线各国人民的消费生活。

中欧班列的通关便利化水平也大幅提升。目前,已开行或计划开行中欧班列的24个铁路车站均纳入口岸发展序列,目前已建成满洲里、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郑州等汽车整车指定口岸,二连浩特、满洲里、阿拉山口等粮食指定口岸,重庆、成都等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目前,中欧班列已实现由国内48个城市开行,到达欧洲14个国家、40余个城市。在运行时间上,通过优化国内运输组织、强化境外协调等工作,中欧班列中国国内段运行时间压缩近24小时,宽轨段运行时间最快压缩至135小时。随着国际铁路合作机制的完善,中欧班列品牌效应还将不断扩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6

【镝数之“遍地开花”的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是一种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货运列车,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

2011年3月19日,从中国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集装箱货运班列发车,标志着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新模式——“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从那时开始,1万多趟列车穿行通过西、中、东三条通道,让中国与欧洲的贸易畅通无阻。(来源:中铁集装箱网站)

西部通道,吸引中西部地区与欧洲间的进出口货源;中部通道,吸引华北、华中地区货源;东部通道则主要吸引华东和华南沿海、东北地区的进出口货源。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开行班列数量增长非常迅速。2011年,全年仅17列,然而到了2018年,一年就开行了6300列。截至2018年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已超过10000列。(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

截止2018年底,中国已经有59个城市可以直达欧洲15国。

如今的中欧班列在中国“遍地开花”,不同省份都在陆续探索班列新线路,你的家乡“上车”了吗?到底哪个城市直通欧洲的列车最多?下面小镝用数据带你盘点那些开通中欧班列的中国城市。(来源:官方媒体公开报告)

开行中欧班列的59个城市中,成都、武汉、重庆、西安、郑州这几个中西部城市是发运量和班列数量的5强。

其中成都从2016年至今,开行数量一直位居首位。同时,成都也是运行频次最高、辐射区域最广、运输时效最优的中欧班列城市。 

开行5年半来,成都开行中欧班列数量超过3000列,接近全国总量的1/4。在开行频次上,由最初的每周1列,发展到现在平均每天往返超过3列。从成都抵达波兰罗兹的时间也由最初的15天缩至10天左右。

如今,班列从成都出发,可以直达维也纳、杜伊斯堡、布达佩斯、不来梅哈芬、汉堡等欧洲腹地。(注:不完全统计,来源:官方媒体公开报道)

那这列火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通过一趟趟中欧班列,中国的电子产品、机器设备、家电、日用百货等运达欧洲。法国的红酒,德国的啤酒、厨具,西班牙生鲜、哈萨克斯坦乳制品等等运回中国,进入中国人的千家万户。

这些中国城市与欧洲各国有了从未有过的近邻感觉。(来源:中铁集装箱网站)

不仅是货物的互通,中欧班列的开通还促进了“内陆城市的沿海化”。通过高频率的中欧班列,这些内陆城市拥有了连接海外的便利通道和口岸。内陆城市在国际物流上有了与沿海地区相近的条件。

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这几个城市已基本实现日行一班,比远洋海运更频繁。按固定车次、线路开行也改变了之前有货则开、无货则停的贸易情况。

铁路班列速度上的优势使到欧洲主要城市的运输时间比海运节省一半以上。

因为中欧班列,铁路已经成为欧亚大陆上国际运输的主要方式。

这些列车运来的不仅是“欧洲货”,更是内陆城市的发展机遇。

通过小镝的这些数据,你是不是更加全面的了解中欧班列了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