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教育措施与方法

如题所述

1、对待“问题学生”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真心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摆正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的心态,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找到心理、思想、体力的合理释放点。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些所谓“问题学生”多有一些逆反心理,老师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采取强制措施,那样即使能服的住人,也服不了他们的心,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对抗。

2、对待“问题学生”要有充分的信任、尊重和理解。优等生和所谓“问题学生”有了错误,老师在处理过程中要一视同仁,惩罚合理,不要在态度上和惩罚上有什么不同,面对有错误的优等生不予批评,不了了之,而对“问题学生”却大训特训,狠批一顿,这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千万要不得。要给予“问题学生”更多地尊重信任与理解。

3、对待“问题学生”要给予比普通学生更多的爱。可能一提起“问题学生”,很多老师就爱不起来,这也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多看他们的优点,少看缺点;多鼓励,少批评。给予他们的爱要多一些,用真心、真情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就会使他们改掉恶习,走上正轨。

4、对待“问题学生”要给予一颗宽容的心。“问题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难免会脱离老师思想里的那个“圈”。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老师要宽容一些,不必太苛责,只要他们的做法不出“大圈”,不出“大格”,不必太过限制。

5、对待“问题学生”要坚持做到“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要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要求去做,要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心罚的副作用很大,学生觉得侮辱了他们的人格,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与老师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很巧,我就是大一的新生。而对于问题新生,我也正好有同学处在这一边缘,因此也有一定的了解。

毕竟嘛,高三那么严的时候过来了,一下子在大学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很多学生心里绷着的那根弦突然就松弛了下来。再加上大学活动很多,一些人就变得不爱学习,天天旷课,甚至夜夜通宵。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再加上有些同学抱有过60就好的心态,对学习也不抓紧了。问题新生也就此出现。

而我们要如何处理这样的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加强教育。当然,单单的口头教育还不够,如果能加上更严格的措施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增加奖学金的激励政策。我们导员也要更加负责,可以不定期抽查宿舍啊,对一些学生进行处罚,通报。我想会有效果的。

希望大学生可以珍惜学习机会,加油!
第2个回答  2020-12-16
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纪律的管理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可以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唤起自尊法

这一招对男生尤其适用。我班上有几名男生上课经常迟到,经调查,我认为虽然这几名男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对迟到现象并不在意,但他们平时喜欢以“男子汉”自居。于是我在班会课上,先让全班同学讨论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

然后,我把这几位同学叫到讲台上,让他们在全体同学的面前宣誓:“我以一个男子汉的名义向自己、向全体同学保证,今后好好学习,绝不再无故迟到……”打那以后,不仅这几位同学,就连其他男同学的违纪情况都少了许多。
二、发现优点法

常言道:“气可鼓而不可泄”。有些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味地喝斥、批评。其结果无非是“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批评不如表扬,是这种方法的指导思想。

也就是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如果这一错误不是特别严重,就不去批评,而是让全班同学当着面给他找优点,让他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唤起自尊心,从而自觉地遵守纪律。
三、“另类”鼓励法

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鼓励是非常必要的成分。但是,似乎大多数老师都忽略了这些“身经百战”的孩子们,他们经历过太多家长的“糖衣炮弹”,早过了那个一句“你真棒”就会抿小嘴偷笑的年纪。每当我的学生手懒的时候,我都会说:“嗯,这道题出的好,有难度!成绩好的小明也没做出来……”

尽管每个孩子都有惰性,但这并不阻止他小小的好胜心。相反,太过表面话化的鼓励会让孩子觉得很反感。有一次,我的学生和我说:“老师,吴老师这一节课说了N多个你真棒,就好像我傻似的,那么简单的问题谁答不出来啊……”

鼓励,要恰到好处,让他觉得这句肯定需要争取。有时候,孩子会一节课都紧跟你的思路,就为了你的一句:“这节课还不错啊!”因为不容易得到,所以更具诱惑力。这样的鼓励和肯定才是有效的。
四、“轻松”暗示法

暗示,在每个时期都要有。譬如“另类”鼓励的时候,怎么样能让孩子觉得你的肯定很难得?前期的时候你就要经常有这样的暗示性的语言:“我从不轻易肯定一个人……”“能让点头称赞的学生寥寥无几……”或者间接一点的“可以啊你……”“没看出来啊……”暗示孩子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在一点一点上升。

在“积累和谐”的时候,你也可以暗示他“你已经连续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