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法律有阶级性吗?道德有阶级性吗?

如题所述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阶级性。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在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大量的道德是阶级的道德,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阶级社会不过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经济关系必然制约影响整个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当然包括道德。各阶级由于在生产中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阶级利益必然不同。

这种不同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不同的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差别和对立,从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各个阶级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发,一方面需要把道德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另一方面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为本阶级所特有的道德体系。

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有各自不同的道德。对立的阶级有相互对立的道德,不同的阶级也有不同的道德原则,所以阶级社会中一切道德理论体系都是有阶级性的。

扩展资料:

法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的阶级性。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总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2、法只能属于统治阶级的。法只能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即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3、法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国家政权,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不是统治阶级中个人意志的体现,也不应是统治阶级个别或部分(阶级、阶层)意志的体现。

4、法是统治阶级的基本意志的体现。不是全部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要靠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去体现、去贯彻。法不可能包罗万象。它只规定和调整有关统治阶级基本利益的和社会基本制度和主要的社会关系。

5、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的决定,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统治阶级所代表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关于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法律和道德当然都有阶级性.法律和道德都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法律和道德肯定具有阶级性.这就好比说,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和资产阶级的道德观能一致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10
法律是上层建筑的一种,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像美国英法等国的法律就具有资本主义剥削性质,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并不为底层人民服务。而道德不具有阶级性,不属于政治和法律的范畴,像盖茨,他虽然是个超级大资本家,但他也做了很多慈善事业。
第3个回答  2008-10-10
法律和道德都是具有阶级性的,不管在哪个国家。
第4个回答  2008-10-10
法律没有阶级性,道德也没有阶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