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轼的豪放词

5首够了
+注解
+翻译
+赏析

苏轼词作赏析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人物苏轼,不仅在文、诗方面开拓与创新,而且在词作方面,亦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词”之先风。苏轼一改有词以来的传统,摈香软、柔婉之情调,将诗中豪迈、阳刚之气,融于词中。豪放词一出,其开阔之胸怀,昂扬之雄姿,震惊了词坛。苏词的基本风格是,以诗入词,题材宽阔;以律句填词,不拘音律,主张返朴归真,回归唐人最初制词时“只分平仄,不问四声”的原则。因此,大大地拓宽了词路。下面我们欣赏他的古今传唱的豪放词《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乃苏轼被谪黄州时,游赤壁而作。其实,黄州赤壁非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之赤壁,但因名同,而引发苏轼对八百多年前的赤壁之战,大发感慨。当年赤壁之战的东吴总指挥乃周瑜,该词不惜笔墨,着重刻画了周瑜的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而又风流儒雅、潇洒自如的英姿,表达了词人对前贤的赞誉和仰慕。词人联系到自己被谪,难得发挥其才,不免自笑多情,大发“人生如梦”之嗟叹。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上片主要写景、追溯历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大笔着眼,纵观历史,一代一代,多少风流人物,为历史所淘尽,而大江依然东流,故云“浪淘尽”也。“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乃据人之传,交待了赤壁之战的地点。故垒,过去的战争工事。这三句的意思是说,故垒西边,人们传说是三国周瑜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故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乃描写眼前景色,刻画了长江之惊涛拍岸之磅礴气势。为下一句以及下片作铺垫。乱石穿空,形容悬壁为惊涛几百年的冲刷而穿空。惊涛,形容浪涛如因惊脱缰的战马一样,一泻千里;或谓惊险之浪涛。卷起千堆雪,形容波涛撞击到石壁上,激起向上弯卷的浪花,洁白如雪也。千堆雪,乃一夸张手法。由此引发出词人的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意是,江山如画之美,一时引起多少豪杰为之争战。与首三句作一呼应。
下片着重描写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乃写周瑜(字公瑾)当年,潇洒英姿,督江东三军,又娶东吴二美女之一小乔(大乔嫁与孙权),可谓英雄美人,天合佳偶,正是得意之时。英发,英姿焕发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乃描写周瑜儒雅、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神态,且谋略已定,战法早已作了部署,故而,帷幄中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便焚烧殆尽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此五句,乃写词人自己的感慨。其中,故国,指赤壁之战故地。多情应笑我,乃一倒装句,意思是“应笑我自作多情”。华发,头发花白也,华通“花”。人生如梦,借用曹操诗句。这几句乃无奈之感慨也,故最后只好归于“一尊还酹江月”,即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苏轼的豪放词,不惟怀古词,其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一词,写的是居官闲猎,却表现了词人之伟大的爱国情怀。全词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下片首句第四个字多数词选本为“胆”字,实乃误也。酒至酣处,往往人要袒胸纳凉,故应为“袒”字。上片主要描写打猎,下片舒怀,表现出词人的强烈的为国效力的爱国胸怀。
苏轼的词不仅充满豪气,且不乏浪漫主义色彩。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就运用了奇思妙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全词录于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乃苏轼于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节在密州任上,于月下畅饮,因以怀念其弟苏辙,写下的一篇妙词。上篇看似写景,实则寓意著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难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苦闷和无奈。下片景情融合,既有对弟苏辙的怀念之情,又有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的宽阔胸怀。该词境界豁朗、寓意深邃、富有哲理,堪称千古绝唱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后人时常引用。
其实,苏轼并不摈弃传统词的写作。例如他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就是一首儿女情思、离恨别愁的传统词作。全词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该词使用了拟人与虚幻手法,看似写杨花,实则写人。从境界来看,宛若电影一样,从杨花飘坠,幻化出一位悲凄忧伤的青春年少的思妇。杨花即人,人即杨花也。 “似花还似非花”写出了杨花虽叫“花”而非花的特征,其下的“也无人惜,从教坠”,则已经寄以感情了,无人去怜惜她,任凭她飘坠。从教,任从、任由之意。“抛家傍路”,表面写杨花飘落人家或路侧,实际又是描写思妇被抛舍家中,时常傍路翘首以待。“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此处似写杨花,实则已经转到写人了。故,“无情有思”在此处成了双关语,文字表面是说,杨花虽是无情感之物,细琢磨,似有情思。实际上,是写思妇被无情抛弃于家中,故怀有无限忧思。思量,细想、仔细琢磨之意。有思,怀有情思也。“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里则完全写人了,但这样的词语仍然可以用来描写柳(杨),这就是苏轼的修辞之妙。“萦损柔肠”即柔肠萦结也。忧伤过度,渐乏而困,故有“困酣娇眼,欲开还闭”之态。因为乏困,昏昏欲睡,故睡眼蒙眬,欲睁不睁。这里细笔勾画出思妇之娇柔、戚美。“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此三句接前而写,描写思妇睡梦中随风万里,飘然而达郎君所在之处,但却又被莺之啼叫唤醒。可谓美梦难圆也。
下片写景,景中含情,情景相融。情乃春恨,恨从何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此花,指杨花。落红,落花也。难缀,难以重新点缀枝头也。此为惜春之笔。落花不仅不能重新点缀枝头,反而是“晓来雨过”,连遗踪皆无了,只剩下一池碎萍了(“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三句乃叹,雨前春色尚有三分,“晓来雨过”之后,两分为尘土所湮,一分为流水劫去。这里春色三分或指落红或指杨花,从后面的三句看,似指杨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此收结对开端“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作出了响应,且以“点点是离人泪”回归主题。可谓匠心独到也。
苏轼写儿女情思之词,多用隐讳含蓄手法,但也有明快之作。如《蝶恋花》(花褪残红):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上片写景,将春天的特色,包罗一尽。下片写情,乃直叙手法,毫无缠绵悱恻之辞,但却非常感人。全词寓情于景,蕴藉有味,很能体现东坡写情的特点。“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乃锃句也,时常为后人引用。王士禛《花草蒙拾》称云:“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也。据说,此乃词人路过一处花园,见圆内秋千佳人,便驻足赏看,佳人与丫鬟见之,便一边说笑一边离去。故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之叹。多情者,词人也。这里也表现出词人的另一种浪漫情怀。
苏轼写情,不求词藻华丽,但求情真。他的一首怀念亡妻王弗的词《江城子》,语言朴实无华,则感情浓烈、真挚而又振人心弦。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宾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上片如同对面说话一样,向言以诉。“十年生死两茫茫”直切主题,是说,亡妻死去十年了,冥世两隔,茫茫无知。“不思量,自难忘”,即使不去想,旧情自是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你埋却在千里之外的家乡,而我在黄州,何处与你诉说我的凄凉呢?“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宾如霜”,纵使我们能够相逢,你也不认识我了,我已经老态龙钟,灰尘满面,鬓毛如霜矣。上片极尽词人凄凉悲伤之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片乃写夜来梦中归乡见妻,表现了夫妻之间生死不渝的真实情感。“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亦是开门见山,乃说,昨夜梦中忽然回到了家乡,正见妻子在窗前梳妆打扮。夜来,即昨夜,古白话。至今山东莒县一带仍谓“昨夜”为“夜来”。“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见了面却说不出话,唯有四目相对,泪流千行了。“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此结与首句呼应,表达了词人的无限怀念与悲哀。这三句大意是:料定年年令我伤心的地方,就是明月照耀之下,来到你的孤坟之前了。断肠处,即伤心处。短松冈,栽有青松的高冈,松柏长得慢,十年仍很矮,故谓“短松”,四川乃多雨水地区,故坟墓多选高冈掩埋。“短松冈”乃指词人妻子的坟茔地。“料得年年”亦暗示了词人有辞官归隐的打算。
苏轼被谪后,词多是凄凉之作,但不失志。例如《卜算子》(缺月挂梧桐):

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该词以双关笔法写人与写鸿,实则写鸿亦是写人,鸿与人一体矣。词人亦“幽人”自称,幽人者,幽居之人也,此处实谓孤寂之人。“谁见”一问,实际是否定语句,意思是“没人看见过幽人独自走来走去,缥缈如孤鸿之影”。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之意。上片极尽人之孤寂。下片承接上片最后一句,转而写孤鸿,因受惊而回头也,满腔的幽恨却没人能理解(“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故不肯栖息于寒冷的高枝上,宁愿孤居于冰冷的沙洲。下片乃双关文字,写鸿实则写人。该词虽字句凄凉悲切,但却以此烘衬出词人的清高自守,矢志不移的崇高情操。黄庭坚在《跋东坡乐府》中评曰:语意高妙,似非食烟火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苏轼被谪后,词虽多凄凉之作,但亦不乏积极抗争之作。如《浣溪沙》(山下兰芽):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该词为词人被谪黄州时游蕲水清泉寺所作。上片主要描写兰溪清幽之景致。中国大江大河均为东流,此处的兰溪却是西流水。故而词人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感慨,乃其不甘失败的宣言。“休将白发唱黄鸡”乃自强自勉之句,亦是警句。大意是说,不要因为老了而虚度余年。白发,代指老年。唱黄鸡,金鸡报晓也,喻时光流失。
再如《定风波》(莫听穿林)一词,表面虽写雨行,实则表现出词人不惧风雨的抗争精神。全词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头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该词表面写风雨,实则有所寓意,风雨应指词人所受的打击或施虐者。上片,以“穿林打叶”来形容雨,可谓奇语也。“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词人不惧风雨肆虐、坦然自若的人生信念。芒鞋,即草鞋。一声“谁怕”表现了词人的无所畏惧的气概。“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说,是词人的处世哲学;大意是,平生一蓑可挡风遮雨,足矣。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表现了词人被谪后的乐观心态。虽然有点冷落,但却有山头斜照相迎,此处寓意应该是词人受到辖地人民的欢迎。料峭,微寒,多形容春意。“回头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写出了词人的平和的处世心态。萧瑟之来处,寓意京城。归去,寓意再度回京。纵使如此,词人亦会平和对待,故云“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寓哲理于词中。上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便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又如《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长愁客少,月明多被云伤。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其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便是富有哲理的文字。上片写,人生短暂,转眼秋衰矣。“夜来风叶已鸣廊”乃写中秋夜晚落叶在廊厦下被风吹卷得飒飒作响。“眉头鬓上”,实意是愁上眉头,霜染两鬓,人已老矣。此乃悲人生之短暂也。下片中,“酒贱长愁客少,月明多被云伤”亦富哲理性。“酒贱长愁客少”实际写出了词人遭谪后,朋友亦少来往。“月明多被云伤”,则揭示了“兰衰芜欺”的道理。意思是说,自己因才被谗。“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因刚到黄州过第一个中秋节,既无亲人又无朋友,故有“中秋谁与共孤光”之问。孤光,孤寂中的灯光。唯有独酙独饮,北望怀念(京城)故人了。这一首写得孤寂中充满凄凉与悲凔,这是词人被谪黄州后孤独所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故有此悲。
苏轼的词,内容很广乏,除了上述类型的词以外,尚有山水、田园、怀友思亲、和唱等词,其中不乏风趣小词。仅录一首田园词《浣溪沙》(簌簌衣巾)供赏: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上片写村景,写的十分质朴而又风趣,“牛衣古柳卖黄瓜”,让你看到了一位穿著蓑衣的乡人,在古柳荫下卖黄瓜。简直就是一幅清雅的水墨画。下片乃写词人自己,酒困路长,昏昏欲睡;日高人渴,一路光想着有茶喝该多好。走进村头,便去敲人家的门讨茶喝。写得十分形象、生动。这首田园词,堪称一绝也。
还有一些描写个人生活趣味的词,亦别有韵味。例如《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声,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该诗最为风趣的是“家童鼻息已雷声,敲门都不应”,这是生活气息最为浓郁的词句。该词上片写“夜饮归来”,家童睡得死死的,连门都敲不开,只好“倚杖听江声”。或谓写景,其实是写生活。下片乃对江冥想,感慨人生。首两句寓意了人生无奈,为名利所驱使,或谓“世奴”,不得自由。何时能够忘却人世的这些营生呢?营营,为生活而奔忙也。最后两句乃表达了“厌世归隐”的思想,这与词人被谪不无关系。
再看《西江月》(照野弥弥)一词: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该词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该词作者有一段序言云: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这就是该词的写作背景。首两句写景,是说月亮照耀着满溪的浅浪,天空中隐隐约约看到一层层的云。弥弥,弥遍、遍及也。障泥,典故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着干连障泥,前有水,马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障泥未解,是说未涉水也。苏轼因骑马上桥的,故云。玉骢,白玉似的骏马。骄,雄壮也。“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意为:马虽然很矫健雄壮,可(因酒醉)我想在芳草茵上息眠也。下片乃抒发对大自然的惜爱之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这两句是说:多么令人惜爱的一溪清风明月,莫让玉骢踏破了这迷人的月色。琼瑶,美玉也,此处比喻月光。如此美妙的境界,我又怎么舍得离开呢!于是便“解鞍欹枕绿杨桥”酣然睡去,结果“杜宇一声春晓”,直至听到杜宇的啼叫声,已经大天明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春晓。作者以巧妙的笔法,将自己融入神奇的仙境。可谓“沉沉美梦境,飘飘怡然心。”

祝你有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3
1.西 江 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题 解】
这首《西江月》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作者说,最近在黄州,一个春天的夜晚,沿着蕲水走。经过酒家,喝了几杯酒。带着醉意,趁着月色走到一个溪桥上,解下马鞍,弯着胳膊作枕,准备稍事休息。谁知一觉醒来,天已亮了。环顾四围,青山环绕,绿水淙淙,真让人怀疑这不是尘世。感慨之余,挥笔在桥柱上题下此词.
小序中的“蕲水”,即今湖北浠水。“曲肱”,弯曲手臂。《论语·述而》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用其意。作者描叙了自己春夜醉眠山水间的一次美妙经历,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钟爱之情和物我两忘、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句 解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开头两句,以恬静而轻灵的笔调,简练自然地描绘出春宵美景:月光照耀在空旷的原野上,清溪微波荡漾;浩淼的夜空中,云层淡柔,若隐若现。
“弥弥”,水满而流动的样子。用它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上涨、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层霄”,即层云。以“隐隐”形容云层的轻淡柔和、若有若无,颇为传神。东坡历来爱月,他在这里虽未直接描写月光,却通过广袤的原野、廖廓的天宇、清亮的溪水、淡柔的云层,表达了对无边月色和由此而生的美好夜色的赞赏之情。不仅是作者自己,就连读者,也已心旷神怡了。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鞯,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玉骢”,毛色青白的骏马,代指坐骑。
作者借用典故,只写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其实未必是马因障泥未解,便任性不肯涉水,而是作者自己停下了脚步。他醉意朦胧,真想索性就在这芳草丛中睡去。 “我欲醉眠”,出自萧统的《陶渊明传》。陶渊明醉时曾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一派豪放率真之情。这一句将作者忘乎所以的沉醉、旷若仙人的随意潇洒,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可惜”,是可爱的意思。“琼瑶”,即美玉,这里喻皎洁的水上月色。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还是赶紧把马拴好吧,免得它走入溪中,踏碎了这天光月影。
这两句进一步为上两句作了补充交待。景色是这样的美好,几乎容不得半点惊扰,他要静静地欣赏这一切。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因为酒意未消,又为美景陶醉,作者准备稍事停留休息。他解下马鞍,当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没想到,这一觉睡得十分香甜,直到黎明时杜鹃的一声啼叫,才将他从梦中惊醒。
“一声春晓”,如空谷传声,余音袅袅,生动地表现了野外清新空灵的春晨之景。但具体怎样,又不细说,有如在画卷上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真是回味无穷。

评 解
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有时参禅悟道,有时寄情山水。在这首《西江月》中,澄澈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空灵的心境交相融合。作者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大自然中,完全忘却了尘世的荣辱与悲欢。他的忧中取乐,苦中求欢,正是由于他有随缘自适的旷达胸怀。
这首词采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所写之景,无论是作者夜间醉眠之地,还是醒来所见的景象,都是“疑非人世”之景;所抒之情,是忘却尘世的超然之情。这独特的意境,是那样地富有诗情画意,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传说由于这首词清淡优美,空灵蕴藉,当时便有敬慕苏轼的人,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建了一个亭子,起名春晓亭。虽不知是否属实,却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苏轼之前的词,大都是应歌而作,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并无词序。苏轼把词变成了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因而词的情志因何而生须有说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在很多词中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或交代创作背景,或补充本文意境内容,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词的审美内涵。

2.鹧 鸪 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题 解】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首《鹧鸪天》大约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六月,苏轼谪居黄州之时。词意貌似闲适,实际是作者被迫过着失意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

句 解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夏末秋初的山村景色。第一句写远景: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夕阳照射的山脉明亮了起来;山下丛生的翠竹,仿佛是绿色的屏障,遮隐了人家的院墙。
树林、青山、绿竹,都是静物,但在作者笔下却一点不显得过于静寂,反而给人一种曲折变化、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得力于动词的巧妙使用。写树林尽头,不用“尽”,而用一个变化剧烈而且分量很重的词“断”。这既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突然出现以及与树林色调的反差,又点出作者此时观赏景色的情态。因为漫不经心,任凭视线漫游,所以才会有这样突兀的感觉。
“山明”,有人认为是写山清晰可见,这样的解释并不准确。南方的夏季,山和树林应该都是葱笼繁茂的深绿,仅仅是清晰,不会有这样分明的感觉。联系下片,此时正是夕阳斜照的黄昏时分,因而才会有豁然明亮的感觉。同时,“明”又与“竹隐墙”的“隐”相映衬,形成一种闪烁不定的光影交错之感。景物并没有移动,是人的视线和心理感受的变动赋予了它们动感。作者精心选择的动词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这一点。
接下来的一句写近景:小池塘边,树上蝉声四起,乱作一团;已经开始枯萎的衰草围满了池沿。有了蝉声,景物一下子热闹起来,但作者用一个“乱”来形容,表明情绪多多少少有些不快,所以听到蝉的聒噪不免有些心烦。池边衰草是秋天来临的征兆。耳闻乱蝉鸣,目睹池草衰,想来,作者难免会有些烦乱和凄凉之感。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仍是写景,这里描绘的景物与情绪同上面截然不同。在辽阔的天空下,不时看到白色的水鸟上下翻飞;碧绿的池水中,娇艳的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红蕖”,红色的荷花。荷花又名芙蕖。
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用语也别出心裁。说白鸟“翻空”,透出孩子般的顽皮;说荷花“照”水,俨然顾影自怜的女子形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香”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用“细细”这个状态词来修饰,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香清淡而又不绝如缕的特点。再从整个画面看,蓝天、白鸟、绿水、红蕖,色彩明丽而协调。总之,这两句有动有静,有香有色,不仅意境淡雅清新,而且透着活泼的生机。
从这样精细的描绘可以想见,作者此时应该全神贯注于自然景物。开篇的漫不经心和烦乱悲凉之感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衷心的喜悦之情。苏轼被谪后常借寄情山水排遣内心的苦闷,这里亦可见一斑。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继上片写景之后,下片写自己的行迹。阵雨过后,天气清凉,作者手拄杖藜,缓步而行。斜阳相伴,他时而转过村庄,时而停驻在古城旁。“转斜阳”饶有情趣,是人跟着斜阳在转悠,还是斜阳随人移动?不管怎样,夕阳带有了人情味,仿佛与作者有某种默契一般。
表面上看,这几句写的是悠闲自在的乡居生活,但这并不像“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那样无挂无碍,而是表现在一种行动当中。行动总是会给人不安定的感觉。这就不能不令人想到,作者出村舍,绕古城,转斜阳,或许是因为心有所结,需要到户外去排遣吧。那缓慢的步态,大概正是内心沉重的表现。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倒还颇为殷勤,昨夜三更时分下过一场雨,使得我又度过了一天凉爽日子。“殷勤”,犹言“多承”。细细品味,有作者的言外之意:有谁还想到我这贬谪之人呢?惟有天公还眷顾我。
《庄子·刻意》中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之句,原本是形容得道者虚无恬淡的状态。后人则往往用“浮生”形容人生飘忽、年华流逝,而事无所成。作者在“浮生”前着“又得”一词,既有对虚度时日的叹惋,又包含着对自身处境的调侃:既然命运如此,那就得过且过吧;能多一天“好”日子,也未尝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这反映出作者当时真实的处境:抑郁不得志,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评 解
《鹧鸪天》词牌从律诗中来,在体式上与七律仍很相近。作者表现自然景物之精妙,对仗之精工亦丝毫不亚于律诗,因此常被人们推为苏轼“以诗入词”的代表作品之一。
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说:“渊明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此词从陶诗中得来,逾觉清异,‘浮生半日闲’句,自是诗词异调。论者每谓坡公以诗笔入词,岂审音知言者!”他不同意此诗是“以诗笔入词”是有道理的。这首词与词性相通而与诗性相异之处在于:它对情感的表现方式含蓄委婉,不易觉察,需要用心去仔细体会。一般来说,诗的抒情达意是比较显豁的,倘若以读诗的方式读这首词,很可能就不太容易体味得出深藏在词句深处的微妙意味。

3.满 庭 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题 解】
词前小序已将写作背景说得很明白,大意是说:元丰七年(1084)四月一日,作者将离开黄州,移居汝州(今河南临汝),向东坡雪堂的两三位邻居告别。恰好李仲览从江东来告别,于是写了这首词赠他。

句 解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归去呵归去,可我到哪里落脚?我的家远在万里,在那岷山和峨眉山所在的地方。“归去来兮”,直接引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陶写弃官归隐,苏轼也希望像他那样,但却不可能。因为他此时仍是带罪之身,不得自由。“万里”一句不过是托辞。苏轼这次由黄州改任汝州,罪名并未撤销,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如果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在摆脱尘网樊笼后的悠然吟唱,作者此刻只能是悲叹飘荡无依,有家难归。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人生百年已过了大半,我余下的日子不多了。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此用其句。其时,苏轼四十八岁。“强半”,过半,大半。一个“苦”字,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空自流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眼下生命的珍惜。这一句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是作者经历二十多年宦海生涯、尝尽人生苦味之后的惋叹。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我已在黄州经过了两次闰年,孩子们早学会了当地方言和歌谣。作者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元丰七年四月离开,历时四年多。其间过了两个闰年,故说“黄州再闰”。前面着一“坐”字,表明光阴虚度。黄州在战国时属于楚国,三国时属于吴国,故称当地语言为“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山中友人用猪肉、鸡、酒款待我,并劝我在黄州长住下来。“豚”,猪。“社酒”,春秋社日祭祀土神所用的酒。“老东坡”,终老于黄州东坡。作者将笔锋一转,抛开上文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转而叙述起黄州山川人物。这几句承上启下,在技巧和章法上并无奇巧,却以真实感人的情绪和浑然天成的结构取胜,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父老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依依惜别的情怀。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对这次离别,我能说些什么呢?人生一世,为何要东奔西走,来往如梭?“云何?当此去”,正常语序为:“当此去,云何?”“底事”,何事。“人生底事”二句是黄州父老的问话,也是苏轼借他们之口自抒感慨。以下都是作者的答词。
对离开黄州一事,作者这里没有多说,但在《与王文甫书》中,说得很明白:“前蒙恩量移汝州,比(近)欲乞依旧黄州住,细思罪大责轻,君恩至厚,不可不奔赴……本意终老江湖,与公扁舟往来,而事与心违,何胜慨叹!计公闻之亦凄然也。”所谓“量移”,指的是被贬谪远方的官吏,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并非平反复官。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等到了汝州,我要悠闲自在地欣赏秋风中洛水清波荡漾的景色。“洛水”,即洛河,源出陕西,经河南,流入黄河。汝州与洛河相去不远。
作者瞻望未来,表现出随缘自适的心理。一个“闲”字,将上阕哀思愁怀化开,全词一直徘徊低沉的气氛终于变得开朗起来。“秋风洛水”,化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诗意,暗合作者渐趋明澈的心境。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这几句是作者对黄州父老的嘱托:雪堂前的柳树枝细叶嫩,请为我照管好,不要让人剪伐。“柯”,枝条。因为是朝廷命令,作者不得不去汝州,但他是很不情愿的。这几句是表示自己以后还要回来。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并请转告大江南岸的父老,经常为我晒晒打鱼时披戴的蓑衣。这些交待越是琐细,便越发表现出作者对黄州的感情。尾句收束全篇,与上阕所叙与黄州父老的纯真友情相呼应,于平直中见含蓄婉曲。“渔蓑”,在诗词中往往指隐逸江湖,过一种平静自由的生活。作者并不明说自己留恋黄州,而不舍之情、欲归之意已充溢于字里行间。

评 解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娓娓的叙事和抒情,抒发了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感慨,表达了对黄州的留恋之情。
这首词的语言十分质朴,感情却非常真挚。“将去”之叹,寄慨遥深,怨而不怒。“山中友”挽留之语,实际也是苏轼的自白。尤其是上下阕的后半,不但情致温厚,属辞雅逸,而且意象鲜明,含蓄委婉,是构成这个抒情佳篇的两个高潮。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论曰:“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正宜于概括这首词的情感特征。

没办法都发,你到连接里看,都有

参考资料:http://www.showchina.org/zgwhxl/zggdscjpsd/sylm/200811/t235418.htm

第2个回答  2008-12-13
《江城子》
《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天问》
1.西 江 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题 解】
这首《西江月》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作者说,最近在黄州,一个春天的夜晚,沿着蕲水走。经过酒家,喝了几杯酒。带着醉意,趁着月色走到一个溪桥上,解下马鞍,弯着胳膊作枕,准备稍事休息。谁知一觉醒来,天已亮了。环顾四围,青山环绕,绿水淙淙,真让人怀疑这不是尘世。感慨之余,挥笔在桥柱上题下此词.
小序中的“蕲水”,即今湖北浠水。“曲肱”,弯曲手臂。《论语·述而》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用其意。作者描叙了自己春夜醉眠山水间的一次美妙经历,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钟爱之情和物我两忘、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句 解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开头两句,以恬静而轻灵的笔调,简练自然地描绘出春宵美景:月光照耀在空旷的原野上,清溪微波荡漾;浩淼的夜空中,云层淡柔,若隐若现。
“弥弥”,水满而流动的样子。用它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上涨、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层霄”,即层云。以“隐隐”形容云层的轻淡柔和、若有若无,颇为传神。东坡历来爱月,他在这里虽未直接描写月光,却通过广袤的原野、廖廓的天宇、清亮的溪水、淡柔的云层,表达了对无边月色和由此而生的美好夜色的赞赏之情。不仅是作者自己,就连读者,也已心旷神怡了。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鞯,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玉骢”,毛色青白的骏马,代指坐骑。
作者借用典故,只写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其实未必是马因障泥未解,便任性不肯涉水,而是作者自己停下了脚步。他醉意朦胧,真想索性就在这芳草丛中睡去。 “我欲醉眠”,出自萧统的《陶渊明传》。陶渊明醉时曾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一派豪放率真之情。这一句将作者忘乎所以的沉醉、旷若仙人的随意潇洒,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可惜”,是可爱的意思。“琼瑶”,即美玉,这里喻皎洁的水上月色。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还是赶紧把马拴好吧,免得它走入溪中,踏碎了这天光月影。
这两句进一步为上两句作了补充交待。景色是这样的美好,几乎容不得半点惊扰,他要静静地欣赏这一切。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因为酒意未消,又为美景陶醉,作者准备稍事停留休息。他解下马鞍,当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没想到,这一觉睡得十分香甜,直到黎明时杜鹃的一声啼叫,才将他从梦中惊醒。
“一声春晓”,如空谷传声,余音袅袅,生动地表现了野外清新空灵的春晨之景。但具体怎样,又不细说,有如在画卷上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真是回味无穷。

评 解
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有时参禅悟道,有时寄情山水。在这首《西江月》中,澄澈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空灵的心境交相融合。作者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大自然中,完全忘却了尘世的荣辱与悲欢。他的忧中取乐,苦中求欢,正是由于他有随缘自适的旷达胸怀。
这首词采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所写之景,无论是作者夜间醉眠之地,还是醒来所见的景象,都是“疑非人世”之景;所抒之情,是忘却尘世的超然之情。这独特的意境,是那样地富有诗情画意,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传说由于这首词清淡优美,空灵蕴藉,当时便有敬慕苏轼的人,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建了一个亭子,起名春晓亭。虽不知是否属实,却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苏轼之前的词,大都是应歌而作,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并无词序。苏轼把词变成了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因而词的情志因何而生须有说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在很多词中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或交代创作背景,或补充本文意境内容,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词的审美内涵。

2.鹧 鸪 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题 解】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这首《鹧鸪天》大约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六月,苏轼谪居黄州之时。词意貌似闲适,实际是作者被迫过着失意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

句 解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夏末秋初的山村景色。第一句写远景: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夕阳照射的山脉明亮了起来;山下丛生的翠竹,仿佛是绿色的屏障,遮隐了人家的院墙。
树林、青山、绿竹,都是静物,但在作者笔下却一点不显得过于静寂,反而给人一种曲折变化、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得力于动词的巧妙使用。写树林尽头,不用“尽”,而用一个变化剧烈而且分量很重的词“断”。这既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突然出现以及与树林色调的反差,又点出作者此时观赏景色的情态。因为漫不经心,任凭视线漫游,所以才会有这样突兀的感觉。
“山明”,有人认为是写山清晰可见,这样的解释并不准确。南方的夏季,山和树林应该都是葱笼繁茂的深绿,仅仅是清晰,不会有这样分明的感觉。联系下片,此时正是夕阳斜照的黄昏时分,因而才会有豁然明亮的感觉。同时,“明”又与“竹隐墙”的“隐”相映衬,形成一种闪烁不定的光影交错之感。景物并没有移动,是人的视线和心理感受的变动赋予了它们动感。作者精心选择的动词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这一点。
接下来的一句写近景:小池塘边,树上蝉声四起,乱作一团;已经开始枯萎的衰草围满了池沿。有了蝉声,景物一下子热闹起来,但作者用一个“乱”来形容,表明情绪多多少少有些不快,所以听到蝉的聒噪不免有些心烦。池边衰草是秋天来临的征兆。耳闻乱蝉鸣,目睹池草衰,想来,作者难免会有些烦乱和凄凉之感。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仍是写景,这里描绘的景物与情绪同上面截然不同。在辽阔的天空下,不时看到白色的水鸟上下翻飞;碧绿的池水中,娇艳的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红蕖”,红色的荷花。荷花又名芙蕖。
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用语也别出心裁。说白鸟“翻空”,透出孩子般的顽皮;说荷花“照”水,俨然顾影自怜的女子形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香”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用“细细”这个状态词来修饰,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香清淡而又不绝如缕的特点。再从整个画面看,蓝天、白鸟、绿水、红蕖,色彩明丽而协调。总之,这两句有动有静,有香有色,不仅意境淡雅清新,而且透着活泼的生机。
从这样精细的描绘可以想见,作者此时应该全神贯注于自然景物。开篇的漫不经心和烦乱悲凉之感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衷心的喜悦之情。苏轼被谪后常借寄情山水排遣内心的苦闷,这里亦可见一斑。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继上片写景之后,下片写自己的行迹。阵雨过后,天气清凉,作者手拄杖藜,缓步而行。斜阳相伴,他时而转过村庄,时而停驻在古城旁。“转斜阳”饶有情趣,是人跟着斜阳在转悠,还是斜阳随人移动?不管怎样,夕阳带有了人情味,仿佛与作者有某种默契一般。
表面上看,这几句写的是悠闲自在的乡居生活,但这并不像“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那样无挂无碍,而是表现在一种行动当中。行动总是会给人不安定的感觉。这就不能不令人想到,作者出村舍,绕古城,转斜阳,或许是因为心有所结,需要到户外去排遣吧。那缓慢的步态,大概正是内心沉重的表现。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倒还颇为殷勤,昨夜三更时分下过一场雨,使得我又度过了一天凉爽日子。“殷勤”,犹言“多承”。细细品味,有作者的言外之意:有谁还想到我这贬谪之人呢?惟有天公还眷顾我。
《庄子·刻意》中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之句,原本是形容得道者虚无恬淡的状态。后人则往往用“浮生”形容人生飘忽、年华流逝,而事无所成。作者在“浮生”前着“又得”一词,既有对虚度时日的叹惋,又包含着对自身处境的调侃:既然命运如此,那就得过且过吧;能多一天“好”日子,也未尝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这反映出作者当时真实的处境:抑郁不得志,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评 解
《鹧鸪天》词牌从律诗中来,在体式上与七律仍很相近。作者表现自然景物之精妙,对仗之精工亦丝毫不亚于律诗,因此常被人们推为苏轼“以诗入词”的代表作品之一。
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说:“渊明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此词从陶诗中得来,逾觉清异,‘浮生半日闲’句,自是诗词异调。论者每谓坡公以诗笔入词,岂审音知言者!”他不同意此诗是“以诗笔入词”是有道理的。这首词与词性相通而与诗性相异之处在于:它对情感的表现方式含蓄委婉,不易觉察,需要用心去仔细体会。一般来说,诗的抒情达意是比较显豁的,倘若以读诗的方式读这首词,很可能就不太容易体味得出深藏在词句深处的微妙意味。

3.满 庭 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题 解】
词前小序已将写作背景说得很明白,大意是说:元丰七年(1084)四月一日,作者将离开黄州,移居汝州(今河南临汝),向东坡雪堂的两三位邻居告别。恰好李仲览从江东来告别,于是写了这首词赠他。

句 解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归去呵归去,可我到哪里落脚?我的家远在万里,在那岷山和峨眉山所在的地方。“归去来兮”,直接引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陶写弃官归隐,苏轼也希望像他那样,但却不可能。因为他此时仍是带罪之身,不得自由。“万里”一句不过是托辞。苏轼这次由黄州改任汝州,罪名并未撤销,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如果说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在摆脱尘网樊笼后的悠然吟唱,作者此刻只能是悲叹飘荡无依,有家难归。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人生百年已过了大半,我余下的日子不多了。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此用其句。其时,苏轼四十八岁。“强半”,过半,大半。一个“苦”字,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空自流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眼下生命的珍惜。这一句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是作者经历二十多年宦海生涯、尝尽人生苦味之后的惋叹。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我已在黄州经过了两次闰年,孩子们早学会了当地方言和歌谣。作者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元丰七年四月离开,历时四年多。其间过了两个闰年,故说“黄州再闰”。前面着一“坐”字,表明光阴虚度。黄州在战国时属于楚国,三国时属于吴国,故称当地语言为“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山中友人用猪肉、鸡、酒款待我,并劝我在黄州长住下来。“豚”,猪。“社酒”,春秋社日祭祀土神所用的酒。“老东坡”,终老于黄州东坡。作者将笔锋一转,抛开上文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转而叙述起黄州山川人物。这几句承上启下,在技巧和章法上并无奇巧,却以真实感人的情绪和浑然天成的结构取胜,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父老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依依惜别的情怀。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对这次离别,我能说些什么呢?人生一世,为何要东奔西走,来往如梭?“云何?当此去”,正常语序为:“当此去,云何?”“底事”,何事。“人生底事”二句是黄州父老的问话,也是苏轼借他们之口自抒感慨。以下都是作者的答词。
对离开黄州一事,作者这里没有多说,但在《与王文甫书》中,说得很明白:“前蒙恩量移汝州,比(近)欲乞依旧黄州住,细思罪大责轻,君恩至厚,不可不奔赴……本意终老江湖,与公扁舟往来,而事与心违,何胜慨叹!计公闻之亦凄然也。”所谓“量移”,指的是被贬谪远方的官吏,遇赦酌情移近安置,并非平反复官。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等到了汝州,我要悠闲自在地欣赏秋风中洛水清波荡漾的景色。“洛水”,即洛河,源出陕西,经河南,流入黄河。汝州与洛河相去不远。
作者瞻望未来,表现出随缘自适的心理。一个“闲”字,将上阕哀思愁怀化开,全词一直徘徊低沉的气氛终于变得开朗起来。“秋风洛水”,化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诗意,暗合作者渐趋明澈的心境。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这几句是作者对黄州父老的嘱托:雪堂前的柳树枝细叶嫩,请为我照管好,不要让人剪伐。“柯”,枝条。因为是朝廷命令,作者不得不去汝州,但他是很不情愿的。这几句是表示自己以后还要回来。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并请转告大江南岸的父老,经常为我晒晒打鱼时披戴的蓑衣。这些交待越是琐细,便越发表现出作者对黄州的感情。尾句收束全篇,与上阕所叙与黄州父老的纯真友情相呼应,于平直中见含蓄婉曲。“渔蓑”,在诗词中往往指隐逸江湖,过一种平静自由的生活。作者并不明说自己留恋黄州,而不舍之情、欲归之意已充溢于字里行间。

评 解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娓娓的叙事和抒情,抒发了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感慨,表达了对黄州的留恋之情。
这首词的语言十分质朴,感情却非常真挚。“将去”之叹,寄慨遥深,怨而不怒。“山中友”挽留之语,实际也是苏轼的自白。尤其是上下阕的后半,不但情致温厚,属辞雅逸,而且意象鲜明,含蓄委婉,是构成这个抒情佳篇的两个高潮。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论曰:“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正宜于概括这首词的情感特征。
第3个回答  2008-12-12
《江城子》
《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天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