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舟十三号传回的视频来看,3位航天员略微浮肿,他们这是胖了吗?

如题所述

不是胖了,而是因为失重环境给航天员带来的身体变化,这种胖并不舒服。我们在地面上时,血液循环受重力的影响,血液会向下流动,下半身的肌肉帮助血液回流到心脏,而上半身尤其是头部的血液,需要心脏强有力的跳动才能输送上去,这是人体血液循环在地面上的工作模式。

但是到了空间站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血液循环仍然是地面上那一套工作模式,于是航天员上半身的血压就会过高,脸和脖子的血管都会鼓起来,所以就显得面部发胖。

另外,航天员的身体为了适应空间站失重的环境,大脑会发出指令让头部供血减少,但是心脏跳动并不会减弱。于是只能通过减少自身的血液总量的方式上头部血压降下来,航天员进入太空24~36小时之后,血液的总量会减少20%左右。

相信大家对神舟十二号返回地面时的情景还有印象,三位航天员出舱后就一直坐在椅子上,而且需要工作人员抬着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血液减少了,返回地球后血压比较低,站起来会出现头晕、晕厥甚至休克等情况。

所以说,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并不是长胖了,而是空间站失重的特殊环境改变了他们的体液分配,面部血压更高导致的。航天员在轨生活一个月,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体液分配,失重还让他们出现肌肉萎缩、骨骼流失等症状,这些变化对航天员的身体都是极大的挑战。

我们在地面上生活时,身体的肌肉组织为了对抗重力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但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不再需要对抗重力,他们的肌肉组织就会长期处于放松状态,这会让肌肉发生萎缩。相信接触过长期卧床的人就会明白,当一个人在床上躺一个多月,他的腿部和腰部肌肉都会萎缩,如果此时下地行走很可能站都站不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航天员在轨生活六个月,身体的肌肉组织会萎缩20%左右,尤其腿部和脊椎处的肌肉萎缩更加严重。同样因为失重,航天员的骨骼也会出现流失的情况。人们在地面上站立行走时,腿部和脊椎处的骨骼长期处于压力和刺激状态,这会促进骨骼的更新。

但如果到了空间站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骨骼不需要再对抗应力和扭力,这会让他们的骨骼更新缓慢,最终会出现骨质流失的情况。根据统计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数据显示,航天员在太空一个月流失的骨质,相当于一位老人在地面一年的流失量。

另外,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后,还会出现长高的情况,他们的脊椎骨不再承受压迫,这样骨骼之间的缝隙会加大,因此会长高2~3公分。不过大家也不用羡慕,因为当他们返回地面之后,身高又会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总之空间站失重的环境给航天员的身体会带来很多变化,其中大部分变化都需要他们有一个适应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8
从神舟十三号传回的视频来看,3位航天员略微浮肿,他们这不是胖了。其实,人在太空中待了一段时间后,确实会“变胖”,而且也会长高。并不是说航天员们在太空吃得有多好,而是太空环境造成的,失重环境给航天员带来的身体变化,这种胖并不舒服 。
第2个回答  2021-11-18
不是的。是因为他们在太空中会出现浮肿的情况,并不是因为他们胖了,这是正常的一种生理反应。
第3个回答  2021-11-18
是的,在宇宙中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一些身体浮肿的现象,这是他们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了。
第4个回答  2021-11-18
不是胖了,因为太空的浮力,他们不适应,所以就会让身体发胖,他们在太空工作很辛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