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同衾,死亦同穴" 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生的时候要在一起,死了也要葬在一起。

生而同衾,死亦同穴

读音: shēng bù tóng qīn,sǐ yì tóng xué

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地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书中的男女主角是张君瑞和崔莺莺。

扩展资料:

《西厢记》的主题思想

《西厢记》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1、《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

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2、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

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

《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7

生而同衾,死亦同穴" 的意思是生的时候要在一起,死了也要葬在一起。

出自《西厢记》。

整个戏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波澜,却表现得极丰富、生动,王实南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尽致、帮如生,使女主角莺莺的性格显得十分突出,同到也长示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含羞与矜持,充满了女性的另一种美。

扩展资料: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

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

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 该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厢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14

"生而同衾,死亦同穴" 的意思是生的时候要在一起,死了也要葬在一起。出自《西厢记》。


生而同衾,死亦同穴:【shēng ér tóng qīn ,sǐ yì tóng xué】

释义:衾指被子;生要睡在一起,死也要葬在一块;"生不同衾死同穴"异曲同工;意思是"生不能在一起(或睡在一起)死也要埋葬在一块"

出处:《西厢记》。《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在中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对中国的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皆颇有影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