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的内涵是什么

儒家的“为己”之学的特点

“学习”包括接受教育和自主学习。由于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文环境不同,学习的目的也不相同。我们的古人先贤是怎么说的呢?

  为己——儒家倡导的学习目的

  孔子在总结学习的目的时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当时的社会已经充斥功利主义思想,以“为人”作为学习
的目的。“为己”则是孔子倡导的学习目标。

  这里“为己”的“己”是指“自我”,“为己”解释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孔子对“为人”的学习目的是持否定态度的。“为人”就是“迎合他人的需要”或“按照他人的需要”。

  孔子的话,可以启发我们反思今天面对的教育问题。许多人把“学习”定位在“掌握谋生的工具”,所以当哪种人才紧缺的时候,家长就为孩子决定学习的方向,结果,学生的学习范围越来越窄,专业能力是取得了,但品德差、没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也不善于人际沟通,结果难免于失败的下场。

  荀子进一步发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禽犊”指的是“礼品”。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敲门砖”。把“学习”定位在掌握一块敲门砖,而放弃了“自我发展”的根本——学做人,这无异于埋葬自身的前途。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说:“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以及“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成物”的概念来自《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这话说明“为己之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成己”,就是从事“仁”的修炼,属于“内在超越”的部分,是“体”;“成物”则是从事“知”的学习,属于“外在超越”的部分,是“用”。所以“学习”应该包括从事生而具有的潜能的“德”的修炼,必须内外兼修,这是“为己”的内涵。相反,“为人”只是外在的学习,而且是有选择性的,为迎合当前需要而进行的学习,其结果是“丧己”,就是失去了自我,没有了个性,沦为一件僵化了的工具。

  儒家的“为己之学”自孔子提出以后,虽然作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前提,也为后学儒者奉为圭臬,并进一步发挥推广。但是,这毕竟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

  清初学者黄宗羲引陈献章之语说:“三代以降,圣贤乏人,邪说并兴,道始为之不明;七情交炽,人欲横流,道始为之不行。道不明,虽日诵万言,博极群书,不害为未学;道不行,虽普济群生,一匡天下,不害为私意。”(《明儒学案》卷五)黄宗羲的话并非虚言, 儒学逐渐失去核心思想的仁道,沦为一个空壳,这样学习再勤,读书再多,也一无所得;倾尽全力去做善事,只是想博取天下人的赞颂,出发点还在为私。

  唐代实行科举考试后,以明经、进士二科取士。明经注重帖经与墨义,表面上是独尊儒学,但在实行时却是测试考生对经传的死记硬背功夫。进士科考诗赋,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学才华。这样的考试制度产生了许多流弊。这种为考试而学习的结果,都是“为人之学”。韩愈因而叹息说:“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韩昌黎文集》卷二,《上考功崔虞部书》)为此,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希望扭转不良学风。但直到清朝,顾炎武还是不得不承认:“凡今之所以为学者,为利而已,科举是也!”(《顾亭林诗文集·与潘次耕札》)

  “为己之学”反映了儒家对主体自我的肯定,要求人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样,在学问高深的同时,也能知道如何对待天地万物,知道如何做事与待人。以之作为学习的目的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在功利的社会,如何让大家接受?这中间有许多值得探索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0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④;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第2个回答  2014-02-20
核心是“为己之学 http://tieba.baidu.com/f?kz=92101466你自己看看吧,可能对你有点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