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几次罢官

如题所述

孔子一生志向远大,一心想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为朝政出力。但事与愿违…………
第一次受挫,年轻气盛,眼里揉不得沙子,因不满季孙氏越礼而愤然出走。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掌握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手中。鲁国大夫季孙氏把持鲁国的国政,代鲁国国君主持祭祀。因“八佾舞于庭”,越礼享受了周王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孔子对此十分愤恨,怒斥季氏“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鲁国已经发生战乱,孔子看到在鲁国已经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在西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他34岁那年只身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第二次受挫,政治跨国界,有同化异邦之嫌,被齐国大夫误认为鲁国间谍被迫逃离。西元前516年,孔子从鲁国到了齐国后,想在齐国得到重用。他开始屈身做了高子的家臣,并借此与齐景公通上关系。齐景公也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对齐景公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由此得到齐景公的赏识。但齐国的政权实际在掌握在大夫陈氏手中,齐景公虽认同孔子的思想却无法推行。齐景公也曾想以尼溪之田封孔子,但遭到晏子的阻止。孔子在齐国期间,还经常与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并在听到韶乐后深入学习,竟痴迷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但好景不长,转年(西元前515年),孔子遭到齐国大夫排挤,诬陷他是鲁国季孙氏派来的间谍,并要加害于他。孔子无奈,海外谋求发展的企图受挫,只好又逃回鲁国。
第三次受挫,做官心切,竟然应召叛臣,弟子子路极力反对而未果。孔子在齐国受挫回国后,从政之心有所收敛,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做学问上,孔子的学说更加成熟完善。西元前504年,孔子48岁,鲁国大夫季氏家臣阳货劝孔子出来做官。因当时鲁国政权把持在季氏手中,季氏又受制于家臣阳货。孔子觉得“陪臣执国命”有悖天道,就没有明确表态。又过了两年,公山不狃以费叛乱后,派人请孔子出山。孔子考虑自己“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就想应了这门差事,欲仿周文王和周武王之作为。但其弟子子路对孔子应召叛乱之臣的做法很不理解,几番阻拦,孔子也只好放弃。
第四次受挫,原已官运亨通,只因齐国使了小小离间计而被迫流亡。53岁月提拔为大司寇(主要司法),55岁时代理臣相一职。由于其理政才能突出,把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齐国使出了离间计,派人给鲁定公和季桓子送来了八十名美女和三十乘良马。季桓子欣然笑纳并因此三日不理政务。孔子对季氏和鲁定公十分不满,感到治国大计无法实施,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7
孔子回答颜渊问“仁”,说明“仁”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对“礼”的自觉,即是“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

孔子回答仲弓问“仁”,以及回答子贡问可以终身实践的“一言”,主要是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孔子回答子贡问“仁”,则主要是从肯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孔子回答仲弓问“仁”,就是“爱人”,其内涵跟他所说的“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致的.

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点有两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己的自觉,一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

孔子是一位因人施教的大师.他能根据每个弟子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因此同样的问题孔子常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一现象,孔子回答“闻斯行诸”这个问题时更清楚.子路与冉求都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即听到什么要立即做吗?结果孔子回答子路,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而回答冉求由说,听到了就立即去做.另一名学生公西赤很不理解.孔子告诉公西赤原理:子路比较急进,所以有意让他退缩;冉求比较怯懦,所以要鼓励他.
第2个回答  2019-01-28
孔子一生志向远大,一心想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为朝政出力。但事与愿违…………
第一次受挫,年轻气盛,眼里揉不得沙子,因不满季孙氏越礼而愤然出走。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掌握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手中。鲁国大夫季孙氏把持鲁国的国政,代鲁国国君主持祭祀。因“八佾舞于庭”,越礼享受了周王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孔子对此十分愤恨,怒斥季氏“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鲁国已经发生战乱,孔子看到在鲁国已经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在西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他34岁那年只身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第二次受挫,政治跨国界,有同化异邦之嫌,被齐国大夫误认为鲁国间谍被迫逃离。西元前516年,孔子从鲁国到了齐国后,想在齐国得到重用。他开始屈身做了高子的家臣,并借此与齐景公通上关系。齐景公也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对齐景公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由此得到齐景公的赏识。但齐国的政权实际在掌握在大夫陈氏手中,齐景公虽认同孔子的思想却无法推行。齐景公也曾想以尼溪之田封孔子,但遭到晏子的阻止。孔子在齐国期间,还经常与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并在听到韶乐后深入学习,竟痴迷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但好景不长,转年(西元前515年),孔子遭到齐国大夫排挤,诬陷他是鲁国季孙氏派来的间谍,并要加害于他。孔子无奈,海外谋求发展的企图受挫,只好又逃回鲁国。
第三次受挫,做官心切,竟然应召叛臣,弟子子路极力反对而未果。孔子在齐国受挫回国后,从政之心有所收敛,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做学问上,孔子的学说更加成熟完善。西元前504年,孔子48岁,鲁国大夫季氏家臣阳货劝孔子出来做官。因当时鲁国政权把持在季氏手中,季氏又受制于家臣阳货。孔子觉得“陪臣执国命”有悖天道,就没有明确表态。又过了两年,公山不狃以费叛乱后,派人请孔子出山。孔子考虑自己“循道弥久温温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