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描写片段

如题,希望是详细描写的片段,能表现出他的特点与内心独白。谢谢!
请一并将霍尔顿的梦想——在麦田里当守望者的那一段写出来,谢谢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我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就是主人公霍尔顿的梦想。
这个梦想其实也是霍尔顿性格的真实写照。他单纯、善良、正直、为这个虚伪的世界愤愤不平。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力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会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会慷慨解囊。孩子是单纯的,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他们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虚伪。他说他长大后想要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去守护孩子们纯洁的世界。但现实的世界终究是那么残酷,这个梦想来不及长大就面临着破碎……
梦想·搁浅
文中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我很难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老师之口,但事实确是如此。
霍尔顿的身边有太多太多的伪君子了!就连老师也是如此!他们认为为了苟延残喘地活着而不惜一切的人是成熟的,而那些为了追求理想而献身的人是可笑的。他们要求孩子们读书,也只是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真是可笑!霍尔顿的梦想是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但他的梦想却与现实却格格不入,为了成为大人口中的“成熟男人”,为了能“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他注定要放弃梦想,苟延残喘地活着。为什么不能坚持下去呢?就这样放弃了吗?
梦想·抵达
霍尔顿说:“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