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原文

如题所述

意思是欲成就伟大,必先承受孤独。

出自:德国尼采的《敌基督者》

原文: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译文:

想要成为震慑世间的人必须先要忍受长久的沉默,谁最终将要点燃闪电,一定是长久漂泊的人。

赏析: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

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强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权势,它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 

尼采比较了强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强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它就是现实的人生。

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强力意志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人世间的不平等作了辩护。

在尼采看来,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一样,都有强弱之分,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是多数。历史与文化是少数强者创造的,他们理所当然的统治弱者。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级制度,肯定了人的等级制度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尼采对现代理性也持批判态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学家开刀,他指出:哲学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历史感,几千年来,凡是经哲学家处理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无非是把流动的历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恒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现实。

结果是扼杀了事物的生灭变化过程,扼杀了生命。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偶然性的,动荡不定的,从而无法捉摸的世界。实况是没有的,一切都是流动的,抓不住的,躲闪的。哲学家的第二个特性是“拒绝感官的证据”,颠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

感性证据是真实的,可信的,只是对它们加工时才塞进了谎言。哲学家的第三个特性是混淆始末,他们否认生长过程,进化过程。哲学家的第四个特性是运用语言中的“理性”强制人们犯错误。“是”与“存在”混为一谈,弄假成真,弄真成假,蒙骗无知的人们。

他认为,从苏格拉底到现代人都狂热的诉诸理性,是很荒谬的。人类之所以崇尚理性,是指望它给人带来自由和幸福;然而结果恰恰相反,理性处处与人的本能为敌,造成人的更大痛苦。

批判理性带来的谬误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否定理性的存在,理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理性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硕果。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哲学家就是用理性的武器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

理性本身没有错,理性是不能否定的。没有理性,人类就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没有理性,人类将落入迷茫可怕的境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1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解释:想要成为震慑世间的人必须先要忍受长久的沉默,谁最终将要点燃闪电,一定是长久漂泊的人。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才重获新生。

出处:日耳曼·尼采《敌基督者》

《敌基督者》简介

《敌基督者》是尼采发疯前最后一部著作,通篇都是嬉笑怒骂,其修辞效果往往使读者忽略了作者的哲学意图。《敌基督者》既是关于基督教的历史与本质的探究——叙述了从犹太教到基督教的历史演变过程,然后揭示了基督教的本质,并探讨了它如何自下而上地征服了罗马帝国,且一直影响到现代——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其所关心的一个永恒问题是真理与信仰的关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25
这段文字并非来自于一个特定的原文,而是由我根据你的描述进行创作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最终能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的人,往往会长时间保持沉默,不轻易言谈;而那些最终能够点燃闪电般的存在,往往会长时间漂泊在世间,不断追寻自己的目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成功和成就的思考和洞察。
第3个回答  2019-12-23
这个是出自于外国的一部长篇小说。
第4个回答  2019-12-23
回答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原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