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颔联颈联的要求

如题所述

楼上这位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过于庞杂,我从技术上说说自己的一点感受。

1,首先,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工整,语言鲜明,情感充沛,
这两个对仗是一首律诗最出彩的地方,一般的习惯是上松下紧,也就是颔联对的稍宽,颈联要求工对。

2,其次,颔联和颈联,是律诗中的两联,要为整体服务,一般律诗的结构是起承转合,颔联和颈联就是负责承转的部分,当然也有其他的结构方式。
总之,颔联和颈联的构架,要根据整体的结构特点,为整体服务,不可以为了对仗而对仗,这两联或情或景,或情景转换,或者并列铺排,或者彼此呼应,递进表达主题,都要为表现主题而服务,不可以刻意炫技,不可以为了对仗而对仗。

3,一首律诗,除了开头结尾,颔联颈联是主要内容部分,一方面要对仗漂亮内容充分,另一方面要拉开层次,不仅是内容要拉来层次,形式也要拉开层次,这样整首诗看着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具体来说,颈联和颔联拉开层次,通常,一联宽对一联工对,一联流水对一联呼应对,一联平实一联生动跳脱,

从内容上讲,一般一联写景一联抒情,如果都写景则一联写近景一联写远景,一联疏松一联细腻,一联豪迈一联内敛,一联语言平实一联用典故加深内涵,

这样,两幅对联就显得有层次,再加上首尾句的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

4,关键在整体构架。
一首律诗,绝对不是情绪来了写几句对仗句凑起来,
一首律诗,先确定主题,然后首联是开头尾联是结尾,中间颔联和颈联,或者并列铺排,或者情景交融,要递进的深入的表达主题。

比如楼上这位先生的颈联和颔联,
瘦马冲开霜雪路,
雄鹰冲破水云天。
上下两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的,是标准的合掌,
颈联也是一样,
笔墨做登山杖,诗书做渡海船。
这上下两句表达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也属于合掌。

比如杜甫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表面看上去,这两句对仗,就是换了两个地名,然后一个来天地,一个变古今,
实际上,上联锦江春色指时间变化,在春天里我(作者)来到了锦江,
下联,玉垒浮云,指时事变换,说四川这几年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所以是浮云变古今。
这两句如果改一下,
锦江春色分南北,
玉垒浮云变东西。
这样一改,虽然还不至于合掌,但是上下句说的事情就差不多了,只不过换了两个地名而已。

5,还有一个原则,
律诗也好,绝句也好,都要在整齐的音律和格律下面,填充进去更多的内容,
一方面律诗对仗要整齐,但是另一方面,要尽量富于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