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诗注重诗歌中的丰富联想

如题所述

孔子讲诗注重诗歌中的丰富联想(错误)

孔子认为,《诗》三百中,尽管有的诗内容是“有邪”的,但“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无邪之思读之”(朱熹《读吕氏诗记桑中篇》),在经过断章取义的“兴”发处理之后都能在实践中发挥出纯正无邪的实际功效。

那么,“有邪”与“无邪”是以什么为标准呢?冯友兰先生指出:孔丘还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经》包括三百多篇诗。“思无邪”是《诗经·鲁颂· 駉 》篇中一句诗。

孔丘认为这句话可以包括全部《诗经》的意义。邪和正必定有个标准,这个标准,照孔丘看来,当然就是周礼。

“思无邪”说体现了孔子本人的学《诗》方法。即以“思无邪”为一观念要求,学《诗》中,对具体内容的理解主观上都迎合这一观念要求。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解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见到之中,它瞄着某种可解释状态,拿在先有中摄取到的东西‘开刀’,被领会的东西保持在先有中,并且‘先见地’被瞄准了,它通过解释上升为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