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什么最后选择辞官隐居

如题所述

陶渊明作为一名东晋的田园诗人,不得不说他的诗词确实是感染力很强,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那篇《桃花源记》。真的是太美了。而且他被称之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后来也是成为了朝廷官员。但是最后还是选择卸甲归田,隐居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陶渊明,其实在早期的时候他的生活还是非常滋润的,根据他的身世,他的父亲还纳过小妾,所以可以看出来他的生活还是比较好的,家里毕竟是有钱的。但是后来家里出现了转折,生活变得没有那么如意了,陶渊明在读书方面可是非常有造诣的。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小官。
在他二十岁的时候,陶渊明就被任命为了任州的祭酒一职。虽然官职升了,但是他并没有显得非常开心,因为他知道,他身处的东晋这个时代,朝廷是非常腐败的。而且百姓跟着也受苦受累。而且时不时的都会发生战乱,在这样的一个朝廷里工作,确实是很糟心,而且最关键的是他的官职很小,所以很多事情即使他想管也管不了。
陶渊明一向瞧不起这些不学无术,脑满肠肥,靠过硬的后台和虚假的小报告来谋取利益的人。不愿再向这些庸人低头,但又没三国时的刘备鞭打督邮的胆气和实力,无奈而又无助的陶渊明的内心充满了悲凉。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陶渊明毅然选择辞去官职归隐山林。不过,在陶渊明归隐的日子,陶渊明写了很多田园诗。不得不说,他的文学才能确实是非常的高,为后人留下了很多非常优秀的诗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