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融入诗歌?

如题所述

在作文中融入诗意,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具有更加深厚的情感力量,更加宽广的信息含量,更加深刻的主题意趣。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巧妙地融入诗词呢?一、让题目和题记诗意绽放如小荷初露小荷花含苞待放,颜色鲜丽,随风轻摆,引动一池诗意,惹人怜爱。文章的题目和题记如果化用诗句,富有诗意,也会如小荷花一样,让整篇文章灵动飘逸。2005年四川一考生的《蝴·菊·风》文中用了“梦蝶”“忆菊”“西风”三个小标题贯穿全文,富有浓郁诗意。2005年黑龙江满分作文《如梅在雪》引用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文为题记,照应了开头,彰显了中心。2006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心有天使,诗意人生》文章里“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那透风的竹楼”“风定落花香(风定落花香,是从“风定荷香细”中借鉴而来)”等语句更是诗意盎然。二、在行文中流淌诗性抒写诗意人生生活中处处有诗意,我们要有发现诗意生活的眼睛。“诗性”,即以想象为途径的一种创作性思维,它注重情感的体验,强调用形象化的语词表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趣,同时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我们要善于在作文时,让诗性流淌,抒写诗意人生。作文需要积累,所以,要善于将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词来进行表达,既促进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又可以提高再现生活的写作能力。可以在生活中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等等。还可以用古诗词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写作中引用和借鉴古诗词,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为自己的文集命名等等。有了积累,才会在作文里自如地运用。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引用梁元帝《采莲赋》等,与月色中的荷塘形成鲜明对比,想象中的荷花与现实中的荷花让作者幽思不已。2006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中有一篇《人与路》,作者借鉴了余光中《乡愁》的构思,自然巧妙,且有变化,足见作者把书读活了。三、细节显诗意,浓墨绘诗境一片落叶,一抹晚霞,一杯浊酒,一曲挽歌,一双锁眉,一件衲衣,一座建筑,一个场面,都是可以浓墨抒写成诗意片段。当然,这需要作者有相当的社会经验,人性体察,情志感悟,思想深度,文化熏陶,语言素养,表现冲动,创新欲望。《荷花淀》刻画人物前,先描写了月色水乡,恬静优美,皎洁如画,诗意盎然,把劳动场面美化了,也衬托出了人物美。鲁迅在《祝福》里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色,一个宁静的黄昏,一个诗意的乡村,于是,作者所寄寓的沉郁,悲痛,愤怒的情感深深地感染我们,久久不忘。四、结尾有诗境,写尽无限诗意古人曾说:“结尾一句之灵,顿回一篇之运。”文章结尾巧含诗意,可以扩展文章的表现力,言有尽而意无穷,增加文章的深度。2006年上海高考一考生在《我想握住你的手》结尾写道:“……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通过感受写了一个特写镜头,没有实写观察所见,却尽显一种朦胧之美,有一种“临行密密织”的诗意之美。作文材料取舍中,古典诗词是一个非常丰厚的资料库。有生活的积累,有诗词的积蓄,有创新的欲望,有大胆的写作实践,有诗情的洋溢,就能将诗词巧妙地融入文章,显尽才情。 优秀范文示例:人与路(2006年江苏卷高考优秀作文) 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还记得么?那时的我,小小的,瘦瘦的,你从我妈手中接过我说:“这孩子,瘦成这样难养X!”于是,你省吃俭用,把攒下来的钱给我买奶粉,买糖葫芦。渐渐地,我胖了,会走路了,一张小嘴甚是乖巧,一有空就跟在你后面,一个劲地叫“奶奶,奶奶”。而你却瘦了,村上人见了说:“老太婆怎么这么瘦啊?”你笑呵呵地抚摸着我的脑袋说:“千金才买老来瘦啊!”每到周末,你牵着我的手,走过那条羊肠小道来到村口等我妈来接,把我“归还”后你折身就走;奈不住我一再对你的呼唤,在小道的尽头,你转身再朝我挥挥手。我模糊地看到,你用袖子使劲地擦着自己的脸。那条羊肠小道,如今已铺上水泥了罢?那些你踩过的脚印,早已不在了,可是,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再大些,路是一根电话线,你在家里,我在远方。就像鹰要成为翱翔苍穹的使者,就必须离开母亲的怀抱,用双翅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蓝天,--我离开了家,去远方念书,独自一人。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和你早就准备好的大袋水果,还有更沉的,是你的千叮咛万嘱咐。身处异地,成绩的不理想,以及同学关系的难处,让我屡次垂泪。于是打电话给你,向你倾诉,你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洗涤着我浮躁的、不安的心灵。慢慢的,我适应了环境,也很少想起你。偶尔打电话给你,听你用高兴而微颤的声音,叫我注意身体云云。我呢,总是用不在乎的口气应和着,老忘了提醒你不要吃热过几遍的菜。我知道,你一直在攒钱,为我。我听到你对隔壁的李婶说过:“俺孙女聪明着,俺现在多攒点钱,供她上大学!”那根电话线,也许是天下最“窄”的路吧,可它却承载着天下最阔大的爱。后来啊,路是一张张冥币,你在天上,我在地上。你说,你要等我回来再走,可是你忍了三天三夜,念叨了一个礼拜,我还是没回来。看到你时,你那双在田间耕作了半个世纪的手凉了。我问自己,上哪找你?唯有借着这些冥币,让它们为我铺一条“心路”,寄托我的深情,问候天堂里的你…… 简评:作者借鉴了余光中《乡愁》的构思和经典语句,引用巧妙,灵活变化,意味浓厚。 月 夜四川省中江中学校 陈珺 题记:爱情,或者命运。 女子独倚寒窗,红唇轻抿,黛眉微蹙。偶尔几丝清风,穿过她的发隙,将发丝轻轻带起。镂空的窗棂犹如嵌在黑幕上的格子。夜如画。月洒窗前,清晰而透彻,奈何今夜的女子却无心赏月。她望着被几颗零星点破的夜幕,望着似乎比月亮还远的地方。她想望见些什么,即使仅是他的影子。她不知道他会怎样想,她只知道,她思念。蓦地,她手中的纱巾兀自地纠结。 几百里外。军营。将军持书独自坐在帐中,他必须想出一个方法,一个能速战速决的策略。他们与敌军相持已久,士气在相持中渐渐耗失,粮草储备不多了,若再不能击退敌军,或许面临死亡的将是他们自己。他很是不安,带着焦虑。今夜月如钩,似乎抵着他的心。凝视明月,他那两道英气逼人的剑眉却也透出了忧伤。他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回到几百里外的家,回到她的身边。他想念她微笑的样子,想念她桃色的红唇,想念她红裙上栀子花的香味。他在酒里注视,可这注视却又似乎遥不可及,他有些惆怅,仰天无语。几丝微弱的风不适时地遛了进来,带来缕缕莫名的花香。他紧紧握住手中的书,紧紧地。 皇宫。长廊。皇上虔诚地向佛祈祷。他曾听说,在月亮最亮的夜晚,会有神在空中走过,这时向神祈祷,愿望就会实现。他深信不疑。他向神祈祷:祈祷他最宠爱的秀妃能为他诞下一个龙子;祈祷能国泰民安,收到足够的税银。他老早就想建一个避暑山庄了,可恨这几年天灾不断,国库也不甚充盈。加上最近正在打仗。对了,说到打仗,还要祈祷这仗能快点结束,这样也不用消耗那么多银子了。他很恭敬地揖了三下。一切都会实现的。他微笑着想。也许,我现在应该去看看秀妃了。她是一个妩媚的女子。明月孤寂地挂在当空,偌大的皇宫也幽静深远了许多。树影纵横交错着,不知从哪里起,从哪里终,让人怀疑它是否真实的存在着。风过无声,琉璃瓦上漫着斑驳的光,看得人心绪重重。月光下,身穿龙袍的男子越走越远。 简评:忧郁的思绪,恬静的文字,让月夜、树影、女子、将军的叹息如在眼前,三个场景,三种心境,如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一样展示着生存的希望,人生的凄凉。文章诗意流淌,思想深邃。 素材金库 理解下列诗歌意象,尝试在写作中融入下列意象梧桐 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杜鹃 杜鹃的啼叫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因此杜鹃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当然,这些意象也常用作其它寓意,要注意甄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开头可以用诗歌的一两句来引入,要么是很美的句子要么与主题相符合。引用论据的时候可以融入诗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7-01
应该可以的,添加诗歌才能使文章更有魅力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