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3-08
毛泽东诗词中透出的大气磅礴、豪迈自信,让人振奋。同样,毛泽东的政论文透过严谨周密的论证也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纪念白求恩》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技法探微】
《纪念白求恩》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一次演讲的演讲稿。在文章中毛泽东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整篇文章大开大阖、纵横跌宕,有一气呵成、水到渠成之感。
那么,这种高屋建瓴的气势是如何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的呢?如果说这篇言辞优美的文章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棵苍天大树,那么,文章严密的逻辑结构便是“树干”。
《纪念白求恩》一文重在赞扬“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文章采用层层推进、卒章显志的结构,先论证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顺势提出中心论点:“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接着赞美了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然后,作者对比论说了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一语中的地指出这些精神的根本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学习他,并阐明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深邃的思想性、严密的逻辑性是全文博大气势的支柱。
我们知道,任何空洞的说教,哪怕最具思想性的说理也会给人一种头昏目眩之感,而有理有据的论说往往容易让人信服。《纪念白求恩》一文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论证方法,结合白求恩在中国的主要事迹以及自己与白求恩交往的主要经历,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充分阐述白求恩精神的实质,以及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具体内容,句句掷地有声,引人深思。
在论述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时,文章一开头便简明地介绍了白求恩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与中国人民交往中一些重要情况:“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到延安”、“到五台山”、“不幸以身殉职”。这些简明概括的“叙”,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白求恩同志有着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些也为下文议论的展开提供事实基础。下文从“一个外国人”到本段结束全是“议”,揭示了白求恩精神的实质是共产主义精神,并论述了国际主义精神的内涵,指示我们也要实践列宁主义路线。
在论述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时,作者先分析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另一方面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这属于“议”,准确完整地表明了这位共产主义者的人格风貌,表明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赞美。“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属于“叙”,作者概述了“前线回来的人”及“晋察冀边区人军民”对白求恩的评价,通过这两件事表明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影响之大,所“议”的观点有事例加以证实,从侧面突出了白求恩精神,使本段议论中心理由充分。
这种叙议结合的方式有力地支撑了作者的观点,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政治视角和雄浑的论说气势。
【语言品析】
凝练丰富、质厚大气的语言自然是本文这棵论说文大树的“叶”。
成语的大量运用,成就了本文凝练的文风。“拈轻怕重”、“漠不关心”、“精益求精”等无不内容丰富而用词精练。
跌宕起伏的设问,增加了文章的表达效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是什么?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语言表意直白,铿锵有力。设问修辞在议论文经常用到,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自问自答,语气坚定。那么,“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这句话有什么效果呢?试分析一下看。
立场鲜明的对比,同样可见作者在表述观点时不可置疑的气势。文章将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同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进行对比,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又批评了党内一些不良倾向。通过对比,更加突出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对比手法在古诗文中也常有运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鲜明的对比,给人强烈的震撼。
双重否定句,更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中的“没有一个不”强调突出了白求恩精神感染力之强,学习白求恩之必要。“六十一个同志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千支注射剂,非得空运不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句也加强了“必须空运”的肯定语气。
文章结尾处的排比句“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毛主席的另一篇大作《为人民服务》中“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侯,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句,同样起到节奏鲜明,长于抒情的效果。
品读《纪念白求恩》,我们被它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凝炼厚重的语言所折服,而这一切源自作者高瞻远瞩的政治视角、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革命事业的热情忠诚。
相似回答